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又一個千億級藍海,死磕不良資產

東南亞的不良資產率屢創新高,終於有人出手救火了,雖然只是螳臂當車。

東南亞又一個千億級藍海,死磕不良資產

東南亞不良資產的藍海市場

在幾個月前,7點5度獨家專訪了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大數據徵信初創企業Credolab(點擊看企業專訪),這家成立於2016年1月的公司通過對用戶的手機信息足跡進行行為分析,幫助銀行、消費金融機構和基於手機的互聯網金融機構加強風險控制。而最近,通過Credolab的介紹,我們找到了一家專門做不良債回收的企業——AsiaCollect。2016年10月這家公司在越南推出了第一個運營中心,後來到了菲律賓,今年4月正式進入印尼市場。

7月16日,AsiaCollect宣佈剛剛在越南談下了第一單買賣,收購了越南一個消費者不良資產組合,價值650萬美元。

不良資產也可以買賣?沒錯,只要找到合理的投資價值,不良資產不但可以買賣,還是一門非常好的生意。

首先,我們先解釋一下什麼是不良資產(NPL),NPL一般指的是不能按預先約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貸款,可以分為次級、可疑、損失類貸款幾個不同等級,超過90天的統統被稱為NPL(不良),而2-90天逾期的則屬於SML級別(可疑)。

而銀行定期會把自己的次級、可疑、損失類債權等按照一定比例打包在一起組成不良資產包,再以一個很低的折扣出售這個資產包,具體的出手價格可以是資產包本身價格的一折或者兩折出售都有可能。如果能夠處理好這一個資產組合,AsiaCollect少說也能有30%的收益。

那麼,既然是買賣,就要談談進貨與出貨,類似業務到底市場有多大呢?下面我們用數據說話。

東南亞不良資產的比例創新高

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過了整整10年,而這段時間給了東南亞各國休養生息的空間,配合著中國這個大經濟體的崛起,東南亞各國就這麼默默地發展了整整10年。但是隨著發展,幾個主要國家的不良資產總量也節節攀升,下面我們來看看印尼和越南兩國的不良資產情況。

印尼:

印尼銀行業的不良資產的體量一直在增加,2017年6月不良貸款額達到101億美元(不良貸款率為3%,自2013年以來這個比率幾乎翻了一番)。

東南亞又一個千億級藍海,死磕不良資產

印尼10年來的不良資產體量與比例(單位:十億印尼盾)

越南:

越南作為社會主義國家,這些年以政策為主導的貸款頻頻出現,導致了不良貸款率不斷上升,在2012年越南房地產經濟泡沫爆破之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截至2017年底,雖然從下面的數據看越南不良貸款率逐年下降到了2.3%,但加上已經出售給越南資產管理公司(Vietnam 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 )的不良資產,那這個比例將會高達8%。這家越南資產管理公司成立於2013年,吸收了來自越南多家銀行90多億美元不良貸款。然而,怎麼處理這些不良資產,對於VAMC來說還是個相當頭疼的問題。

東南亞又一個千億級藍海,死磕不良資產

越南近年來不良資產體量與比例(單位:十億越南盾)

通過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來,印尼和越南兩個國家都存在著龐大的不良資產市場,但既然有這麼一個"藍海",為什麼市面上的玩家卻還沒有大範圍進入這個領域呢?

需要的能力和麵對的壓力

一.政府暫時沒有打開大門

為什麼印尼與越南的不良資產多年來高居不下?首先,兩個國家的銀行業的情況比較相似,從體量上來說,大部分資產(包括不良資產)都集中在國有銀行裡面,政府對國有銀行怎麼處理NPL的規定有明確的規定,在越南由越南資產管理公司統一處理,而在印尼,政府對國有銀行有額外的規定,即不能以打折的價格出讓不良資產包。強制的國家監控讓小玩家,甚至是國際巨頭都無法深入這兩個市場。

不過,有報告指出,印越兩國的NPL即將達到臨界點,這個點一到,兩國的政府很可能對外開放買賣渠道,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片不良資產交易的"藍海"。

近期來看,類似於AsiaCollect這樣的企業,暫時可以服務一些非國有銀行和金融機構,找到一片小天地,並且可以於藍海市場提前佈局 。

二.能買,還得會賣

倒賣不良資產包絕對是一個技術活,根據網絡數據,印尼在未來的5年裡有價值150億美元的不良資產包等著被回收,而到底資產包被回收後,應該怎麼處理呢?

純靠催收很可能是吃力不討好,印尼在一個"2018 Collection Complexity Score and Rating"的評選報告裡面被列為全球催收最困難的國家之一,所以單純的二次催收未必是最有效的出貨方式。

根據國際金融運作慣用的手法,目前消化不良資產的方法一共有四種方法,包括債務追償、債權轉讓、以物抵債、債務重組等方式對受讓債權等資產進行清收處置,獲取投資的收益。

這裡面需要許多知識點和渠道,並且分為兩種:有抵押物與無抵押物的不良貸款。

先說有抵押物的,如果抵押物是貶值品,那就立刻拍賣或轉手,前提是能保證收益,因此有效的出手渠道很重要;如果是增值物,如證券或者房子等,那就可以等到一個合適的時機再出手,市場環境好的話往往能創造不錯的回報;而如果抵押物是一家工廠或者公司,那就屬於資產重組的範疇,可以包括債券置換,債轉股,重新注資等方法將抵押物為自己所用。

如果是像小額消費金融這種沒有抵押物的貸款,那麼方法就是自己擁有比銀行更高效率的催收(債務追償),從中賺取差價,又或者是直接找下家再打包出售掉。前文提到的AsiaCollect的目前就屬於這一類,專們針對沒有抵押物的消費者金融。

從去年百家現金貸搶灘印尼乃至東南亞市場,在當地做了一系列的市場測試和市場教育以後,可以看到一些在產業鏈條上的初創企業開始出現,並且慢慢完善東南亞的金融體系。我們相信在中國頭部形成而屌絲已歇火的情況下,東南亞將會成為互聯網金融下一個五年的主戰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