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先行區爭當攜河北跨尖兵,助力省會十大「新突破

先行區是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創新發展示範區域,過去這裡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因此我們把產業作為立區之本,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濟南先行區管委會主任宋衛東表示,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先行區牢固樹立“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理念,從“大招商”變“招大商”,聚焦先行區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務、新消費四新產業發展方向,引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為先行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例如,今年6月23日簽約的綠地國際博覽城項目,總用地約6800畝,總投資近千億元,打造濟南新的會展經濟中心、科創中心、高端教育中心。其中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會議中心、齊魯國賓館等引發社會各界廣泛期待。“濟南一直注重發展會展經濟,但是現有展廳面積仍存在瓶頸。”宋衛東介紹說,此次綠地國際博覽城項目中的國際會展中心規模達到55萬平方米,室內展館面積達到45萬平米,可承接國內最大規模展會,改變濟南因為展廳面積受限而無法承接國際一流會展的現狀。此外,該項目中重點打造的齊魯國賓館,也被建設方定位為山東省承接國際會議和商務活動的重要場所,具備承接G20國際峰會等級會議的能力,助力濟南放大省會稟賦資源和區位便捷優勢,實現新突破。

濟南先行區爭當攜河北跨尖兵,助力省會十大“新突破

今年5月14日簽約的袁米農業科技項目,總投資約11.3億元,依託袁隆平院士領銜的海水稻研發中心技術團隊,以袁米產品品牌運營及產品銷售為突破口,深度整合研發、種植、生產、食味研究等環節,提供安全、營養、好吃的優質大米。同時,還可利用先進的水稻研發技術為黃河大米品質提升和黃河北鹽鹼地改造提供支持。通過科技研發、現代農業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袁米農業科技項目將有效助力先行區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為濟南新舊動能轉換注入新鮮血液。

濟南先行區爭當攜河北跨尖兵,助力省會十大“新突破

今年6月28日簽約的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濟南分所)項目,一方面將推動中科院高端科技在先行區產業化,助力濟南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另一方面也將藉助中科院平臺引進、培養高級專業人才,為先行區高端高質高效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濟南先行區爭當攜河北跨尖兵,助力省會十大“新突破

瞄準新能源未來發展趨勢,先行區在氫能源產業上提前佈局,去年12月12日簽約中國氫谷項目,打造以氫能源研究為核心,集關鍵材料、零部件、電堆、動力系統、整車研發為主的氫能源產業創新集群,集聚國內外氫能源生產企業的產業規模集群,推廣應用氫能源公務、公交、市政專用車輛,讓先行區成為氫能源運營示範區。

此外,菜鳥網絡濟南智慧物流中心、融科濟南國際資訊中心等10個項目已具備簽約條件,儲備眾雲產教研集群、聯東科技谷、華潤健康小鎮和城市綜合體等120餘個重大項目,也將為先行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交通先行

軌道橋隧同步過河

銜接先行區骨幹路網

攜河北跨,交通先行。前期,在市委市政府強力推進下,三橋一隧過河通道建設順利展開。其中齊魯大道黃河大橋、濟濼穿黃隧道、鳳凰路黃河大橋已經開工建設,正按計劃推進。備受關注的濟南黃河大橋改擴建工程,也於今年6月19日通過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工程洪水影響評價類審批,拿到“準生證”,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

濟南先行區爭當攜河北跨尖兵,助力省會十大“新突破

與此同時,先行區也同步規劃、建設“三橋一隧”北延長線,形成貫穿先行區的“一橫三縱”的骨幹路網,其中齊魯大橋北延,由齊魯大橋向北延伸串聯桑梓組團,為先行區西部主要南北交通幹道;濟濼路隧道北延沿鵲山水庫向北至桑梓組團北邊界,為先行區西部主要南北交通幹道;濟南黃河大橋北延,經過大橋組團,為先行區中部主要交通幹道;鳳凰路大橋西延線,由鳳凰大橋向西先後經過崔寨組團、大橋組團、桑梓組團,是貫穿先行區的東西主要幹道。這些延長線,將與跨黃通道同步啟用,確保黃河兩岸骨幹路網無縫對接,打通攜河北跨交通瓶頸,加快資源要素向黃河北集聚,帶動黃河兩岸經濟高效、一體化發展。

濟南先行區爭當攜河北跨尖兵,助力省會十大“新突破

在銜接黃河兩岸骨幹路網同時,先行區還對規劃範圍內的內部路網進行重新梳理和規劃,搭建“三縱兩橫”的快速路網和“四縱五橫”的結構性主幹路網。其中快速路“三縱”為二環西路北延線、孫耿西快速路、二環東路北延線,“兩橫”為科創大道快速路、孫耿北快速路;結構性主幹路“四縱”為齊魯大道、濟濼路北延線、濟南北站南路崔寨段、銀河路,“五橫”為濟南北站南路、鳳凰大道、行政中心北路、黃河大街、新元大街。

先行區將在外圍建設新的過境通道,疏導過境交通,解決區域內國省道制約城市發展問題,同時對現有國省道按城市道路標準進行提升改造,服務內部組團間及內外集散交通聯繫。

濟南先行區爭當攜河北跨尖兵,助力省會十大“新突破

規劃約150公里軌道交通線路,與黃河南軌道交通一網互聯,規劃120公里BRT,聯繫不同功能組團,在相關區域試點無人駕駛,在黃河沿岸建設觀光軌道廊道,打造母親河畔時尚風景線。

此外,先行區內還規劃一處高鐵北站,遠期力爭接入國家高鐵網絡,放大省會輻射帶動效應,更好融入京津冀區域發展。

生態先行

大尺度藍綠空間宜居宜業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一抹宜人街景,一片美麗鄉愁。作為主打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宜發展的新區,先行區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生態先行理念,設置大尺度藍綠空間,營造宜居宜業環境,吸引高端人才入住,引領綠色發展路徑。

濟南先行區爭當攜河北跨尖兵,助力省會十大“新突破

據宋衛東介紹,和雄安新區一樣,先行區藍綠空間佔比超過70%,包括河道、溼地、湖泊、林地、公園、農田等。這意味著先行區730平方公里的規劃範圍,只有200多平方公里用於建設開發,其中產用地將達到40%。將來的先行區將是一座滿眼綠色、風光秀麗的宜居新城,城在園中、鎮在林中、村在田中,形成公園城市、森林小鎮和田園鄉村交相輝映的美麗圖景。

濟南先行區爭當攜河北跨尖兵,助力省會十大“新突破

在生態先行中,對黃河的利用和提升是關鍵之舉。在確保黃河生態及行洪安全前提下,先行區將結合濟南黃河段的自然資源特徵,修復溼地生態系統、提升整體風貌,在齊魯大道黃河大橋和石濟客專黃河大橋之間,率先打造黃河公園。黃河公園東西向按功能形成生態保育區、齊魯客廳、創意展示區、地下水源保育區、水岸生活區、郊野休閒區六大功能板塊,南北向以大堤為界,大堤以內以生態保育為主,創新利用黃河灘地,為公眾提供體驗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閒場所,大堤以外一公里範圍內為城市休閒公園廊道。大堤進行自然化景觀化改造,形成大堤階梯公園,增加健身修身場所、設施,建設自行車道、馬拉松賽道等,打造橫貫東西的全景綠廊和健身休閒綠道。將來的黃河公園不僅是先行區生態之脊,也力爭成為中華母親河的新名片。

濟南先行區爭當攜河北跨尖兵,助力省會十大“新突破

同時,先行區將按照組團發展理念,用多條大型生態廊道,將轄區有機隔離成數個功能組團。生態廊道既是市民休閒、遊憩空間,又是城市風道,營造山水之間的空氣對流,護藍、增綠、通風、降塵。

城市內部不僅有基本建成的冠世花園萬畝花海,還將有數百個口袋公園,形成出行200米見綠,500米見園、3公里進溼地和森林的宜居環境。結合“中疏”戰略,推動省市重大公益設施疏解至先行區。積極與國內外高水平機構合作,新建一批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及文體設施,讓高端人才願意來、留得住。按照“佈局均衡、品質均優、機會均等”的基本理念,佈局“城市-組團-社區”三級城市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形成圍繞街坊中心的5分鐘生活圈、圍繞鄰里中心的10分鐘生活圈和圍繞社區中心的15分鐘生活圈,滿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在城市設計上,摒棄傳統混凝土森林造城模式,建築風格結合不同功能中西合璧,限制建築高度,推廣綠色建築,改變濟南市民住南不住北的傳統居民觀念,讓住在先行區成為濟南新時尚。

改革先行

“大部制”保障一次辦成

“六個一”優化營商環境

先行區的發展,既要外部借力,更要內生驅動。要想長遠發展,必須不斷創新,在改革體制機制、優化營商環境上走在前列。

按照創新的代管區域劃轉和體制機制方案,先行區管委會將設置綜合管理部、產業發展部、建設管理部、綜合執法部、社會事業部,形成大黨建、大產業、大建設、大執法、大社會治理等管理體制。通過大部制體系,實現同類事項一個部門辦理,在此基礎上率先對規劃建設領域進行行政審批流程再造,探索“六個一”審批體系,切實將“一次辦成”改革落實到位。

濟南先行區爭當攜河北跨尖兵,助力省會十大“新突破

“我們學習借鑑雄安新區建設先進做法,通過深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探索推行扁平化管理、企業化運作的模式,打造快速高效的行政管理體系、專業系統的產業發展體系、法治和諧的社會治理體系、積極穩健的投融資建設體系,加快形成優化協同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同時,加大向先行區放權力度,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增強先行區的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 市編辦主任張強說。

為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正加快推進“六個一”體系建設。

  1. “多規合一”,其中重要一項內容是先行區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編制區域性環境、壓礦、地災、氣象、水土等綜合評價報告,實現區域綜合評價結果共享共用,減少企業在這方面花費的時間和精力;
  2. 土地規劃建設項目“多證合一”,將建設項目土地規劃一併納入施工許可證範圍內,在具備相關手續後,建設單位提交承諾書,即可辦理相關手續,發放《先行區建設工程土地規劃施工許可證》;
  3. 市政基礎設施配套“一次到位”,推進各類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建設和管理,一次性敷設到建築工程項目邊界,預留接口,隨時對接;
  4. 審批服務“一門受理”,實行“一門受理”、“ 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理”的運行模式,提供審批證件快遞送達服務;
  5. 建設項目“一章審批”。根據省政府和市政府行政權力下放的具體事項,設置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專用章”,用一個章完成所有建設項目審批事項的審批;
  6. “一次收費”,建立建築工程項目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凡未納入清單收費項目一律取消。在建築工程主體驗收前,一次性繳納各種政策性行政收費。

快乾實幹

大兵團上陣持續引爆

全面打響建設攻堅戰

 

下一步,先行區將在城市設計、徵地拆遷、工程建設、項目落地等方面全面提速,快乾、實幹、苦幹,堅決打贏建設攻堅戰。

濟南先行區爭當攜河北跨尖兵,助力省會十大“新突破

規劃編制上,7月份啟動城市風貌、公共配套、鄉村振興、基礎設施等方面四大類30項專項規劃,年底前形成初步成果,壓茬推進後續專項規劃等編制工作,確保2019年實現規劃全覆蓋,一張藍圖繪到底。圍繞引爆區、黃河公園、骨幹路網等重大項目前完善細化相關規劃成果,保障項目開工建設。

在工程建設上,先行區將力爭7月份啟動徵收拆遷工作,開工黃河公園引爆段工程,8月底開工建設30萬平米標準廠房工程,9月份開工引爆區安置區工程。同步開工對接“三橋一隧”骨幹路網及代管區域內4條市政道路等工程,年底前開工建設供水、供電、供氣、汙水場站及管網工程,採用大兵團作戰,拉開先行區全面建設框架。

濟南先行區爭當攜河北跨尖兵,助力省會十大“新突破

在項目推進上。先行區已簽約的綠地國際博覽城、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濟南分所、中國氫谷、東旭產業園、山東地礦產業基地等項目,儘快開工建設。菜鳥智慧物流中心等10個產業項目力爭9月底簽約。

先行區建設任重道遠,需要一批敢幹事、能幹事、真幹事的幹部隊伍,既能堅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一茬接著一茬幹,也要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快乾實幹苦幹,為長遠發展奠定基礎,確保先行區“三年起勢頭、五年大突破”,在加快打造“四個中心”,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省會城市中走在前列。“對此,我們信心十足。”宋衛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