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地表儲水量越來越少,最新發現,地球內部正“吃”海洋!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星球,沒有之一。通過人類對於外太空太陽系的探索,至今還沒有發現任何一個可以取代地球讓人類生存的星球。地球完美的外在環境決定了她是數以億計的生靈的母親。所以,人類更應該在利用地球資源的時候保護好她,這樣才能謀求更加長久的生存。而對於生命來說,水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人類可以一個禮拜不進食,但是絕對不能不喝水。而最新有發現地表的出水量越來越少,人們發現地球內部正“吃”海洋!

難怪地表儲水量越來越少,最新發現,地球內部正“吃”海洋!

地球剛開始的時候其實和太陽系中的星球一樣,並不適合生命生存,是一顆溫度非常低的灰暗的星球。那個時候地球表面溫度非常低,異常冰冷,當然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而且地表上是不存在水資源的,也沒有大氣層,沒有氧氣。直到許多小行星撞擊了地球,給地球帶來了熱量和能量,地球的內部溫度逐漸升高,並且內部結構也發生了改變,逐漸形成了地核、地幔和地殼。漸漸地球內部的水分因為地球內部的高溫而蒸發,又因為地表的低溫而沉降在地表,地球上漸漸有了最初的微生物,之後又慢慢有了一些植物,它們通過光合作用製造出氧氣,所以就形成了有充分氧氣的大氣層,越來越多的生物也就逐漸出現,最後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地球。

難怪地表儲水量越來越少,最新發現,地球內部正“吃”海洋!

而我們知道,地球其實也可以被稱作為水球。因為地表面上有超過百分之70的區域都是海洋,只有很少的地方才是陸地,水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正是這些海洋的存在,地球上才會擁有更多的生物,很多海洋生物生存在大海之中,為地球增添了一份生氣。然而,最新發現地表水量越來越少,是因為地球內部正“吃”海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難怪地表儲水量越來越少,最新發現,地球內部正“吃”海洋!

全世界地表水儲量為24245萬億立方米,只佔全球水總儲量的1.75%,剩餘一大部分全部都在海洋和地下,科學家認為,在地震多發的俯衝帶中,會造成地球構造板塊之間的相互碰撞,導致大量的海水被拖入地球的內部,而當地球的構造板塊在此下潛時,它們將拖入地球內部的水量是之前預想的三倍。科學家利用馬裡亞納海溝地震傾向俯衝帶的探測,估算出多少水被融入深入地表深處的岩石中,俯衝帶每百萬年將30億太赫茲的水拉入地殼,水儲存在礦物的晶體結構中,在海溝深處近11千米時流速會減慢,這將表面岩石中充滿水的裂縫和水合礦物,這些礦物會鎖住水晶中的水,研究人員認為,該發現對於理解地球的深水循環具有重大影響,地球表面下的水可以促進火山的岩漿的發育,並且可以潤滑斷層,導致地震更容易發生。所以看完之後你懂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