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點請睡覺,用健康換來的一切都不值得

凌晨3點請睡覺,用健康換來的一切都不值得

最近,有一篇名叫《凌晨3點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了。

文章寫到

天天加班到深夜,凌晨還在忙工作,在這個社會,努力生活的人,誰不是在拼命。

你是不是也見過凌晨的城市?

生而為人,總是被各種壓力裹挾著,拼命加班,不敢休息,手機隨時待命,披星戴月地奮戰。可年輕需要奮鬥,加班也要適可而止,那些愛你的人,可不希望你累垮了身體。

世界很殘酷,你不得不逼自己變強大,但還是希望你能注意身體,照顧好自己,你的夢想,必須以健康為前提;也希望你能有個港灣可以停靠,偶爾卸下鎧甲……

凌晨3點請睡覺,用健康換來的一切都不值得

​對此我想說,

凌晨3點,請睡覺,因為任何東西都不值得用健康來換取。

2015年3月,深圳36歲的IT男張斌,被發現猝死在酒店馬桶上,凌晨1點,他還發了最後一封工作郵件。據悉,為趕項目,他常常加班到早上五六點,又接著上班。去世前一天,他跟媽媽說"太累了"。

2015年7月,江蘇省某演藝集團員工王某,被單位同事發現死在了宿舍,後公安機關認定為心源性猝死。王某去世前最後一次演出工作時間長達十餘小時。

2016年6月29日,時年34歲的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在北京地鐵站臺上突發腦溢血,失去意識,再也沒有醒來。作為媒體人,朋友說金波這幾年工作太拼,長期加班熬夜,表面看似強壯,實際已積勞成疾。

2016年6月30日,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創傷骨科主任醫師金丹被發現在醫院宿舍逝世,年僅45歲。據同事稱,金醫生離世前兩天,仍從清早一直工作到晚上10時許,後因身體不適在宿舍休息。

2017年6月28日,浙江邵逸夫醫院,26歲的麻醉科規培醫生陳德靈猝死。從他朋友圈可以看出,他經常加班、通宵,猝死前曾連續通宵夜班。

凌晨3點請睡覺,用健康換來的一切都不值得

​去搜索引擎上根據“過勞死”,能查到無數的案例,有很多活躍在媒體、互聯網或者商界的名人企業家,但更多的是生活中的普通人。這些人甚至有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同學,也包括你自己……就在上個月,又有位網友在朋友圈寫到“前同事死於腦溢血”,二孩才1歲多點……

凌晨3點請睡覺,用健康換來的一切都不值得

過勞死到底是一種什麼“病”?

凌晨3點請睡覺,用健康換來的一切都不值得

​“過勞死”一詞源自日本。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繁榮時期,有很多日本人因為長時間勞動和職場的過度壓力導致猝死或自殺。

但其實,過勞死並不是一個醫學疾病,而是屬於社會醫學範疇。當勞累超過極限或持續時間過長時,同時人的心理壓力也不斷變大,積重難返之下,會突然引發身體潛在的疾病。由此可見,“過勞死”並不是累死,其實質應該是病死,勞累是疾病的促發因素。

直接促成“過勞死”的五種疾病依次為:冠狀動脈疾病、主動脈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腦出血。除此以外,消化系統疾病、腎衰竭、感染性疾病也會導致“過勞死”。

30歲不到,“過勞”就伴隨著你了

凌晨3點請睡覺,用健康換來的一切都不值得

​你有沒有發現,工作幾年後,原來討論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的各種同學、朋友群,在工作家庭小孩話題之外,也出現了不少這樣的聲音:

“最近好累”

“脖子疼”

“腰疼,身體不行了”

“週末加了兩天班”

“開了一天會”

“出差連軸轉”

“又陪客戶喝酒”

漸漸的,大家也開始討論要戒菸戒酒養生,原因都是覺得自己“老了”,身體“吃不消”了。

從每晚遊戲到後半夜依舊精神奕奕去上課,到連續熬夜加班感覺自己要猝死;

從抽菸喝酒樣樣精通,到腸胃炎、呼吸系統出現問題;

從無憂無慮一覺睡到大天亮,到失眠多夢半夜驚醒難以入睡;

從精力集中背書一整晚考過一門課,到說頭忘腦記憶力極差;

從烏黑濃密滿頭青絲,到掉髮斑禿一地狼藉……

一樁樁,一件件,都告訴你,你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過勞已成國內中青年職場常態

BBC報道稱,在中國,長時間工作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華爾街日報》表示,中國勞動者年均工作2000至2200小時。相比之下,經合組織的數據顯示,英國人去年平均工作1677小時。中國人的工作時間遠遠高於美國人、荷蘭人、德國人、日本人……

“996”工作制,即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週工作6天,在互聯網行業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了,這是許多白領,尤其是大城市白領的工作狀態。996來源於國內病態的加班文化,尤其是在大城市的大企業中,不加班才是不正常。

為什麼企業會肆無忌憚的讓員工加班?

凌晨3點請睡覺,用健康換來的一切都不值得

​1. 因為在大城市,普通勞動力是過剩狀態的,買方市場使得企業佔據完全主動權,你不願意加班?ok,再見。

2. 大企業加班福利比較豐厚,並且很可能會直接影響KPI和業績,員工為了“利益”,“心甘情願”加班。

第一種是企業“逼迫”員工加班,第二種看似是員工“自願”加班,但如果不是因為有變態的加班文化,並且加班直接關係到員工收入,員工會“自願”嗎?這種病態的加班文化,從出現,到興盛,最後被大眾習以為常,最終毀壞的是年輕人的身體。

要關注普通大眾的過勞死問題,就必須從病態的加班文化開始著手,企業管理者做到合理安排工作,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保護好員工,讓員工做到勞逸結合,才是長期可持續發展之道。

為防“過勞死”,我們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一味抵制加班,可能會給職業生涯帶來影響,而且一定會有人勸你:“年輕人,哪有不加班的呢?年輕時候不拼搏,老了怎麼辦?”這種似是而非的話,聽多了覺得挺沒意思。

是啊,不加班怎麼辦呢?

你要養家餬口,要生活。

但是,身體壞了怎麼辦呢?

你的工作馬上就有人繼續做,你的老闆馬上會有新的員工,你的同事還是在討論中午吃什麼。

用健康換來的一切都不值得!

因為你賺再多的錢,如果身體不再,痛苦的只有愛你的人和你的家人。年輕人,確實要拼,但是也不要太拼,生活是你的,不是你的工作的。

凌晨3點請睡覺,用健康換來的一切都不值得

如果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儘量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身體健康,是有可能減輕過勞症狀,降低“過勞死”幾率的:

1. 儘量提高工作效率、溝通效率以此來減少加班;

2. 勞逸結合,空閒了少刷手機玩遊戲,儘量保證睡眠時間;

3. 調整飲食結構,減少高熱量高糖食物的攝入,清淡、低脂飲食;

4. 少抽菸少喝酒;

5. 適量運動。但請注意,感覺太過勞累的時候不要做激烈運動,散散步,活動一下筋骨都是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