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中国玉器大约有着上万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持续不断地发展着。而其中的和田玉一直被誉为“国玉”,并位于古代四大名玉之首,可见和田玉的价值和地位不容小觑。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这么一句话: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它的含义是思念夫君人品好,性情像美玉一样温和。而孔子也提出了“君子比德与玉”的说法,意味着古人将玉人格化,并赋予它美和德两重性格;“玉德”之说,则认为玉和君子一样有十一德。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关于玉德之说,很多古籍都有介绍,其中有十一德、九德、五德等各种说法。但古代史对于玉德最后的解释,是来自东汉著名文学家许慎的《五德说》,接下来五柳将会为玉友们讲述玉的“五德”。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五德之一:“仁德”

许慎的这句“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即是描述了玉额“仁德”,意为玉、色泽均匀,温润可人,光泽亮丽。终日带上玉饰,就好似你身旁有个性情温和,待人仁慈的君子,时刻感染着你,最终陶冶了你的情操,升华了性情。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五德之二:“义德”

“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这句话说明了玉光泽明亮、晶莹剔透,很容易就能看到玉的里面是否有杂质,这也是检验玉是否具有“忠义”的标准之一,同时还是古代君子必备的品质之一。正所谓“画龙画虎难话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很难的,更说明想真正做到“忠义”,实属不易。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五德之三:“志德”

许慎的“其声舒畅,专以远闻,志者方也”意为当玉石被敲击的时候,阵阵悦耳之声传来,随风飘散到远方。这一现象说明玉是有灵智的,并且擅长于传达给附近的人。这体现了君子志在四方的道理。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五德之四:“勇德”

玉虽硬度不算太高,但韧度在自然宝玉石中居首故玉有宁折断而不弯曲,显坚贞不屈的勇敢精神,即使折断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正是“不挠而折,勇之方也”的体现。玉的这一特点,也代表着君子超群的勇气。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五德之末:“洁德”

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中的廉即廉洁,清廉。忮即嫉恨。絮音洁。锐廉而不忮,指玉碎之后,断口虽然锐利,有能力嫉恨报复于人,或求得好处,但玉能保持廉洁而不为之。这点与其他任何物质都不同,表明了君子洁身自好的特点。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至此,玉不仅成为了谦谦君子的象征和代名词,作为一种圣洁之物,更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承载。

佩玉有五德,指的是哪五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