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國足應學會在尷尬中反思,堅定打翻身仗的信心

人民日報:國足應學會在尷尬中反思,堅定打翻身仗的信心

世界盃的大幕已經拉開,國足雖然沒有參加世界盃,但依舊是中國球迷討論的熱點。《人民日報》撰文評論,國足應該學會在尷尬中反思,要有堅定打翻身仗的信心,從基礎抓起、從青少年抓起,紮紮實實提高中國足球的水平。

《人民日報》原文如下:

儘管無緣2018俄羅斯世界盃足球賽,但當人們興致勃勃談論新一屆世界盃賽已然來臨時,有關中國男足的話題仍會不時被人提起。

在新一屆世界盃賽鳴鑼開場之際談論缺席的中國男足,總是難免讓人尷尬。但學會在尷尬中反思、頂住壓力嘗試做更好的自己,也是中國男足的必修課。

在新一屆世界盃開賽前一天,從第六十八屆世界足聯代表大會上傳出消息:2026年世界盃將由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聯合舉辦,參賽球隊將增至48支。世界盃參賽球隊名額增加終於由傳聞變為現實,這對低谷中前行的中國足球自然會形成有力推動,但由此斷言中國隊定能躋身2026年世界盃決賽圈,則為時過早。

對於中國足球來說,無論世界盃參賽球隊名額是否增加,都要學會合理規劃發展路徑、在把握好自身發展節奏的過程中切實做好自己。即便世界盃參賽球隊名額不變,

中國足球也要堅定打翻身仗的信心,從基礎抓起、從青少年抓起,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紮紮實實提高中國足球水平;2026年世界盃參賽球隊名額增加成為事實,中國足球尤需穩住心神、務實研判,既將這一利好消息轉化為推動自身發展的動力,也不盲目樂觀,以為不付出艱苦努力就可以收穫成功。中國足球真正要做的,一定是以提升自身水平積極回應國際足壇變革;而社會各界真正應該做的,也一定是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中國足球,既不盲目吹捧,也不刻意打壓,力求在推動中國足球進步的同時收穫中國男足再度打進世界盃決賽圈的喜悅。

中國足球的長足進步,一定是建立在行穩致遠的基礎上。無論身處何種境遇,按足球發展規律辦事、按契合自身發展的節奏把握自己,應是中國足球把握的信條。相信有了這樣的定力與實踐,中國足球實現夢想的那一天不會遙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