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沈嘉柯專欄:李清照的詞,到底好在哪裡?

國風|沈嘉柯專欄:李清照的詞,到底好在哪裡?

夜讀李清照的《南歌子》:“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這詞,很像杜甫的手筆功力,高手總是相似的。杜甫詩中寫道“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你只有深夜寂寥時,耿耿不寐,看了四五個小時以上的夜空,才能看到星河轉。

只有思念太深,極度失眠,才能看那石頭上的藤蘿,看了很久,覺察到月光移動,映照到河流前面的蘆花了。人沒有動,而時間在動,情思在動,所以刻骨銘心。

才華不是什麼玄虛奧妙的東西。才華只不過源自比平常人更長情一點。尋常人思念個把小時,哭哭啼啼一番就入睡了。來不及有什麼感慨,就把情緒發洩完了。

這熬夜,必須熬到一定程度才行。多情的人,熬過了漫漫時間,有了累積,就有了深沉,看到了尋常景緻裡的物換星移。

我提的這個“多情”,也不是花心的意思,而是大地萬物都與我一同有情。

“舊時天氣舊時衣”這句的精髓,並不是舊時,而是天氣和衣裳。

每日每夜,年年歲歲,人總要穿衣裳,須臾不離的物品,貼身,才真切。而天氣,下雨和下雨是不一樣的,打雷和打雷也是不一樣的,晴朗和晴朗更不一樣。

這不一樣,不止是四季交替春夏秋冬的不一樣,更是時時刻刻心意流轉,想你時不一樣,不想你的時候不一樣,吃飯喝湯時的天氣不一樣,看花飲酒時的天氣不一樣。哀嘆命運和渾然忘我時候不一樣,憂國憂民和自憐時不一樣。

這舊,是貫穿整個生命的舊。因為最家常的物品損耗了那麼多,翠羽貼的蓮蓬換洗太多次縮水了,金線鉤的荷葉也磨得稀少了。最尋常的陰晴圓缺度過了那麼多日子,才恍然大悟。

李清照的詞,極具女性特質。對衣物飾品細緻入微。文學作品,其實就是作者生活方式的體現。男人如果不常常洗衣服,不常常收拾整理家裡的舊衣服,無論如何都寫不出“舊時天氣舊時衣”。以及物是人非之後,對那個有過快樂美好記憶的家的眷念。


國風|沈嘉柯專欄:李清照的詞,到底好在哪裡?

【最美古詩詞:人生是一場雅集】

舊詞•新說 沈嘉柯全新解析古詩詞

歐陽修嗜酒/李白、汪倫贈詩情/白居易愛照鏡子/蘇軾愛吃肉

一首歌,一闕詞,道破歷代風流文豪的小心事。藏在字裡行間的小樂趣,每一處都是他們鮮為人知的故事

著名作家沈嘉柯別出心裁,自由心證,精心遴選出古代詩詞經典佳作,逐一解讀那些古詩詞裡的浩嘆和哀愁,無限幽微的心事和美感。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冊在手,不只是朗讀,更帶你讀懂古詩詞,得到受用一生的審美感知和文學頓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