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消极比赛,也算不遵守游戏规则!

某玩家在游戏平台玩纸牌类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擅自离场,导致其他玩家输了游戏进而将该玩家投诉至平台,平台认为该玩家的行为属于消极比赛行为,遂将其账号封停。后该玩家诉至法院,要求恢复账号及账号内的财产,法院审理后认为玩家在线游玩的过程中恶意离场消极比赛,导致其他玩家无法继续正常游玩,存在违规行为,平台对其进行处分属于正常措施,但直接封停账号势必导致其账号内的财产装备损失,在未通知玩家且听取玩家意见的情形下,平台该处理措施不当,应当将账号予以恢复,并承担部分费用。

【法官释法】

玩家在游玩时的法律主体身份与刚注册时不同。玩家注册时是静态的,仅面对游戏服务商,很多行为规范通过合同已经约定了;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则是三方的关系:玩家、游戏服务商、其他玩家。玩家不仅需遵守必要的游玩规则,也应当遵循默示的一些公序良俗的规范,比如不能传播黄赌毒信息,不能辱骂他人等。本案中原告擅自离场,导致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这种行为会严重损害游戏的可玩性。不遵守游戏规则服务商当然可以予以处罚,但如前文所述,如何处罚则是重点问题。游戏是一个虚拟的空间,类似于社区,人人都应当遵守必要行为规范,否则秩序将会混乱导致无法治理。一方面应当加强网络空间自我管理,游戏服务商可以设置必要的规范程序来管理,这种内部管理行为司法一般不予以评判;另外一方面是自我管理规范的合理性,应当通过正当程序来体现,可以通过公众介入评判来处理,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进行识别。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玩家一旦进行游戏,其不仅对服务商承担义务,对于其他玩家也承担着义务,本案中原告擅自离场的行为是其一,还有其他辱骂、消极比赛、恶意输赢、串通等行为,都可能面临处罚。有些行为已经在用户协议或者用户守则中予以明确,但是有些属尚未明确的默示义务,不能认为属于“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范畴,而是应当遵循公序良俗的规则,消极比赛的行为是对公共利益的侵害,已经不再局限于私权。

玩家消极比赛,也算不遵守游戏规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