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病情告知 卻成爲了家屬眼裡的「詛咒」!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充滿“負能量”的故事。

這是輪轉消化內科的第二個月了,雖然很多疾病和流程我基本很熟悉了,但是還是感覺有點吃力,原因是消化內科週轉率太快了。快到中午的時候,我已經忙得暈頭轉向,準備收第三個患者。

患者是一位 75 多歲的老爺子,因上腹部脹痛、腹瀉 2 天入院的,既往有胃癌病史 2 年餘,從未做過正規治療,2014 年因冠心病在我院心內科住院,2017 年因腦出血在我院神經外科住院。所以,這是一位複雜,病情危重的患者。

頂著空空的肚子,快速回顧患者的病史,開完醫囑,準備跟家屬告知病情。

“你爸爸胃癌多久了?怎麼不做任何治療呢?”

“兩年多了,看他年紀大,醫生是建議做手術的。”

“那這次過來主要解決腹瀉問題對吧,對於胃癌這一塊,你們是不做任何治療,比如手術和放化療。”

“對,是的。”

“因為老爺子年紀大,基礎疾病又多,胃癌常見的併發症就是大出血,他病情還是挺重的。這是一份病重通知書,麻煩您籤個字。”

“剛到你們科室,你就給我老爸下病重?你是什麼鳥醫生?還胃大出血?你詛咒我老爸出血是吧?你們全家都出血!*****老子不籤!這麼不負責的醫生。”

患者的兒子突然暴跳如雷,滿臉漲得通紅,青筋爆出,中間還罵了很多不堪入耳的髒話。

我一下子“懵逼”了!

辦公室一下子鬧哄哄的,護士長和上級醫生立馬趕到安撫家屬情緒,其他同事也幫忙過來解釋。

被突如其來的謾罵,十來分鐘我處於遊離狀態。但是委屈又能怎樣?十來分鐘後我還是快速收拾好心情,詳細告訴家屬下一步治療方案,一些必要的檢查和注意事項。

雖然,那份“病重”通知書還是沒有簽字。

做一名熱情耐心,而又姿態很低的醫生

其實平日我與患者和家屬相處得十分融洽,這與我做醫生的原則有很大的關係。碰到今天這麼蠻橫不講理的家屬,確實有點糟心。

我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到現在規培第二年的臨床生活,在心裡我一直有個原則,就是要求自己做一名熱情耐心,而又姿態很低的醫生。

對待病人熱情和耐心,我想很多醫生都會努力做到,這些也是醫生應該具備的。那麼一名醫生如何做到低姿態呢?在這裡也講個小故事。

就在前些天,我收了一位口服“毒鼠強”,60來歲的老奶奶。老奶奶因為家裡被偷了八萬多,一下子想不開,口服了兩包“毒鼠強”。幸好搶救及時,在我院急診科ICU予以洗胃、血液灌流後,病情基本穩定轉到了消化內科。

向家屬詳細告知病情後,因為患者只有兩個女兒,平日都不身邊,都是和老伴相依為命。我就特意還交代兩個女兒,要常回家看看,忙碌的時候也要多關心年邁的父母。就這麼多說幾句,家屬對我十分滿意。

患者還有多年的糖尿病,因為血糖控制很差,只能改用胰島素治療。當天我下達醫囑後,由於我的疏忽,針頭和胰島素筆並不配套。護士之間也沒能很好交接班(當然,這裡完全不能怪護士),護士和家屬就此鬧了一些小摩擦,護士和家屬都有點不開心。

“真的對不起,我的疏忽,昨天讓您沒能順利用上這個新開的胰島素!”第二天查房,我就跟患者道歉。

“沒事,沒事,你們醫生是太忙了……”

家屬和患者都樂呵呵的回應。一個小誤差,反而拉近了我和患者之間的關係。

我覺得很多時候,醫生主動認錯道歉,比一些“強詞奪理”的解釋更能讓患者接受,這就是一種放低姿態的表現。

其實說句心裡話,我們醫生很多時候把自己自詡為“高學歷、高情商、高智商”的動物,很多時候可能自認為高他人一等,說話的時候,就會充滿一些“命令式”,“毋庸置疑”的口吻。在家屬和患者眼裡,我們就成為了“不友好”的表現。其實,偶爾放低一點姿態,和他們和善地溝通,或許事半功倍。

當然,我們還是會碰到一些蠻橫不講理的家屬,硬碰硬終究不是好辦法。就有位同事打趣地安慰我:“患者虐我千百遍,我待患者如初戀!”

這或許就是醫生內功的最頂尖秘訣:不拋棄、不放棄、不區別對待、還有打不死的心態。做一隻充滿熱情、最具耐心、偶爾放低姿態的快樂醫生。

在接下來的幾天,雖然有委屈,但我還是會熱情洋溢,充滿耐心地為這位胃癌的爺爺提供醫療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