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他拄著拐杖,將烏拉圭的夢想丈量

足球世界,有時候不止是成王敗寇才能去形容一個人的成就,同樣也不止是冠軍才能與偉大掛鉤。當一個人或者一支球隊目標堅定矢志不移的時候,無論取得怎樣的結果,過程都是無悔的。只有340萬人的烏拉圭,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追逐的夢想,而他們的教父塔瓦雷斯,拄著柺杖將這個國家的足球夢想丈量。

「世界盃」他拄著柺杖,將烏拉圭的夢想丈量

頭微微地偏向一側,無論什麼問題他都會耐心地聽完。然後,他再逐字逐句地回答,有的時候中間會夾雜著一兩秒鐘的停頓,那是他在思考怎樣表達才更為合適。這是烏拉圭主帥奧斯卡-塔瓦雷斯面對世界的方式。本屆世界盃32強主帥當中,年齡最大的就要算是71歲的塔瓦雷斯了,這已經是他第四次帶領烏拉圭參加世界盃賽,第一次甚至要追溯到28年前的意大利之夏。在烏拉圭足壇,塔瓦雷斯享有絕對的威望,所有人對於他都是絕對尊敬,他是烏拉圭足球復興的頭號功臣。

「世界盃」他拄著柺杖,將烏拉圭的夢想丈量

很難想象,這位老人是帶著病痛的折磨在統帥三軍。早在2016年百年美洲盃期間,人們就發現他有時候只能坐在電瓶車上,有時持手杖出現,塔瓦雷斯稱,這只是慢性的神經病變,“慢性病而已”。然後,在世界盃首戰烏拉圭與埃及的比賽裡,我們看到塔瓦雷斯拄著柺杖在場邊指揮若定,在球隊訓練比賽的大部分時間裡,他都是坐在那裡。只有當球隊進球的時候,我們才會看到塔瓦雷斯忘情地站起來慶祝——這樣的畫面讓人敬佩。

「世界盃」他拄著柺杖,將烏拉圭的夢想丈量

而更讓人敬佩的是塔瓦雷斯的履歷,早年後衛出身的塔瓦雷斯,32歲退役後短暫當過老師,1980年才拾起足球教鞭,但即使他沒有當過老師,也會因其為烏拉圭足球所做的突出貢獻而被譽為“導師”。在1988年首次接掌國家隊時,就有意改變飽受詬病的粗野踢球方式,他在1989年率隊奪得美洲盃亞軍,淘汰了馬拉多納領銜的阿根廷隊,但最終輸給東道主巴西隊。1990年世界盃,烏拉圭晉級16強,但八分之一決賽被意大利淘汰。然而沉迷於過去的烏拉圭足球始終無法尊重塔瓦雷斯的改革,他的首次執教無果而終。

「世界盃」他拄著柺杖,將烏拉圭的夢想丈量

此後塔瓦雷斯輾轉執教於俱樂部,直到2006年烏拉圭無緣世界盃之後,人們才再次想起他——他需要帶隊衝擊世界盃,還要改變烏拉圭足球。烏拉圭有著悠久的足球歷史,這意味著塔瓦雷斯的改革必然很漫長,但他承襲了烏拉圭人的堅韌與果敢,崇尚努力、秩序與紀律,力主改革,同時盡力提高技術水平。

「世界盃」他拄著柺杖,將烏拉圭的夢想丈量

毫無疑問,塔瓦雷斯的改革是成功的,2010年世界盃,他率領烏拉圭殺入了四強,一年之後,球隊捧起了美洲盃的冠軍,烏拉圭足球已經好久沒有收穫這樣的榮耀了。2014年和2018年,烏拉圭連續兩次闖入世界盃,重回南美強隊的位置,天藍軍團開始變得剛柔相濟,低調務實。

「世界盃」他拄著柺杖,將烏拉圭的夢想丈量

除了戰術上的革新,塔瓦雷斯還有自己獨特的哲學——

在遭遇傷病折磨的時候,他說:“當你不能衝刺跑的時候,那就慢跑,如果慢跑也做不到就走,實在不行還可以用柺杖,但永遠不要停下來站著不動。”

在帶隊面對法國隊之前,他說:“我們從沒有過距離自己的目標那麼近。”

每一場戰鬥之前,他都會說:我們懷有強烈的求勝欲,如果可以,那將在我們的履歷上填上偉大的一筆;如果沒有,我們就回家休息,準備迎接下場比賽。”

而在被法國隊淘汰之時,他說道:“法國隊踢得更好,更好的球隊配得上勝利。”

「世界盃」他拄著柺杖,將烏拉圭的夢想丈量

有時候,成功的方式不過是堅持自己,並且腳踏實地。從這個意義上說,塔瓦雷斯改變了烏拉圭足球,讓這個人口小國找回了遺失的足球夢想。或許人們不會記住失敗者,但失敗又如何去定義。在俄羅斯的土地上,烏拉圭人的足球已經足夠成功,塔瓦雷斯也以另一種方式讓世人銘記。

「世界盃」他拄著柺杖,將烏拉圭的夢想丈量

“一個人需要強硬,但又不失溫柔。”這是切-格瓦拉的話,它被掛在塔瓦雷斯的家裡,也是他管理烏拉圭隊的宗旨。有些事情,真的無法用勝敗去評定,它只與信仰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