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便利購:日均訂單量超過30萬,復用1000多個前置倉

每日優鮮便利購:日均訂單量超過30萬,複用1000多個前置倉

每日優鮮便利購CEO李漾

2017年下半年,無人貨架作為搶佔辦公室新消費場景的創業項目高調入場,快速的融資速度,瘋狂的擴張速度讓這個賽道火得發熱。然而,在經歷了不到一年的野蠻生長和瘋狂擴張後,無人貨架項目迅速轉冷。目前各玩家發展狀況到底如何?

無人貨架是一門“看上去很美”的生意嗎?

相比於很多辦公室無人貨架項目,每日優鮮便利購是一個異類,作為每日優鮮分拆的子公司,它在4月底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已經覆蓋25座城市,員工2500人,日訂單量突破30萬,超過去年12月4倍。從便利購方面瞭解到,目前便利購單個點位的平均覆蓋人數在100人以上,轉化率在10%以上。便利購方面同時強調,相比無人貨架的點位數量,其更注重的是點位質量。

而據行業資深人士透露,目前在這一行業,單個點位的平均轉化率通常在5%左右。

從用戶角度來說,對於零食、飲料這類標品,購買時會考慮的因素無非價格和便利性。如果價格一樣,甚至更低,走十幾米就能在貨架上買到的可樂就沒必要非去樓下的7-Eleven。

從行業角度來說,以無人貨架切入辦公室場景僅僅是第一步,這一市場的價值剛剛開始真正顯現。隨著智能貨櫃的逐步應用,更多場景將與無人零售產生化學反應。

在李漾看來,與沃爾瑪、家樂福這種商圈級零售,和711、羅森、全家這種社區級零售相比,無人零售屬於建築物級零售,由於這種模式的顆粒度更小,決定了它的商品供應鏈服務要比原來做的更細,即在有限的體積下,貼近客戶需求,同時創造出最大的銷量,這就對企業在能力模型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時,李漾認為,由人、店、貨、倉四大要素組成的零售行業,是一個木桶效應很強的行業,一家公司是不是能夠跑出來,不是看他的長板是不是夠長,而是看他是不是能快速補上短板。

“每個人都是拿著一兩張牌進到這個領域來的,你首先要把已有的牌換成好牌,保證有長板,同時要把那兩個沒有的牌抽出來並補短板才能贏,所以就看誰找牌的速度更快、誰打牌的能力更強。” 李漾說道。

每日優鮮便利購:日均訂單量超過30萬,複用1000多個前置倉

1000多個前置倉

無人貨架的邏輯或許就在於,省下便利店收銀員的人力以及店鋪的租金、水電等成本,然後付出一定的補貨配送成本,通過離用戶更近的貨架提供更具細顆粒度的零售服務,挖掘並獲取流量價值。

每日優鮮便利購CEO李漾不止一次提到,“無人貨架最大的價值是建築物級的零售生意,零售價值是根本”。

整個無人零售未來會走向何方?我們不得而知,但在李漾的眼中,每日優鮮便利購未來作為一套建築物級零售的基礎服務設施,其中所能延展的空間巨大。

每日優鮮根據訂單密度在商圈和社區建立前置倉,覆蓋周邊半徑三公里,而便利購則複用了每日優鮮的前置倉,從而讓商品離用戶更近。

憑藉每日優鮮的前置倉冷鏈物流體系,便利購能夠把商品配置到目前每日優鮮在全國20個城市的1000多個前置倉,實現更為靈活和及時的配補貨。這也是便利購在無人貨架領域的顯著優勢之一。

除了複用供應鏈和前置倉外,便利購也會根據不同點位的補貨係數和補貨頻次進行補貨,通過這些手段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補貨效率。

李漾提到,配送成本在便利購的運營總成本中佔比較小。便利購貨架的補貨集中在工作日,每日優鮮的訂單配送則是在週末進行。

因為便利購會出售很多保質期較短的食品,如水果、酸奶等,因此需要做到一日一補甚至一日多補。大概節奏是,配送員在上午給自己負責區域內的點位補一遍貨,中午到下午會給一些銷售特別好的點位再次補貨。

由於各個站點配送時間不同,不同區域的配送員基本上都會有自己的時刻表。補貨的地點基本都在同一個站點周邊,配送員已經熟悉瞭如何規劃路線,可以用經驗和數據共同提升效率。

李漾特別提到,配送員會把優先完成工作作為目標,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比如,遇到電梯出故障停運或有的物業不允許配送員用客梯的時候,配送員就會爬樓梯去補貨。即便是酷暑,也會有配送員搬著十幾斤的補貨箱子爬樓梯的情況。相應地,便利購也會在前置倉為配送員提供酸梅湯、綠豆湯、西瓜、藿香正氣水等食品、藥品。

智能貨櫃覆蓋更多場景

自無人貨架出現以來,盜損問題一直困擾著各家公司。不過,據李漾介紹,便利購自2017年6月上線以來,盜損率一直控制在較低的水平。

李漾談到,便利購的點位拓展原則主要包括:

一、辦公人員規模要在50人以上;

二、點位要設置在非對外開放企業裡;

三、貨架要放置在可產生消費區域,不允許放在電梯間、會議間等人少、封閉、缺乏監督的地方。點位進駐後,會有督察組對銷售額排在最後100名的點位所在公司進行抽查。

此外,便利購最近與騰訊雲達成了戰略合作。目前,便利購已開始在部分城市試點視覺識別智能貨櫃,通過科技賦能進一步降低盜損率,並通過對購物流程和購物步驟的優化持續提升用戶體驗。

“認知決定佈局,行動決定終局。”是李漾經常在內部講的一句話,“在智能貨櫃這件事上,我們每天都在進行識別率、應用場景和穩定度的測試,甚至整個算法平臺的搭建,我們在基礎功能上花了很長時間來做能力研發。”

技術的加持是無人零售領域的加速器,這將建立在供應鏈的精細化打磨的根基之上。便利購殺出重圍並且持續進化,與每日優鮮的主業生鮮電商業務息息相關。每日優鮮的供應鏈、倉配物流體系與便利購複用,很大程度上攤薄了便利購的運營成本。反過來,便利購也可以利用廣佈的點位為主商城導流。

按照李漾的計劃,便利購未來將是一個建築物級的流量入口,這就是生態的意義。“每日優鮮有三年的冷鏈基礎,所有的微倉都是一個腳印一個腳印跑出來的。”

據瞭解到,便利購智能貨櫃是便利購和騰訊雲、海爾商用冷櫃共同合作推出的,結合了騰訊雲的人工智能科技優勢和海爾的冷鏈設備製造優勢。由於是批量採購,貨櫃的成本較為可控。

每日優鮮便利購:日均訂單量超過30萬,複用1000多個前置倉

在操作上,用戶只需要進行掃碼開櫃和取物關門兩個簡單操作,就能通過自動結算完成“即拿即走”的購買過程;這種模式也進一步降低了便利購智能貨櫃的運營成本。同時,便利購還能以貨櫃為載體拓展新的服務場景。目前,便利購已跟中國聯通達成戰略合作,便利購的貨櫃會逐步進入聯通的營業廳。

當被問及無人零售未來如何實現盈利時,李漾介紹,隨著單個前置倉覆蓋的點位數越來越多,配送成本也會降低,有利於實現盈利;而要提升單點營收,需要用豐富的品類持續帶動用戶復購。

在李漾看來,依託於每日優鮮的協同效應,便利購擁有完善的品類供應鏈,而且每日優鮮在全球有很多直採基地,涉及產品包括智利的車釐子和藍莓,以及國內的荔枝和草莓等,這些都助推了便利購的發展。同時,每日優鮮成熟的冷鏈前置倉模式也能幫助便利購更好地運輸生鮮品類,實現高效靈活的配補貨及品類調整。

“零售是小火燉雞湯的過程,越燉越香,來不得半點揠苗助長。”李漾很清楚,無人零售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穩紮穩打。“風口能讓我們跑得更快,但更重要的,是無論在不在風口,都把用戶的每一個需求做透。”

免責聲明:非本平臺作品如涉版權等問題,請攜版權儘快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並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僅供讀者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