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對「世界和平」爲啥那麼重要?

【歐洲時報修修綜編報道】7月16日,普京和特朗普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進行會晤。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之間的首次正式會晤。

受到美國國內有關俄羅斯干預大選和“通俄門”調查等影響,特朗普2017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後,直到去年7月的德國漢堡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才和普京進行了第一次會晤。

之後在去年11月,特朗普和普京在越南峴港參加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再次見面。這次,兩人只做了簡短交談。

今年3月,在一次與普京通話時,特朗普提議兩國總統會晤。此後,特朗普也在不同的場合提到了這個想法。

但直到上個月,普京訪問奧地利之後,美俄領導人會晤才有了新進展。

6月5日,普京正式訪問奧地利後,向奧地利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茨提出,希望奧地利可以成為他和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的2018美俄會晤舉辦地。

奧地利政府也給予了積極回應,表示這是對1961年冷戰時期當時新當選美國總統 J.F. 肯尼迪( John F. Kennedy)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 Nikita Khrushchev)當時在維也納會面的一次有歷史意義的回應。

1961年的6月3日到4日,44歲的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充滿魅力,他和當時的蘇聯領導人、67歲的赫魯曉夫在維也納舉行“美蘇峰會”,開啟了冷戰時代的新遊戲局面。

除了125個字的聯合聲明,這次會晤似乎並無所出。

可是,隨即出現的柏林牆的建立和古巴導彈危機,卻默默地彰顯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仍然存在著的、對彼此深深的不信任。

儘管如此,後來的歷史學家分析表示,這次維也納峰會對於避免終極災難,仍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雙方都在維也納看到了地獄的幻影,他們看到了核戰爭導致的世界毀滅”,奧地利的路德維希·波爾茲曼戰爭後果研究所負責人和《維也納峰會1961》(Der Wiener Gipfel 1961)的作者之一斯特凡·卡納(Stefan Karner)如是說。

1962年,柏林牆被建了起來,古巴導彈危機把世界帶到了核戰爭的邊緣。

儘管如此,如果沒有美蘇雙方在維也納峰會上建立起來的微弱的信任,雙方互射核彈頭將難以避免,“古巴(導彈危機)的走向將會非常不同”,卡納後來這麼說。

“可以說,冷戰的結局可能會非常糟糕,對於冷戰,維也納最大的貢獻,就是沒讓它變成一場‘熱戰’!”

“在維也納峰會上達成的一個共識,一直持續到了冷戰結束:那就是,無論局勢多緊張,彼此溝通的可能性是始終存在的”,卡納說。

當時,約有1500名記者在維也納報道了這次會晤。

對於奧地利而言,這是對它在美蘇兩大陣營裡中心位置和中立地位的認可。

在隨後的歲月裡,維也納成為了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各大國際組織辦事處的所在地,許多政治家和觀察員都認為,這需要歸功於1961年6月的這次維也納峰會。

這次普京和特朗普的會晤,根據此前塔斯社的報道,原本克里姆林宮是想選在維也納舉行的,這的確是對1961年維也納峰會一次有歷史意義的回應。

然而……昨晚有一場不能錯過、必須留在莫斯科出席的世界盃決賽。

芬蘭與俄羅斯有著漫長的邊境線,從莫斯科飛往赫爾辛基的所需時間比飛維也納要少一個小時左右,對普京來說交通便利。

所以,無論昨晚普京決定要為俄羅斯成功主辦本屆世界盃慶祝到多晚,飛赫爾辛基都可以給他多留一個小時狂歡的時間。

當然,特朗普11日、12日兩天在布魯塞爾出席北約峰會,之後啟程訪問英國。剛剛見完梅姨、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還打了場高爾夫的特朗普,就在赫爾辛基不到3小時飛行距離內。

此外,芬蘭與俄羅斯和美國雙方都關係良好。過去一年裡,美俄副外長級會談和美俄最高軍事指揮官會談都在芬蘭舉行,今天舉行的美俄領導人會晤延續了芬蘭主持東西方對話的傳統。

從歷史上來看,赫爾辛基已經多次見證了美蘇、美俄關係的轉變。1975年,美蘇領導人在這裡簽訂《赫爾辛基協定》;1990年,時任美國總統老布什和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這裡會面;1997年,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也在此會晤。

不僅是地理上距離更近,赫爾辛基市長Jan Vapaavuori也表示,此次峰會更能證明赫爾辛基能在短時間內全力以赴,有效、成功地舉辦大型活動。

會晤期間,美俄關係現狀、烏克蘭和敘利亞局勢,是否延續對俄製裁、是否承認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軍控、俄對美髮動網絡攻擊,甚至中國等等,都是特朗普和普京討論的問題。

儘管如此,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歷史意義出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世界外交之都”的地位,數十年來對世界和平所做的貢獻,依然無法撼動。

7月6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維也納出席伊核問題外長會。會議由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主持,伊朗外長扎裡夫、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法國外長勒德里昂、德國外長馬斯、英國外交國務大臣伯特等出席。

不妨試想一下,如果今天普京和特朗普的“破冰”之會,真的像一個月前說的那樣在維也納召開,那16日的維也納或許將全城戒嚴,大家出門恐怕都會受到影響。

其實,生活在維也納這座“世界外交之都”,這一切,你我都必須學會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