小暑養生 要「趁熱」養陽

小暑养生 要“趁热”养阳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

小暑即為小熱,代表著盛夏已經來臨。

小暑养生 要“趁热”养阳

在這個高溫、高熱、高溼的日子裡,人體容易出汗,人們陽氣外洩,這將導致元氣嚴重不足,機體的功能嚴重的下降。比如,出汗太多的情況下,人就容易傷津,容易出現精神疲憊,食慾不振等情況。免疫機能也會隨之下降,免疫功能一旦下降,感冒等疾病就會乘虛而入。

所以夏令養生尤其要注意“養氣”,以防到了冬天陽氣不足。

盛夏要如何養陽

1

飲食宜健脾

小暑养生 要“趁热”养阳

脾胃為人體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司運化飲食及水溼。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多發季節,小暑節氣高溫酷暑,溼度也大,人體容易受溼熱邪氣的侵襲,所以,在飲食上要改變飲食不節、飲食偏食等不良習慣,既要注意清熱祛暑,也要注意健脾化溼。

Tips:飲食上可多選用荷葉、冬瓜、赤小豆、土茯苓、扁豆、薏苡仁、豬苓、澤瀉等清熱利水、健脾祛溼的食材。

2

大汗時避吹空調

小暑养生 要“趁热”养阳

很多人喜歡大汗淋漓時對著空調猛吹一通,殊不知,這樣最傷陽氣。遇涼氣時,毛孔會突然關閉,寒氣鬱結體內,易造成暑溼感冒,出現發熱、煩亂、頭重如裹、身重肢倦等現象。

Tips:避免直吹空調,且室內外溫度差不能超過7℃。平時以26℃-27℃為宜,睡眠時還應再高1℃-2℃。在空調房內腰腹不可暴露於外,少吃冷飲、西瓜,以免損傷陽氣。

3

避免運動強度過大

小暑养生 要“趁热”养阳

無論選擇何種運動,切忌運動後大汗淋漓,否則容易耗氣傷津。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以及體質比較弱的人應該避免在小暑天氣裡做劇烈的運動,這樣會很大程度上損傷人的陽氣。

Tips:每天應作息規律,勞逸結合。運動時一定要避免強度過大,可在清晨或傍晚至湖邊或公園進行散步、太極拳等運動,游泳、瑜伽也是極佳選擇,游泳可消暑健身,瑜伽可安神養性。

4

心靜養陽

小暑养生 要“趁热”养阳

在炎熱的夏天要靜心,心靜則陽守,汗液也會減少。要保持心情舒暢,睡眠要充足。

Tips:生活上不宜過於貪涼,不宜在露天過夜,也不宜在陰涼潮溼之地睡覺,不宜吃過多的冰冷食品,以免寒氣困陽,出現不會出汗、頭暈乏力、不思吃食等症。

小暑养生 要“趁热”养阳

陽氣不足的人,除了可從飲食、運動、情志等幾個方面進行相關的調理,還可以採取貼敷治療、艾灸等養生方法,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逐步提升體內陽氣,達到陰陽平衡的健康狀態,使得冬季的伏邪不能觸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