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春日寻亲 别样乡愁

作者|郭春柏

大年初三,族中侄子加付、郭颂和我一道,驱车赶去邻县织金寻找40多年未曾联系的族亲。

两百年前,我祖郭仕英率领他的四个儿子,拖家带口,从一个名叫“阿几革”的“黒羊大箐”搬迁到扯瓜河安居乐业,并在扯瓜河、天星桥、以且等地购置大量田产。

之后,郭仕英派遣其长子郭顺乾管理以且的田产,郭顺乾从扯瓜河举家搬迁以且。家谱记载,其在以且育有四子:郭珍亭、郭舒亭、郭彰亭、郭璨亭。郭珍亭便是我曾祖父的爷爷。

我祖郭顺乾虽然搬到以且,但仍以扯瓜河为“大本营”,以至于王氏祖母去世后,还抬回扯瓜河安葬,有些“叶落归根”的意思。

【散文】春日寻亲 别样乡愁

沙坝村

我家虽然搬到以且,但与扯瓜河仍保持着割扯不断的血肉亲情。无论扯瓜河还是以且,哪边有红白喜事,另一边的族人都得前往帮忙。

郭珍亭、郭舒亭、郭彰亭、郭璨亭兄弟四人在以且共同生活的时间并不长,其后,舒亭、彰亭、璨亭及其子孙纷纷搬到如今的织金县。织金旧称“平远州”,是靠近黔中腹地的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晚清名臣丁宝桢便生长于此——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自古亦然。

舒亭、彰亭、璨亭及其子孙搬去织金之后,时间一久,也便和以且乃至扯瓜河的族人少了联系。

我的祖上也曾卖掉以且的田产,搬去织金投亲靠友。担心路上遭遇“棒老二”打劫,不得不把卖田产所得银两缝在全家人的衣服里。

可是,我的祖上到了织金之后,却没法在那里立住脚跟。于是,又不得不举家迁回以且。

在我幼小时,织金一位名叫郭正高的族中大哥到过我家认亲;之后,又带着他的弟弟郭正友来到我家。郭正高年纪比我父亲稍大,但因辈份小,我父亲有时开玩笑骂他,他也不生气,笑笑的。

可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郭正高、郭正友都没来走动了。一晃,就过去了四十多年。

前不久,我从一个家族微信群里看到一张图片,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贵州郭氏族人集资修建郭氏入黔第二代祖先郭云宗坟墓的名单,上边赫然写着郭正高、郭正友兄弟俩的名字。

【散文】春日寻亲 别样乡愁

以且

我从名单上郭正高的居住地址一路顺藤摸瓜,终于找到了我的曾祖的爷爷的兄弟郭舒亭的子孙们。

族中侄子加付对寻找织金宗亲之事比较重视,早就与我相约,要抽时间前往织金寻亲。我把找到舒亭子孙的消息告诉加付之后,他很高兴,与我相约春节期间去织金看望那里的亲人们。

正月初三一大早,我们就踏上了前往织金县猫场镇沙坝村的寻亲之路。

由于是第一次去一个陌生之地,对路径颇不熟悉。从杭瑞高速公路织金县境内马场收费站出口下到乡村公路后,车载导航就几乎失灵了,许多新修的村道根本没法识别。于是,就得一路打听去沙坝村的路如何走。七弯八拐,边走边打电话询问沙坝村的家人们,好不容易,到了中午时分,才赶到离沙坝村不远一个名叫“二甲”的地方。

二甲可是个好地方!有水汪汪的稻田,有开着金黄金黄的油菜花的平平展展的田畴,看上去多少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无疑是个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我们不由得赞叹起来,都认为祖先们实在是太有眼光,能够搬到这么一个好地方来居住!

过了二甲,那边的侄子通过电话“指挥”我们如何行进,他说他已经在公路边等着我们了。

果然,绕过两个村庄,就看到田野中一条硬化了的白晃晃的水泥路上,有一个黑点向我们招手——那就是曾经打过了电话但从未谋面的族中侄子!

峡谷中间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两边山脚下是房屋修葺一新看上去比较气派的村庄。村庄的名字因郭姓人家较多而取名“郭家寨”。郭家寨里,相当部分人家是从我们以且搬出去的舒亭的后裔。村里与我同辈的堂兄们大多已经作古,前来与我们交谈的都是侄辈,侄孙辈的似乎没有发言权,只能站在一旁看热闹。

看到大家生活环境较好,日子过得不错,我们也都比较高兴。

侄子们拿出家谱,和我们一一核对。核对完毕,几个小青年说,过去听说他们的根在纳雍县的扯瓜河、沙包、以且,但一直将信将疑,现在终于可以肯定了。他们还说,本应是他们到纳雍,到扯瓜河,到以且去寻根问祖,没想到我们会不辞辛劳大老远赶来寻找他们,这令他们无比感动。几个侄子说,今后,一定抽时间回祖籍地走走。

由于村里大多数年轻人过完年要外出打工,他们表示,今年清明节,只能派代表回祖籍地上坟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谈古论今,说家族历史渊源,说祖先们辗转迁徙,谈到开心处,其乐融融;虽然以前没有见过面,但是,一百多年前,大家的祖先都是在一口锅里吃饭的亲兄弟,有着手足般的骨肉情,为了生计,不得不像现在的年轻人们一样各奔东西。如今,亲人相见,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溢于言表。

一位侄子家已经备好午饭,于是大家边吃边聊。侄子还把家里上好的小锅白酒端上桌面,希望大家喝个尽兴。只可惜,我们寻亲三人小组都不便喝酒,也就免了。

吃过午饭,大家一起到另外一位宗亲家拜访。路过一道山梁,侄子们介绍,郭正高的坟墓就在路基坎下。于是,大家又去郭正高坟前拜望。

我们寻亲三人小组认为,如果没有当年郭正高不辞辛劳,步行几天几夜前往纳雍寻亲,现在我们要找到舒亭后裔,那就更加艰难了。于是,大家都在郭正高坟前磕上三个头,也算是给他 “拜年”了。

【散文】春日寻亲 别样乡愁

扯瓜河

拜访完另一家宗亲,时间已经不早,我们本来要马上往回赶路。但是,另一位侄子家无论如何要留吃饭。不好推辞,只得留下吃饭。

吃过饭,已是七点多钟,几个侄子担心我们夜间迷路,又开车在前带路,一直把我们送到马场收费站。

在收费站门口,大家都下了车,互道珍重,依依惜别。

回来之后,应织金侄子们的请求,请了在老家的兄弟和侄子帮忙,拍了以且的全景图,拍了老祖先们居住过的老屋基和老家祖坟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织金的侄子们。让他们对祖坟、对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有一些认识和了解。

相信,他们看到祖坟和祖先们生活过的地方的照片之后,心里会油然生出一种别样的亲切感来!

作者简介:郭春柏,贵州省纳雍县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有散文、小说、杂文等作品公开发表,散文、小说收录入公开出版的《黔西北文学》散文卷和小说卷,短篇小说《黑色断层》获第四届贵州省毕节《高原》文学奖。现供职于云南政协报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