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銀行不良貸款增速遠超淨利潤增速 無實際控制人?

長沙銀行不良貸款增速遠超淨利潤增速 無實際控制人?

2018年5月29日,長沙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沙銀行”)通過證監會的過會審核。

從數據來看,長沙銀行過去幾年發展良好,2017年,長沙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21.28億元,同比增長20.79%,淨利潤39.85億元,同比增長22.54%。過去幾年,資產總額每年增長近千億元。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資產總額分別為2853.66億元、3835.05億元和4705.44億元。

據長沙銀行財報顯示,2017年吸收存款3366.41億元,同比增長23.14%;發放貸款和墊款淨額1495.25億元,同比增長30.05%。而且各項指標也符合監管標準,截至2017年末,流動性比率34.36%、存貸款比例43.61%、不良貸款率1.24%、撥備覆蓋率260%,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例4.42%,最大十家客戶貸款比例31.48%。

儘管從數據上來看,長沙銀行總體發展情況不錯,但《中國基層網財經》仔細閱讀其《招股說明書》後發現,該行不良貸款金額增長迅猛,過去幾年不良貸款增速遠超淨利潤增速。另外,該行在《招股書》表示無實際控制人,其保薦機構被證監會要求說明該認定的依據。

不良貸款增速遠高於淨利潤增速

《招股說明書》中長沙銀行對不良貸款金額只披露到了2017年9月底。

但《中國基層網財經》閱讀根據該行2017年年報顯示後發現,長沙銀行2017年實現淨利潤39.85億元,較上年增長7.33億元,同比增幅為22.54%。但是該行不良貸款由年初的14.12億元增長至年末的19.09億元,猛增了4.96億元,同比增加了35.19%。

此外,2014年,長沙銀行淨利潤和不良貸款金額分別為23.93億元、9.42億元。2017年,公司上述數據分別為39.85億元、19.09億元,相對於2013年數據增幅分別為66.53%、102.65%。不良貸款金額增幅遠超淨利潤增幅。

長沙銀行不良貸款增速遠超淨利潤增速 無實際控制人?

長沙銀行不良貸款增速遠超淨利潤增速與其房地產貸款佔比高有一定的關係。

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從行業分佈來看,截至2017年9月30日,長沙銀行的貸款業務排在前五位的行業為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房地產業。前五大行業貸款餘額為831.42億元,佔對公貸款(不含貼現)的比例為76.98%。

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長沙銀行房地產行業公司貸款餘額76.94億元,佔公司貸款總額的7.12%,不良貸款率2.11%,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餘額138.85億元,佔個人貸款總額的34.46%,不良貸款率0.09%。由此可見,房地產貸款在長沙銀行的貸款總額中佔比較大。

從2014年起,國家刺激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密集出臺,2014年取消商品房限購,2015年鼓勵居民購房,2016年初房地產市場進入“去庫存”階段,因此大多數城市的房地產價格出現一波快速上漲。

在政策的刺激下,長沙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商品房銷售額呈快速增長並屢創新高。2017年長沙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489.69億元,同比增長了18.2%。商品房銷售額1736.74億元,同比增長了4.5%。同時,與房地產相關的信貸業務也跟著水漲船高。

然而,從2016年末開始,國內多地重啟限購政策,國家房地產行業政策的重新調整給國內房地產行業帶來了許多不確定因素,造成借款人還款能力下降,這給在房地產貸款上一路高歌猛進的長沙銀行帶來了很大影響,貸款質量明顯下滑。

數據顯示,2014年到2017年,長沙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9.42億元、11.43億元、14.12億元和19.08億元。不良貸款餘額隨著貸款總額的增加而呈逐年增加。

無實際控制人?

除了不良貸款快速增加外,長沙銀行關於無實際控制人的表述也備受關注。

長沙銀行在《招股說明書》中這樣表述:本行不存在控股股東,不存在實際控制人,本行第一大股東長沙市財政局持有本行6.59億股,佔該行總股本的21.40%,報告期內,本行股權結構較為分散,任一股東持股比例均未達到法律規定的控股股東要求,且任一股東依其持有或者通過一致行動關係合計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均不足以對本行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

從表述中可以瞭解到,長沙銀行的任一股東持股比例確實均未達到法律規定的控股股東要求,但長沙銀行的股權結構也算不上較為分散。

長沙銀行不良貸款增速遠超淨利潤增速 無實際控制人?

由上面的持股情況可以看出,第一大股東長沙市財政局持有21.4%的股份,而其他單一股東持股均未超10%,與第一大股東存在較大差距。

在該行過會前,證監會就已對此問題提出質疑,並要求長沙銀行結合董事會和高管聘任等方面,說明公司認為公司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依據是否充分,以及公司目前股權架構和認定的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對發行人經營穩定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