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飲食應注意五個字——「宜涼不宜熱」

血小板太低,病人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現象,皮膚紫癜,齒齦出血,鼻衄,女性月經過多,甚至影響生育,確診病情後,積極治療最為關鍵。而日常生活中,除了治療,患者最先想到的就是食補的問題,吃什麼可以提升血小板數值?我國著名的中醫血液病專家胡桂生教授說,在日常飲食方面患者選擇食物,宜涼不宜熱:

血小板減少飲食應注意五個字——“宜涼不宜熱”

①血小板數值較低的患者,入口食物宜軟易消化,尤其是有消化道出血的現象,應給予半流質或流質飲食。

②脾虛病人可以適當多吃些肉,蛋類,禽肉類食物,但不宜過度溫補。

③適當多吃些蔬菜水果,綠豆湯,蓮子粥,蓮藕等涼性食物,忌食魚蝦蟹腥味等發性食物。

血小板減少飲食應注意五個字——“宜涼不宜熱”

胡桂生教授推薦三個適合血小板減少患者的食療方:

①花生衣

每日吃120~180g帶衣花生,或用花生衣30g,紅棗10枚,水煎服,每日1劑,5~7日為三個療程。本方有促使血小板升高的作用。

血小板減少飲食應注意五個字——“宜涼不宜熱”

②大棗粥

大棗,粳米。共煮粥,每日早晚服用,久服效佳。本方有益氣養血之功。

血小板減少飲食應注意五個字——“宜涼不宜熱”

③二鮮飲

鮮茅根(切碎),鮮藕20(切片)。煮對常飲,每日4~5次。本方有涼血養陰,消瘀止血之功。

血小板減少飲食應注意五個字——“宜涼不宜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