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無底洞:每天流失3000噸水,水都到哪裡去了?

第一次聽說“無底洞”是在高中閱讀說明文上,講的是科學家為了研究無底洞的水到底流向哪裡,在水中加了熒光等物質來標記追蹤,不過最終還是未能解開海洋無底洞的謎題。

海洋無底洞:每天流失3000噸水,水都到哪裡去了?

按照地球的結構來說,由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組成,真正的"無底洞"是不可能存在的,我們所看到的各種山洞、裂口、裂縫,甚至火山口也都只是地殼淺部的一種現象。然而事實上地球上確實有這樣一些淺層的"無底洞"。

海洋無底洞:每天流失3000噸水,水都到哪裡去了?

其中1個位於希臘亞各斯古城的海濱。由於瀕臨大海,在漲潮時,洶湧的海水便會排山倒海般地湧入洞中,形成一股股溪流。據測,每天流入洞內的海水量達3000多噸,奇怪的是,如此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卻從來沒有把洞灌滿。

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人們就作了多種努力企圖尋找它的出口,卻都是枉費心機。為了揭開秘密,1959年美國地理學會派出一支考察隊,他們把一種經久不變的深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觀察染料是如何隨著海水一起沉下去的。接著又察看了附近海面以及島嶼上的各條河流與湖泊,結果令人失望,人們沒有找到帶顏色的海水。

海洋無底洞:每天流失3000噸水,水都到哪裡去了?

幾年後他們又進行了新的試驗,他們製造了一種淺玫瑰色的塑料小粒子。這是一種比水略輕、能浮在水中不沉底,又不會被水溶解的塑料粒子。他們把1300公斤重的這種肩負特殊使命的物質,統統擲入到打旋的海水中。

片刻工夫,所有的塑料小粒子就像一個整體,全部被無底洞吞沒,他們設想,只要有一粒在另外的地方冒出來,就可以找到“無底洞”的出口了。然而發動了數以百計的人,在各地水域整整搜尋了一年多以後,他們仍一無所獲。

至今誰也不知道為什麼這裡的海水沒完沒了地“漏”下去,這個“無底洞”的出口又在哪裡?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都流到哪裡去了?

海洋無底洞:每天流失3000噸水,水都到哪裡去了?

還有一個在印度洋北部海域,有一個半徑為3海里的無底洞。典型的季風洋流使這裡的洋流一年有兩次流向相反的變化。夏季盛行西南季風,海水由西向東流;冬季相反。

1992年8月,澳大利亞哥倫布號進行科學考察,科學家認為“無底洞”可能是個尚未認識的“黑洞”。“黑洞”可能存在一個由中心向外輻射的巨大的引力場,但這個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科學考察。不過這只是一種大膽的猜測,並沒有被主流科學認同。無底洞目前仍是一個未解的謎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