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解讀系列一: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

大家好,我是默羽,請支持原創。歡迎大家指點我寫得文章,希望能得到大家好的建議和真摯的評論。謝謝大家!

當今社會,有很多人迫於生活的壓力選擇逃避的態度,甚至以自殺草率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以為離開了這個世界,就可以躲開這個世間的紛紛擾擾。是這樣嗎?答案是“否”。

我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樣的痛苦和什麼樣的艱辛讓他們選擇早早結束自己的人生,又是什麼樣的重負讓他們放棄原來的生活。難道生活就是這麼不堪壓力?我們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為什麼就不能好好活著?我們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在《活著》這本書中,同樣有活著的艱難,只是書中這種活著的異常艱難,卻恰恰是活著的真正意義。

《活著》解讀系列一: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

《活著》的作者是當代作家餘華,在他的作品中,暴力敘事是餘華寫作的特點。他是以一種新的角度進行文學創作,給讀者以新鮮感,同時暴露出人生的一種殘酷,冷漠和血腥。這和作者經歷了多次運動給他帶來的窘迫不幸是相關的。

好了,介紹完這本書的基本情況和作者概況,那麼下面我就為你詳細講述書中內容。

第一個重點是,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

第二個重點是,為什麼活著是絕望的不存在?

第三個重點是,為什麼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活著》解讀系列一: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

好,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重點內容: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

這是一個歷經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福貴一生坎坷的人生經歷。這個地主家的少爺嗜賭成性,從一個衣食無憂的紈絝子弟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福貴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一路跟死亡擦肩而過。後來被解放軍所俘虜,等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此時女兒已不幸變成了啞巴。

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依次上演。妻子家珍因患有軟骨病而幹不了重活,一家人貧困的生活著。兒子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被拉去輸血,最後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與校長介紹的城裡的偏頭二喜喜結良緣,產下一男嬰後,因大出血死在手術檯上,而鳳霞死後三個月,妻子家珍也相繼去世。女婿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生活十分艱難,就連豆子都很難吃上。福貴心疼便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生命裡難得的溫情被這一次次的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下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活著》解讀系列一: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

人生一世,變化莫測。福貴有著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一生,是富家子弟時,不務正業,吃喝嫖賭;家產輸光時,父親離世,妻兒離開;重新開始時,被掠去打仗,槍林彈雨;重回正軌時,一點點變老,親手送走一個個親人。福貴雖然不幸,但他卻能從容相對,家道中落時,他想著“先有雞,再有羊,羊再成為牛”,生活艱苦,卻有妻兒陪伴,有最幸福的笑顏,生活雖苦,但福貴的心裡卻是吃蜜般甜。

福貴承受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巨大苦難,他在失去了所有的親人的悲痛下,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下,仍然樂觀豁達地活著,曾經渺小而軟弱的福貴在苦難面前卻表現出了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堅強樂觀的活著。福貴消解這些苦難的方法就是忍耐。正是因為忍耐,福貴才得以存活。

福貴的悲愴遭遇讓人同情,令人嘆息。嘆息之餘卻又有了對福貴在苦難悲慘生活中的那種越活越堅強的敬佩之情。他用忍耐和自己堅強的意志承受住了巨大的苦難帶給他的考驗,這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去反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