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精明了,这山望着那山高,最后一场空

你太精明了,这山望着那山高,最后一场空

每次讲故事的时候都在想给大家讲点啥呢?刚才群里有师兄说讲放生,有说讲一下怎么念佛打坐,咱们就随缘而讲吧。平时的修行过程当中仅仅是念佛或者是打坐吗?念佛打坐属于修法,修行,顾名思义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就是看你这个行为是不是在道上,这个道就是万事万物自然运行的规律。比如说作为父母爱惜子女这是天性,作为子女孝敬父母那是天性,这是自然规律。忤逆父母这就是不符合原始的道,不符合大自然的规律。看这个行为不对,行为不对就应该修正自己的行为,其实修行是时时、事事、处处都在修行,不是说你念佛打坐才是修行。昨天晚上跟大家聊,就是份内的事情是否做得很尽责,尽职,有没有做好,有没有如法地去做也是修行。

古语有一句话叫“一日三省吾身”,就是每天晚上的时候,要回过头来看看今天哪些事做得不如法不在道上,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做得不够圆融,进行今天这个事情的总结、一个反省,总结完看看哪里错了然后争取明天改正。不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同样的错一直不停地在犯,人没有长进怎么可以呢?古人极力推荐使用“功过格”,今天做了哪些善事,他会在“功过格”上打个“勾”或者打个点(这是在功这方面),如果哪方面做的不够好,不如法不在道上,那就会在“过”上打个点。一个月下来或者一个季度下来或者是一年下来去看自己功多还是过多,来评判自己这个月这个季度这一年修行的进展程度,这是修正自己的行为。

你太精明了,这山望着那山高,最后一场空

很多师兄都能明显地感觉到,只要认真地修行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对肉食不怎么感兴趣了,以前觉得很香,现在淡而无味,或者是感觉腥味很重不想吃了,很多师兄都有这种感应。原来很大的事情,比如丢了100块钱心里会很懊恼,现在想丢了就丢了吧,丢或许有人捡到有人比我更需要这100块,心量逐渐逐渐变大。以前夫妻吵架或与朋友争执,总觉得一定要分个胜负,时间久了就发现这有什么胜负可分的呢?有什么可争的呢?会觉得之前的那种行为变得没有什么意义,心境变得非常平和、恬淡、憨厚、仁慈,这就是修学的一个进步。

具体打坐就看大家修什么,其实现在靠大家打坐、坐禅、修禅定那个成功的机率不大,也可以说成功的机率基本为零。但是这个打坐,比如说单盘或者是双盘,这个双盘在身体这方面还是非常非常好的,每天双盘一个小时,70岁左右爬山如小伙,最起码身体会好一些。而且双盘打坐的时候妄念较少,人嘛总是时时刻刻起很多妄念,但是你会发现你越压制妄念这个妄念越多,要做到什么也不想其实是非常非常难的。双盘在坐的那个地方,其实就是咱们常说的枯坐,就是干坐在那里什么也不想,虽然说对身体有好处,但是整体的修行进展是非常慢的。

你太精明了,这山望着那山高,最后一场空

给大家分享一个清朝的故事,就是让大家感受一下枯坐(就是干坐在那边)打坐和念佛有啥区别,记得我看过一本书叫《念佛感应录》,里边有一个清朝的道士(在这里我声明:在我心中儒释道是平等的)道法非常高深,可能这个道友法门是初级的,这位陈道人就收了一名弟子。这名弟子是北京人,此人极其愚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比较笨)从小父母双亡,缺衣少食,无以为济。很多人可怜他,有时候给他一点点钱,可是他连钱都不会数。

所以说陈道人收他为徒以后,也不能教他打坐,也不能教他练丹,就让他每天扫扫地,拾拾柴,早晚课念一下“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明白了吗?在清朝一个道士让自己的弟子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证明什么?咱们中国的文化是包容的,儒释道本一家。虽然这位陈道士修行并不高,但是他没有现代人这种分别的执念。他就让这王痴头(因为他什么也不懂,姓王大家叫他王痴头),每天礼拜一柱香,就是除了扫扫地,打打水,拾拾柴之外每天要一柱香。可是他念个佛都不着调,经常念着念着就打盹,打哈欠,流鼻涕,流哈拉子,所以他的师父陈道人就用长杆斥责他:“你这么愚昧,还不知道精进,还每天打哈欠流哈拉子。”

就这样过了三年,这个陈道人每天训斥着王痴头。三年后的一个晚上,这个王痴头突然哈哈大笑,陈道人又要打他以为他又犯傻了,这时候王痴头说:“师父,今天打我打不得啦。”

陈道人问他什么原因,王痴头说:“师父啊,枯坐18年(在那里打坐修练任督二脉等等)修丹但不知修法呀。”这位师父去修一些小技没有真正的修法,(这是我的注解,王痴头人家没这么说)他说:“如果你能像我这样子老实念佛早就往生西方见佛啦。”

这时候这个陈道人就感觉非常非常的奇怪,也不知道说啥。就愣在那里当天也没打他。第二天,这个弟子王痴头就登上了陡峭的山崖面向西方合掌立化,往生啦,站着往生,高品位往生。火葬之后得到两颗舍利。

你太精明了,这山望着那山高,最后一场空

为什么现代人成就的太少,就是因为现代人太聪明了,今天追求这个高,明天追求那个大,后天追求那个上,发现太多的高大上,混混沌沌。就怕当大家未来老的时候70、80、或者真的无常有一天来临也许30、40、50、60、都有可能,谁也不敢说今天晚上睡着明天早上还能好好的起床,一切皆有可能。大家知道之前天津爆炸事故,谁能想到在被窝里睡觉还能发生这么大的灾难呢!有很多人登上飞机谁能知道他再也无法安全地下机,事事无常,老实念佛老实修行。

有时候懂得多未必是件好事,这个王痴头一心念佛,一心专念,人家高品位往生。有问题多是好事情,但王痴头他啥也没问,坚持下去成就了。有问题证明你思考了,但是有些东西不是思考了就能解决问题。

大家如果喜欢打坐也喜欢念佛,大家可以边打坐边念佛,在我刚开始练打坐的时候,我身体非常瘦,学打坐的年龄接近30还是28、29的样子,胳膊腿已经硬了,两个腿双盘起来之后,中间没有肉做铺垫骨头之间非常的疼,那是钻心的疼,因为我是皮包骨头的那种瘦。后来我用另外一种方式练,用印光法师的十念法,声音从心而出,从口而念,念的声音入耳字字清晰,脑中计数从一到十,到十之后再循环,再从一到十。就这样把双盘练出来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没有干不成的事,只有没有去努力的事情。

你太精明了,这山望着那山高,最后一场空

“阿弥陀佛”念的时候耳朵只能听到这个佛号,就把整个耳根给摄住了,脑中要计数念了几声。如果你发现不知道念了第几声了那你走神啦,赶紧从一再开始数,念着念着你根本不会觉得疼,因为你所有的耳根等等都被摄住了,这样子你坚持的时间就会更久一点,把所有的心都用在佛号上进步非常快。

打坐不念佛就是枯坐,实在想打坐也可以坐着念佛,完全没有问题,身体也好了,气脉也修了,佛号也念了。当然气脉不一定要去观想,佛号不一定要打坐,那是时时、处处都可以念的。当你刚开始念的时候你会觉得念佛号其他事都不能专心,当你念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可以不念出声音来,心中时时刻刻都有佛号,不用发出声音,别人也看不出来,这时候你是念佛工作两不误。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今天又唠叨了老长时间,不能再唠叨了,再唠叨就给我们管理员师兄增加不少负担。就感恩感谢!老宋讲故事,愿大家天天都开心!天天都快乐!宋幸福讲故事愿人人都幸福!你想做功德吗?请转发老宋讲故事。让一人受益,一份功德;让百人受益,百份功德;千人受益,千份功德;如果一万人都去转发,每人一份同享万份功德。救一人生命,不如救一人慧命。阿弥陀佛!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宋幸福天天为大家送幸福!欢迎大家转载老宋讲故事,法布施功德无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