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为皇家挑选陵墓,回答皇上一个富含深意的问题


今天要说的就是一个这样一个常年混迹在皇上周围的人。虽然他跟在皇上身边,为皇上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他依然小心谨慎的行事,丝毫不为自己立下的功劳骄傲自满。他就是一直跟随在朱棣身边的姚广孝。

姚广孝在年轻的时候就在苏州的一个寺庙中出家,虽然他是一个和尚,但是对于儒家和道教的学说也有一定的造诣,和在这些领域有成就的人也存在一些关系。由于他在这方面的优势,就响应了朱元璋召集僧人到礼部应试的号召。

朱棣也发现此人虽然只是一个和尚,但是对于政治上的一些见解,并不比朝中的大臣差。之后姚广孝就跟随朱棣去了他的封地。朱元璋驾崩之后,由朱允炆称帝。朱允炆也不是个善茬,他为了将国家的权利都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来,就把主意动到了自己叔叔们的身上。


眼看着其他王爷都被罢免,姚广孝就鼓动朱棣反抗,推翻侄子的政权。朱棣担心天下百信不承认他,姚广孝却说只是顺应天道罢了。在姚广孝的出谋划策之下,朱棣成功登上的皇位。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为自己和后代选取皇陵了。

这一个任务就分配给了姚广孝,姚广孝很快就找到了一块各方面都很适合的地方,请朱棣前来亲自看。朱棣一看这块地方,果然没让他失望,这块地方果然是当皇陵的绝佳位置,当下就敲定下来这块地方。

随即他就问了姚广孝一个问题,让姚广孝为之一颤。他问姚广孝:你认为在这里能埋葬我的多少后代?别看这简单的一句话,蕴含的内涵却是极其有深意,他这句话其实是在问姚广孝,觉得自己的王朝能够存在多长时间。

这个问题回答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让皇上不高兴可是不行。姚广孝不是一般人,他立马就知道皇上的真正目的了,于是他回答了四个字“万子重孙”。这四个字可是让皇上高兴的不行,姚广孝是在说他的朝代可以永远存在下去,当然让他高兴了。可惜明朝到了万历的孙子那一带就覆灭了,正好也符合了那四个字,让人实在是惊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