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 》

前天写了一篇关于阴阳学说的文章,有人给我留言说读了很受益。其实,这些朴实无华的干货真理已陪伴我们的先辈走过了五千年以上的光辉岁月。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在我心里面,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但大道至简,又非常简单易懂。《易经》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易”之一字至少有三种含义:简易——宇宙法则简单;变易——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交易——事物之间普遍联系交互影响。

把复杂的学问简单化,然后和朋友们分享,大家听了都能有所得,如此才有做学问的乐趣。

中国文化各家各派至始至终只是在研究和实践两件事。第一件事叫做“把握阴阳”;第二件事叫做“超越阴阳”。也许有人会认为阴阳是道家的学问,和儒家、墨家、以及古印度传入的佛家,及其他诸子百家是不是没有关系?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其实,阴阳并不仅仅是道家的学问,而是自然现象的代号。“把握阴阳”一词是出自《黄帝内经》,有人说这是一部医书,更有人说这部书不仅可以医身体的病,还能医天下。因为万事万物的规律是相通的,一切的成功都是从扶阳开始,助长正面力量;一切的失败和消亡都是从阳的消失、阴的增长开始。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如果对易经八八六十四卦的爻象有所了解,必是知道阴阳变化之理的,卦象就是用阴阳爻来表示的,这些代号就是表示一切事物不同阶段的阴阳属性。

各家各派也确实都在研究这两件事,特别是第一件事,如何把握阴阳。第二件事,佛家和正统的道家可能研究的较多,如何解脱,如何逍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等等。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我们今天只讨论第一件事,这是和我们现实人生密切相关的。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曾子著《大学》,教导人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套儒家内圣外王之学,经历了千年来的无数的注释和实践,被推到了非常崇高复杂的位置,以至于让我们年轻一代常望而却步。

假使我们明白:万事万物都分阴阳,要事物往好的方向发展就要扶阳,在某个角度增上其阳的属性。那么,我们就知道,儒家的内圣外王之学,其实就是一套由内而外的扶阳之学罢了。

譬如“格物”两个字,讲的是格开物欲,其对立面就是放纵物欲。这两个是一组阴阳,如果把格开物欲做好,就是我们说的扶阳,人生就会往好的方向走,接下来就能“致知”,才有心思学习做人的学问,也就是王阳明说的致良知。

有的人不喜欢学习古圣先贤所讲做人的学问,觉得这些没意思,实际上是没有先“格物”的缘故,于是精神都被物欲骗走了,注意力放到吃喝玩乐乃至低级趣味的那一面了。没有格物,就对做人的学问,乃至所有高尚的东西都毫无兴趣。这是一开始就走向阴的一面去了。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所以,我们的人生要有所成功,要懂得阴阳。不成为把感官刺激,物质享受放在首位的人。这是一种魄力,也是一种自律精神,一种戒律。大丈夫立志当如是也。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诸葛亮对他儿子告诫: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其实也就是先要格物,才能立志求学问,追求远大的目标。如此给人生扶阳,才会健康成长、欣欣向荣,才能在以后走好运,有所成就。

“致知”的对立面是“不追求人生的学问”,两者相比之下,“致知”就是扶阳。这个阳的能量够了,方可以达到“诚其意”——思想真诚朴实。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诚意,也是扶阳的过程之一,修养(能量)够了就能做到正心。

“意诚而后心正”,持之以恒的真诚,才能做到正其心。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也都是一步步蓄积正面能量的过程。所以我说儒家内圣外王的学问,也是扶阳之学。

我们这一生该如何过的好,过的有意义,只要问问阴阳,一切都可以知道了。步步扶阳,一定胜利。要是哪一步放弃了扶阳,就可能要走偏,再回头又是多少冤枉路。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身体扶阳,就能健康;心灵扶阳,就能真诚善良正直;家庭扶阳,就能和睦;社会扶阳,就能和谐;世界扶阳,就能和平。

阳,在这里就代表正面的能量。

阴阳的代号是非常好用的,用这个分析一切事物都能迅速明白其原理。乃至解梦、算命、看风水、兵家之学,也都是围绕把握阴阳的法则。佛家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给我们的人生全面扶阳。真这样去实行,命运想不改变都不可能吧!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学问,真的都是在告诉我们怎么走向好的一面,怎么样把握阴阳。人性的自私、贪婪等阴暗面,如何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修行来克服和超越。

这是一条古圣先贤曾走过的阳光大道。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譬如流传最广的家训之一《朱子家训》,从第一句“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开始,通篇都是讲扶阳之学,黎明是太阳快升起来的时候,这个时候起来,就是让阳气生发,如果睡懒觉,就抑制了阳气,使人精神不振。这个时候起来,把庭院打扫干净,里面外外弄的整整齐齐。身体扶阳的同时,也让环境走向阳性的一面。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现在我们许多人不注意这一方面,家里乱糟糟的,什么都不打理,实际上对自己的身体和运气都有影响。干净整洁为阳,肮脏邋遢为阴。越是运气不好的时候,越要把环境打扫的干干净净,把衣服被子折叠地整整齐齐,勤理发,勤剪指甲,注意个人形象和卫生,这样才会早一点走好运。要想方设法让事物走向阳的一面才好。

“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太阳下山,这时候要早点关好门窗休息,此刻一天中走向阴的一面了,外要关好门窗,内要关掉自己身心的操劳,早点歇息,也是保养阳气。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知道一切来之不易,常怀感恩之心。这依然是扶内心之阳,培养正知正念。

限于篇幅,不一句句注解,总结而言,我们古人写的这些讲人生修养的书,统统是让人有修养、会自律、有高尚的人格、远大的抱负等等。换句话说,就是让内心、生活、事业都充满阳光。

也许有人勉强读到这里,依旧在思考,如何给自己的命运扶阳。扶阳的原理很简单,但操作起来有没有捷径呢?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扶阳之学,核心中的核心就是三个字:利他心。古人云:为善最乐。帮助了别人,温暖了别人,心里自然会感到一种轻松的快乐。这种快乐的感受源自身心阳气的增长。

利他心,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正面能量。没有这样的心态的时候需要培养这样的心态,有这样的心态的时候需要强化这样的心态,令其坚固强大,不可动摇。此处借孟子一句话:养吾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而利他心能扶多少命运之阳,取决于心量大小,譬如这个“他”,在我们心中是怎么定义的。有人定义为“他人”,有人定义为“一切人”,有人定义为“一切生命”乃至地球环境等等。范围越广,利益的程度越深,力量越大。

而对他人的众多利益之中,最严重的莫过于救人的生命,因为所有世俗的拥有都不如自己的生命宝贵。所以古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佛图。”功德很大的意思。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不仅仅人类的生命宝贵,其他动物的生命也是最宝贵的,对我们而言,他们也许微不足道,但他们自己心中,生命比世间一切都珍贵,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更幸福的活着。

把握阴阳,不仅仅是养生

所以,如果我们的利他心,也能帮助除了人类以外的芸芸众生,不仅不要去伤害生命,还去救护他们,保护他们!如此去实行之人,不正是一切弱小者的生命阳光吗?

伟大的利他心,就是太阳本人。

所以,对一切生命施于真诚无私的爱和悲悯,是究竟扶阳之道。

同理,怀着利他心选择素食的人是有福的,这不是迷信,而是中国文化中的自然科学;今天很多人发心推广素食,也是给这个社会扶阳,人们越有广大的利他心,素食就会越普及,素食越普及,人们也更容易生起利他心,社会风气就会越好。

最后补充一个问题,因为上一篇文章在今日头条被推荐了近40万次,阅读量和评论也特别多,其中有许多人问是不是也应该补补阴?这是一个误会,人们以为上火了是需要补阴,实际上是真阳不足,运化出了问题。

阳是功能,阴是形体,有形体的都是阴,喝水就是补阴,身体躯干都是阴。若是要补阴,喝几口水就是了,问题是喝水根本补不上阴,因为没有阳的气化,水进不了我们的生命。

不仅养生如此,做人也是一样,我们也不需要增补自己的自私心,而是应该不断学习利他心。天下为公,私在其中,真诚利他,自利是自然成办的。

大地本来就是黑暗的,因为有了阳光才万物生长;人生本来是平庸世俗的,因为有了学习和修行,才变得光彩耀人。

(耐心读完了,是不是觉得被作者扶了一把命运之阳,满满的正能量?那就多多分享转发吧,让世界上更多人的内心也扶扶阳哦:))

文&编者 | 圆体

摄影| 壹素界影视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