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中國圍棋的發源地在平涼!

原来!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在平凉!

原来!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在平凉!

圍棋文化

根在平涼

——訪平涼市圍棋協會會長周為

原来!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在平凉!

中國圍棋的發源地在哪裡?

原来!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在平凉!

各地流傳的圍棋發源故事不勝枚舉。

棋子山、弈棋嶺、棋盤嶺,山石上的棋盤刻線在各地並不鮮見。

從2011年開始,甘肅省圍棋推廣普及委員會副主任、平涼市圍棋協會主席周為一直在做這樣一件事,那就是,求證中國圍棋的發源地在哪?為了尋找答案,他歷時四年,開車跑了3000多公里,足跡遍佈平涼七縣區和周邊地區。

原来!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在平凉!

周為近影。平涼日報記者柳娜攝

根據大量的史料重新考證、分析和推理,周為發現,平涼有許多圍棋故事和傳說。他認為,或許平涼才是中國圍棋的真正發源地。

1

記者:

關於圍棋的發源地眾說紛紜。您提出平涼是中國圍棋的發源地,這個論斷引起了不少爭議,有人贊同,有人認為提法欠妥。我想知道得出這一結論,您的根據是什麼?

2

周為:

關於這方面的研究不只是我,還有姚學禮、朱國勇、杜滿倉等平涼的文化名人和圍棋愛好者。可以說吾道不孤。

根據一些史料分析及傳說故事,我們就會清楚地瞭解平涼地區在上古時期到秦漢時期在中國圍棋界所處的地位。

據記載,上古時期仙人廣成子長年居於平涼崆峒山的混元洞修道,時常邀請仙友赤松子前來談仙論道,品茶對弈。至今崆峒山上的棋盤嶺上還有一塊古樸的青石棋盤,旁邊有一株傘形數千年古松彎身而立,人們稱其為“觀棋松”,傳說此地便是廣成子和赤松子經常下棋的地方。

原来!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在平凉!

崆峒山棋盤嶺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東方的軒轅黃帝聽說上仙廣成子住在崆峒山,不顧千里之遙,一路風塵僕僕來平涼拜師問道。廣成子、赤松子二位仙師正在對弈時,因為黃帝前來打擾,廣成子、赤松子留下一局沒有下完的棋,後人稱之:“亙古一盤棋,無人知勝負”。

廣成子是黃帝的老師,黃帝是堯的高祖,顯然廣成子與赤松子對弈的故事要早於“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的故事。所以平涼圍棋的出現時間至少在4700年前,廣成子和赤松子已經在崆峒山棋盤嶺上下圍棋了。

這個傳說令人神往。穿越黑白時空,我們彷彿看到廣成子、赤松子在崆峒山古樸的青石棋盤中對弈。一局未競,世易時移。仙人對弈何處去,留得圍棋在人間。

在平涼,還有很多關於圍棋的傳說。我認為,伏羲畫八卦與圍棋是有密切聯繫的。傳說自從盤古開天闢地,又經女媧補天、伏羲畫八卦,才真正開創了華夏的文明進程。河圖和洛書與華夏文明的起源以及易經有著密切的關係,從河圖、洛書圖中明顯地可以看出,它們和圍棋也頗有一些相似之處,數字用黑白符號來區別奇偶數,黑白符號也畫在線條上,說它是圍棋的前身有點牽強,但它們都採用了用黑白子的簡易的變化來表達深奧內涵的表現手法,其中的喻意與陰陽之間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伏羲的母親是風兗部落的女首領,居住在華胥山之渚(今平涼市境內的汭水和洛水之間的地帶),被稱為華胥氏。《帝五世紀》載:“有巨人跡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據考證,成紀在今靜寧縣,是華夏人文始祖伏羲的降生地。

原来!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在平凉!

我認為,伏羲是受到河圖、洛書的啟發,才畫出先天八卦的,而河圖與洛書又是通過畫黑白子的方式來表示內在之間的關係。最早的八卦圖可能就是用畫黑白子的方式來表示卦爻的,而不是現在採用的長短線來代表陰陽。

圍棋恰恰也是通過黑白雙方的搏弈,充分表現出太極中的陰陽變化關係和相互的包含關係。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某種程度上來分析,伏羲精通了河圖和洛書的深奧道理,或許是從圍棋之推演中給了他某種啟迪。

您對圍棋與伏羲八卦思想體系的關係做了深入的剖析,從多個角度論證了平涼是圍棋發源地的必然性。我聽說你還對華亭縣爛柯山與棋盤橋進行了考證,有什麼收穫嗎?

《嘉慶重修一統志》中說明,明確標記有“爛柯山”者,就有沁州、河南府、祠州、平涼府、衢州府、肇慶府等多處。民國二十二年《增修華亭縣誌》的“山脈”篇中這樣記述:皇甫山脈:蜿蜒向東,逐漸高壯,至李家塬分南北二支;北支為萬子山、爛柯山,南支為齊山、皇甫山,至縣城西北華尖山而終,其長度約四十餘里。

據《平涼府山川考》記載:華尖山位於縣城西側,泉家山在華尖山之西,爛柯山在泉家山之西。相傳,古時有個樵夫上山砍柴時,正好碰見兩位仙人正在山上弈棋,樵夫在旁邊觀棋。等棋下完後,樵夫發現自己斧柯已腐爛了,故後人就稱此山為爛柯山。

據說有許多歷史名人去過華亭的爛柯山 ,查閱資料後知道的至少有兩位。

原来!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在平凉!

趙時春

一位是趙時春,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是平涼城南浚谷村內(今紙房溝)人,嘉靖六年(1526年)趙時春的參加禮部考試一舉奪魁。他曾在《爛柯山》詩中說道:“昨時爛柯山,近在人寰內,英名播海內,流芳被千載。”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冬天,趙時春又一次來到華亭縣。岳父老家正好在爛柯山和聚米山之間,他在這裡生活了一段時間,也曾寫下:“郡城南面眾峰幽,家在高峰最上頭;爛柯聚米皆陳跡,今日重來感舊遊。”他見到爛柯山的古遺蹟就用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原来!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在平凉!

米萬鍾

第二位是米萬鍾,陝西安化(今慶陽慶城)人。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進士,仕至太僕少卿。行草得芾家法與董其昌齊名,時有南董北米之譽,他一生最大愛好就喜歡收集奇石。1597-1603年因在家丁憂,期間多次到過平涼、涇川、華亭等地的涇河和芮河流域尋找奇石。據傳,他曾在華亭寫過一首絕句《爛柯山》:“雙丸閱世怪他忙,為羨仙翁歲未央。假爾片時成異代,人天卻比洞天長。”

另外,在華亭還有一座棋盤橋,位於以前名叫聯五村境內婁塘河(原為蒲華塘北段)上的霜竹公路橋,據說在遠古時是一座天然的大石橋,到清代天然的大石橋損壞就改為石階橋,石階橋後又毀於解放戰爭。

原来!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在平凉!

華亭棋盤橋

1960年改建成過行人的水泥橋,1980年重修拓寬成公路橋,此橋因傳說古代有仙人在橋頂下棋對弈而得名。相傳在西漢時期,有一姓呂的壯年農夫準備去地裡勞作,正好路過此大石橋,突然發現大石橋頂上竟然有兩位鶴髮童顏的老翁,全神貫注地在橋上冒著小雨弈棋。姓呂的農夫也算是略懂圍棋,見到兩人棋行至中盤相互搏擊一時難分勝負,一見也頓時來了興致,連忙向兩位老翁施禮作揖,蹲在一旁認真觀棋。不知過了多久,突然雨過天晴,兩位老翁也已經分出了勝負。兩位老翁對意猶未盡的農夫說:“賢師弟,今天時間不早,就此別過。”農夫立即作揖辭別老翁,走了幾步回頭一看,發現兩位老翁不見了蹤跡。這時他才恍然大悟,老翁原來是從仙界下凡的神仙。待到進村想返家,竟然不找不到家門。村人見到他東張西望、問非所答的樣子也感到莫名其妙,反問陌生客從何處來。原來,農夫觀棋之時不經意間已經經過仙人提攜而得道,他雖觀棋才半天,在人間卻已過百餘年,後人稱農夫為呂得仙。據說,人們後來在下雨天時,還都能隱約見到大石橋的橋面上有一幅縱橫交錯的圍棋棋盤,因此後來大家都將石橋稱為“棋盤橋”。

“閒看數招爛樵柯,澗草山花一剎那,五百年來棋一局,仙家歲月也無多。”古人有很多爛柯的詩句,傳頌著其中的圍棋精神。您講到的華亭爛柯山和棋盤橋,好多平涼人都不知道。除此之外,您還有什麼重要發現?

還有莊浪雲崖寺的棋盤峰。雲崖寺在古代時稱為主山,主山的道教始於春秋時期,從唐朝開始,隨著佛教的大量傳入,主山漸漸成了道、釋、儒共生的場所。

雲崖寺山上有個道教勝地叫棋盤峰,相傳是赤松子與赤鬚子常在此對弈而得名(也有傳說認為是呂洞賓與漢鍾離兩位八仙中人在此對弈)。曾有詩為證:“洞裡煙霞無歇時,洞中天地生靈芝。月明朗朗棋盤峰,神仙伯仲對弈忙。”

原来!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在平凉!

赤松子與赤鬚子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兩位仙人,其一生主要是在崑崙山裡修道,但也有資料表明他們的修道地點就在芮國的主山。

相傳很久以前有兄弟兩人相依為命,有一天弟弟在天台山附近(莊浪縣雲崖寺主峰古代稱為主山,緊鄰的山峰叫天台山)放羊時遇到一位神仙道人,道人將他帶到主山附近的一處石洞裡傳經授道,弟弟一直修煉了十多年才回家。哥哥聽說後非常羨慕弟弟的機緣,於是兄弟倆便一起在天台山上修練仙道。長年以松脂、伏苓(一說是豬苓)、靈芝等為食,五百年後終於得道成仙。弟取名赤松子,哥取名赤鬚子。兄弟經常在棋盤峰弈棋,在主山頂的百丹坪上煉丹。

平涼竟這麼多有關圍棋的浪漫傳說,這麼多以圍棋命名的地方。圍棋,對這片土地上的人來說,已經不是一種遊戲,而是一種哲學活動和悟道活動。4年的探訪和溯源,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與我們分享呢?

清朝名臣左宗棠非常喜歡下圍棋,而且是棋藝高超,從南到北的任職過程中很少能碰到對手。據說左宗棠在平涼駐防期間有三件事比較出名,一是辦學堂,二是種柳樹,三是下圍棋。

原来!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在平凉!

據平涼《柳湖志》記載,1872年在奉命率兵赴新疆平叛前夕,他在平涼微服出巡,在藥王樓附近的街上看到一位六十多歲老人在寫有“天下第一棋手”六個大字的招牌下襬圍棋擂臺。左宗棠覺得老人自稱“天下第一棋手”實屬狂妄,就萌發了教訓教訓他的念頭,便走上前去挑戰。沒想到這位老人竟如此不堪一擊,在左宗棠的凌厲攻擊下老人很快就下敗下陣來。左宗棠在得意之餘,同時也命老人趕快自己砸了招牌走人,不要再在這裡狂妄自大、丟人現眼。

1882年當左宗棠從新疆平叛歸來路過平涼時,突然發現那塊“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依然豎在那裡。他一見頓時很不高興,決定再教訓一次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老人。出忽意料的是,這一次左宗棠被老人殺得落花流水,竟然三戰三敗。左宗棠自然是非常不服,第二天又與之約戰,結果這幾局棋輸得一敗塗地。左大人終於醒悟,對方絕對是弈林高手,他們之間棋力顯然不在一個檔次。

原来!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在平凉!

左宗棠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就問老人為什麼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棋藝會進步得如此之快、水平達到如此之高。老人微笑著回答:“上次雖是您是微服出巡,但我早知道您就是那位為咱平涼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善事的左大人。而且我還聽說大人您即將出徵新疆,我當然不能挫傷大軍主帥的銳氣,想讓您作為一個擊敗了‘天下第一棋手’的勝利者信心去平叛立功。如今,您已經得勝凱旋,我也就無所顧忌、不用再謙讓了,主要也想讓左大人您能瞭解一下我們平涼人真實的圍棋水平。”

左宗棠聽後頓時對自己夜郎自大感到羞慚不已,同時又感到平涼這樣一位民間普通老人,不僅棋力深奧莫測,居然也如此深明大義,便上前虛心求教一二。正好應了:“對弈終無語,爭先各有心;手談無羈束,期君向社稷。”

感謝您對平涼圍棋文化研究做出的貢獻,這些研究從更開闊的視角,對平涼圍棋,進行了全方位的歷史探源、文化定位,為推動平涼圍棋今後的發展奠定了文化、思想基礎,同時,也從圍棋的角度,為我們平涼的文化自信添磚加瓦,提供支撐。可以說,沒有這種細緻入細的觀察和思考,沒有這種縱越古今,不怕艱辛蒐集儘可能詳細的資料的開闊視野和鑽研精神,我們就無法領略平涼圍棋的前世與今生。從對您的採訪裡,我們已隱約看到,一個新鮮到有些陌生的平涼圍棋研究體系和架構的身影。我相信,在您,以及和您一起研究平涼圍棋文化的一批人的感召和帶動下,新一輪的圍棋文化研究熱潮的到來已經為時不遠,還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一起講好我們平涼的圍棋故事。

原来!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在平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