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学子:隆回探访凿花老手艺

邵阳日报新指媒(文图孙友平、耿妮娜;编辑石世桢)花,种在地里,有了生命;画在纸上,展示绘画艺术。但在刘伍成师傅的眼中,花,在凿刀下会更显灵动。

2018年7月8日,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赴隆回县八都凿花非遗文化调研团成员,通过“走访、观摩、实操”方式,探访了凿花老手艺。

刘伍成师傅今年80岁,20岁起师从岳父学习八都凿花,50余年习艺孜孜不倦,50余年展艺一丝不苟;2009年,刘伍成成为隆回县八都凿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刘伍成向同学们展示了“喜鹊套莲花回龙窗”“莲花冬瓜窗”“梅花冬瓜窗”等原创优秀作品;学子们看得应接不暇,纷纷感叹凿花艺术的神奇。

在八都凿花手工坊,刘伍成师傅详细介绍了凿花工艺流程。

同学们了解了凿花主要使用的工具:锤子、钉子、自制蜡板、凿纸模板,凿子(圆凿、直凿、V形凿、十字凿、S形凿等)等十余种。

在这里,一块黑色的板子,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刘老师热情地介绍起刻板,刻板的原料是用香油、未烧之前的香灰、提炼好的羊脂油、白蜡、以及冷却的碳灰等,按一定数量配比搅拌而成。

刻板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凿纸完成后在刻板上会留下许多凿印,可用木制三角形刮刀刮蜡板,蜡板即刻恢复原有的平整度,以便下次使用。

材料主要是用五色金银纸,可同时制做20张左右凿花。

八都凿花,属于梅山文化元素,是一种神秘古朴的民间原始文明文化形态。

在接下来的几天,学子们将在实操创作上深入学习。

邵阳学院学子:隆回探访凿花老手艺

上图:邵院老师(右)采访八都凿花传承人

邵阳学院学子:隆回探访凿花老手艺

上图:八都凿花传承人优秀作品——莲花冬瓜窗)

邵阳学院学子:隆回探访凿花老手艺

上图:八都凿花传承人刘伍成介绍工具。

邵阳学院学子:隆回探访凿花老手艺

上图:邵院师生和传承人,展示八都凿花作品

邵阳学院学子:隆回探访凿花老手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