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人山人海,折射出國看病的無奈

近日,一段北京某醫院的“搶號視頻”在網絡熱傳,再度引發人們對“看病難”問題的擔憂。優質醫療資源匱乏的現狀,以及《我不是藥神》中反映的進口藥可及性問題等,讓部分患者無奈選擇出國看病。

醫院人山人海,折射出國看病的無奈

中國大醫院的“戰時狀態”和美國醫院的井然有序

從這段時長約10秒的視頻可以看出,門外天還沒亮,醫院大門剛一打開,在門口等候的人們便蜂擁而入,奔跑著衝向掛號處,其間夾雜著“快點、快點”的叫嚷,場面十分混亂。後有媒體調查發現,視頻內容並非出自北京這家院,是長沙某知名三甲醫院開展零點掛號服務時的掛號場景。

儘管視頻存在張冠李戴之嫌,但在全國很多地方,大醫院號源“秒光”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患者不得不在凌晨三四點開始排隊搶號。如今,許多大醫院正通過推進網上預約、增加窗口和自助機等途徑,試圖改善這一狀況,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優質醫療資源匱乏才是癥結所在。在這樣的現狀下,“搶號”情況仍無法從根本上得到緩解,一些患者甚至不得不遠渡重洋出國看病。

正因如此,視頻甫一發布便引起熱議,觸發了廣大網友對“看病難”現狀的不滿情緒。由於中國優質醫療資源緊缺且分佈不均,大城市的大醫院常年處於“戰時狀態”,大專家“一號難求”,好不容易掛上號,真正看診時間不過幾分鐘,醫患難以進行全面詳細的問診、交流,診療不規範的情況也因此普遍存,醫療體驗更無從談起。

反觀美國,因優質醫療資源相對豐富且分佈均衡,患者完全沒必要扎堆到少數幾家知名醫院,只需要就近看病。美國有著健全的分診、預約制度,專科醫生花在每個病人身上的時間更多,看一個患者常常超過半小時,對病情瞭解更透徹,診療方案也相對更嚴謹。在醫療的規範性上。在美國,診療過程標準化、規範化、透明化,多學科協作(MDT)十分普及,特別是對於腫瘤,所有案例必須進行多學科討論(Tumor Board),綜合制定最佳治療方案。美國精準醫療理念也引領世界,早已深入人心。美國醫療還十分注重人文關懷,醫療服務全球領先,就診環境,隱私保護等方面也存在明顯優勢。許多患者因此選擇出國看病。

此外,在新藥物、新技術等方面,與美國的差距仍十分明顯,這也是患者出國看病的重要原因。例如,國內抗癌新藥通常要比美國晚3-5年甚至更久。在癌症治療方面,美國各類靶向療法、免疫療法層出不窮,這在癌症5年生存率方面得到了直觀體現。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為30%左右,而美國達到了70%~80%。

漢鼎好醫友:整合中美優勢,普惠中國患者

這並不是說中國醫生水平不行。中國醫生接診患者多,對於一些疾病臨床經驗更豐富,在不少高難度手術方面,並不比國外醫生差。能在國內花更少的錢接受高水平的醫療服務,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但當前國內的醫療條件,讓一些人無奈地走上了出國看病之路。

因此,癌症患者不妨把目光投向海外,聽聽美國專家的診療意見,情況或許會柳暗花明……然而,受個人身體、經濟、家庭情況等因素限制,遠渡重洋出國看病困難重重,還要與中介機構“鬥智鬥勇”。回國後,還要面臨後續治療無保障等諸多痛點。

隨著“互聯網+醫療”的發展,這一切有了轉機。漢鼎好醫友創始人Henry Huang表示:“中美醫療其實各有所長。我們希望在中美兩國醫療機構之間搭建起一架溝通的橋樑,整合中美醫療資源,共同造福中國患者。”隨著國家藥品審批改革及藥價醫保談判的深入,藥品可及性問題將不再是“攔路虎”,國際遠程醫療將迎來更廣闊的前景。

醫院人山人海,折射出國看病的無奈

(漢鼎好醫友中美遠程會診現場)

據瞭解,漢鼎好醫友是上市公司漢鼎宇佑(300300SZ)控股跨境醫療平臺,在美國擁有官方醫療營業執照,與美國各大頂尖醫院保持良好合作關係,直接簽約美國各領域權威專家近萬名;在國內,已與200多家三甲醫院共建“好醫友國際醫療中心”,患者最快只需24小時,即可預約到美國權威專家會診,獲取前沿診療方案,並在當地醫院落地治療,美國專家後續隨訪,實時跟進治療情況。

在漢鼎好醫友的努力下,這項“高大上”服務在部分城市已進入了當地醫保,漸漸普惠。

確有必要時,患者還可通過漢鼎好醫友便捷赴美轉診。治療回國後,再返回當地醫院與美國主診醫生遠程隨診並接受後續治療,有效解決了中美診療“斷檔”的出國看病痛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