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有则著常,定无则著断

རྩ་ཤེས་ལས།ཡོད་ཅེས་བྱ་རྟག་པར་ལྟ།།མེད་ཅེས་བྱ་བ་ཆད་པར་འཛིན།།དེ་ཕྱིར་ཡོད་དང་མེད་པ་ལ།།མཁས་པ་གནས་པར་མི་བྱའོ།།ཞེས་གསུངས།

《中论》:

定有则著常, 定无则著断。是故有智者, 不应著有无。

——索达吉藏文化

定有则著常,定无则著断

人与群分

漫谈弟子规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如果听到赞叹感到惶恐,听到有人说自己过失感到欣喜,那些正直、心胸宽广的人就会渐渐亲近你。

定有则著常,定无则著断

和过失一样,在赞誉面前,也很能体现一个人的涵养。有人一听赞叹就陶醉:“是是是,我就是这么了不起。”甚至到处自我宣扬:“我有神通,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我如何如何……”麦彭仁波切说,自己赞叹自己,即使是帝释天王,也不庄严。

不过有例外。有些大德为了摄受众生,会在大众当中显示神变,或直接讲述自己的功德,但这不是自我炫耀,是有特殊必要的。除了这种情况外,最好不要自我赞叹,听到赞叹也要善于把持。我看到有些大德在赞誉面前会显得不自在,赶紧转移话题,但他的德行会越发表露出来。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臣叫宋璟,为人刚正不阿,而且擅长为国家举贤任能。一天,有人推荐了一篇文章,他一边读一边赞叹。文章确实是好文章,思路文笔都好,他起了重用之心。但读着读着,他发现作者有很强的谄媚用意,在巴结自己,这让他很不舒服。于是对来人说:“此人文章不错,但品行不端,不能起用。”

也许有人想,如果不是宋璟,那人就被提拔了吧。但不管对方是谁,从过去和现在的经验来看,像这种阿谀奉承的人,有没有正直的人格,很难说;要是真被提拔,将来对社会有没有利益,就更难说了。

所以我认为,今天我们看做官的人,还是要看人格,因为人格的厚度,远远不是一张文凭所能承载得了的。

如果他人品好,像宋璟那样,有人赞叹也不为所动,那么他对国家和社会是有利的。即使是普通人,只要人格好,不管走到哪里,不出一个月就会被大家接受。当然,喜欢他的人,应该是品行和他差不多的,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易经》中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会相互融合。现实中,智者总是和智者聚在一起,愚者总是和愚者聚在一起,应该就是这个道理,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把《弟子规》这两颂引申一下,就会知道,我们自身的人品和道德追求,会自然地把我们引入一种类似环境里:向善的人喜欢向善的人,大家一起交流善法;坏人喜欢坏人,一起商量怎么干坏事;爱闻思、守戒律的出家人,也找见行一致的道友辩论佛法、探讨利他;当然,懈怠、不爱闻思、爱讲是非的人,也有共同语言。

总之,只要彼此差不多,就有共处之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