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魚怎麼養?「養魚說」3分鐘掌握飼養繁殖+治病技巧

各位朋友下午好!昨天的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觀賞魚的選購,挺多朋友表示有用的,瘋瘋人就放心了。今天我們接著分享第6種小型熱帶觀賞魚,今天的主角就比較特殊了,跟別的魚不大一樣。它的魚缸默默無聞的小夥子,一直在底部給我們打掃著魚缸的底層,沒錯了!它就是憨厚可愛的老鼠魚。

為什麼叫老鼠魚呢,也是因為嘴巴兩邊有小鬍子,挺像小老鼠的,就得名了,以前市面上常見的老鼠魚有花椒鼠魚和白鼠魚兩種,現在的品種越來越多了,珍珠鼠魚啊,熊貓鼠魚啊,也是品種非常多,不同的品種混養也是很有趣。特別是和神仙魚混養,真是絕配啊!接下來我們就進入主題:

老鼠魚怎麼養?“養魚說”3分鐘掌握飼養繁殖+治病技巧

群遊的熊貓鼠魚

一、老鼠魚名片:

①原產地: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各個支流分佈各個品種

②大小:4~7cm

③水質:喜好中性水質,偏酸一些也可以

④溫度:22~26度,最好不超過30度

⑤食性:雜食性,不是很挑食,底層能啃的動的都會吃,飼料啊,紅蟲啊什麼的都可以

⑥生活環境:生活在底層的群游魚類,需要有一定的水流讓它們運動,否則可能不運動而肥胖,而且屬於比較喜歡老水,所以跟其他魚不同,不需要太過頻繁換水,一個月換2-3次就可以了

⑦分公母:

老鼠魚分公母比較難,不容易看出來,不過瘋瘋人還是整理了3條小技巧

1. 看顏色,一般顏色和紋路比較豔麗、明顯的就是公魚;比較淺的是母魚;

2. 看魚鰭,胸鰭比較大而壯的,一般是公魚,如果胸鰭看不出來,看腹鰭,公魚的腹鰭比較修長,母魚的腹鰭是扇形的,比較圓;

3. 看體型,公魚的提醒偏三角形,頭部到尾巴漸漸縮小,呈流線型,母魚比較圓潤,肚子比較大

老鼠魚怎麼養?“養魚說”3分鐘掌握飼養繁殖+治病技巧

白鼠魚,後面母魚,前面公魚

二、繁殖技巧:

①環境準備:溫度26度,中性水質,空曠帶底砂的水域,但是需要有產卵的基質,水草可以,或者是自制的掃帚拖拉那些帶子做基質也行;

②繁殖公母比例建議3:1, 3條公魚配1條母魚,老鼠魚的繁殖方式很特殊,一般說是“T型舞蹈繁殖”,這個細節比較汙,但是瘋瘋人還是描述一下,就是說如果母魚接受了公魚,公魚會伸出生殖器官,母魚會用嘴巴吸收這些精子,然後到適合產卵的地方,一般是出水口或者含氧量比較高的地方,在那裡產卵,然後把嘴裡的精子吐出來受精;

③老鼠魚的魚卵粘性很大,如果不小心有的落在底上,用手指肚粘起來就好,收集這些魚卵,然後在26度的老水裡面孵化就好;大概孵化4天;

④小魚出來之後可以喂洄水,或者是小的水蚤,豐年蝦也很不錯,如果沒有活體也可以喂孔雀魚魚苗吃的粉末飼料。

老鼠魚怎麼養?“養魚說”3分鐘掌握飼養繁殖+治病技巧

最常見的花椒鼠魚

老鼠魚的疾病比較少,因為本身體質就比較好,加上外部的魚鱗也是好像鎧甲那樣保護著它,所以外傷不多,如果有的話,也就是白點病,主要是腸胃的問題,或者是內寄生蟲的問題。如果是腸炎的話,得用治療腸胃的藥,根據說明書用量即可。這裡瘋瘋人需要特別提醒一點,鼠魚是非常不耐鹽的,跟我們平時用的“老三樣”不大一樣,很多魚都可以加鹽來治療疾病,但是鼠魚不行,如果對付白點,只能升溫加下藥來處理。

以上就是今天的第6種小型熱帶觀賞魚,老鼠魚的資料簡介,希望大家喜歡,老鼠魚搭配神仙魚,一直是瘋瘋人的最愛組合,沒有之一呀!不過需要比較大的缸,最好是60公分長以上的,所以一直沒什麼機會嘗試。如果有朋友也喜歡鼠魚的話,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

老鼠魚怎麼養?“養魚說”3分鐘掌握飼養繁殖+治病技巧

珍珠鼠魚

接下來是我們的最後活動環節:

為了讓咱們這個專欄能夠推廣開來,讓更多喜歡養魚的朋友知道。瘋瘋人在想,要不舉辦一個活動吧!凡是關注了我,並且評論+轉發了本文章,並在轉發的時候說明:“分享養魚知識,贏取精品飼料。”在這個專欄更新結束之後(推遲到21號),瘋瘋人會隨機抽取3名粉絲,各送出一份小型熱帶觀賞魚精品飼料(吃了之後長得賊快,賊靚的那種),作為感謝大家這段時間的支持,也歡迎新朋友加入瘋瘋人的養魚大軍。

最後還是自我介紹一下:我是瘋瘋人,從小喜愛養魚的孩子,堅持以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分享17年來接地氣的養魚經驗。如果你也喜歡養魚,或者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訂閱關注+點贊評論。我會第一時間回覆,感謝大家支持!

老鼠魚怎麼養?“養魚說”3分鐘掌握飼養繁殖+治病技巧

青銅鼠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