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太積極,加薪成問題

加班太积极,加薪成问题

加班太积极,加薪成问题

對於一畢業就成為IT狗的我而言,加班或保持online狀態已是家常便飯。

我開完笑說,“工作這麼忙這是要當領導的節奏啊。”

“別提了…”

她突然抬起頭,一臉哭相,“老闆要求從下個月開始,每天加班至少晚8點後。還暗示近期有幾個提崗的名額,看大家表現而定。”

“表現?這明擺就指想加薪就得加班好不啦?!”朋友憤怒地往嘴裡塞了一大塊粉蒸肉。

其實加班談不上好或壞,主流媒體一般分兩派,一方大勢鼓吹“年輕人憑什麼不加班”,一方力爭“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才是王道”。

而我認為,這兩種都存在誤區,以至不少職場人工作多年仍深陷其中。

01

誤區一:

要不要加班從來就是偽命題

什麼叫要不要?當然取決於你的工作情況嘛

有三種人可以不必加班:

第一種人做事效率+效果都100分;


第二種人是有家有口,需要回去照顧;


第三種人是白天8小時足以應付(不太飽和的)工作量。

當我發現需要加班的時候,腦子裡通常只有兩個問題:

是工作量出問題?還是我效率出問題了?

OK,前者很好理解,拿IT行業來說,趕開發進度啊、特定時間版本升級啊,在所難免。

後者,依然圍繞“效率”這一老生常談的問題。

我目前瞭解到的,包括我自己公司在內,固定加班機制幾乎沒對效率起到任何幫助

,反而不少人以“留著加班做”為藉口,不斷稀釋8小時的節奏,生怕加班沒事幹臉上掛不住。

因為對有的人來說,“時間=努力”的錯覺根植於心,希望透過“把很多時間花在工作上”來展示責任感

但對有的人來說,下班時間就是Deadline,他們會想方設法地逼迫自己找到最有效的捷徑方法。

如同前日本麥肯錫資深合夥人山梨廣一的觀點——“想把事情做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準時下班。”

看你願意以哪種方式呈現自身價值了。

02

誤區二:

對強制加班深惡痛絕

像前面我朋友說的那樣,老闆要求每天加班甚至以“想加薪就必須加班”作為潛在條件。

大部分人內心都在say no對吧?然後呢?還得想辦法與現實握手言和。

兩個思路。

1、看公司文化

比如有人不加班就走Boss什麼反應?能否自己安排加班時間而非固定?績效是否與加班掛鉤?如果你確實不願意,代價是升職加薪的概率渺茫?或是被安排許多活兒讓你不得不加班?

這就需要你權衡自己的妥協程度。

2、額外學些的內容

有人說,我效率就是牛X、做事就是厲害,本來就不需要加班!制度有問題我還不能抗議?

真要如此,利用強制加班時間多看些業務內容、多學些專業技能也不是啥壞事嘛。多數人下班回家後癱在沙發上看劇吃雞刷抖音,一晚上就這麼過去了。

不如把bug變buff,好歹對得起自己的時間。

你又何必做老闆最討厭的那種人?

03

誤區三:

加薪與加班的關係

“可,不加班我就無法加薪啊。”

加班老闆會感動嗎——會。

加班了老闆一定會給你加薪嗎?——未必

也許老闆會在你加班到凌晨後發的朋友圈CBD夜景圖點贊;

也許他第二天早上會拍拍你的肩膀說“最近辛苦了”;

也許他開會時特意表揚你的辛勤。

然而,純粹看加班而給你加薪,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為99%以上的加薪,老闆最關心的是你的業績、你曾創造多少價值、未來能否創造更多。

職場終究是利益場,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非講感情

老闆鼓勵員工勤奮不假,但你天天加班只會讓別人覺得你的時間廉價。萬一成效還沒有顯著提高,你換位思考下——你要是老闆,你願意給這樣的加班買單麼?

怎麼說呢,在年輕時的當打之年,有體力、有精力、有衝勁,更多投入工作是好事。無論雞湯文讓你如何從容不迫享受生活,都無法改變踏入職場的黃金期就那麼6,7年的事實。

什麼叫黃金期?上升坡度最陡峭,投資回報率最高。

更何況大多數說平衡工作與生活的人,到頭來不過將其作為吃喝玩樂or在家平躺的代名詞。

But,姿勢不對,努力白費。

以加班為導向註定將是一個虛幻的肥皂泡,糾結加不加班無異於跑錯方向。最要緊的是以價值為導向,使勁將你的時間最大化榨出能量。

你又委屈地說,我有做出成績可總不受領導待見,他就喜歡沒事加班卻不出成績的人,怎麼辦啊怎麼辦?

哇塞,這麼噁心的文化,不炒了它難道留著過年麼?

加班太积极,加薪成问题

-THE END-

● 作者:臨公子。LinkedIn中國專欄作者、簡書經管類優秀作者、螞蟻財富/招行/雪球等平臺特邀作者,一枚理性愛財的工科產品汪。微信公眾號:臨公子的後花園(ID:hi-lingongzi)。MBA智庫(mbalib)經授權發佈本文,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絕不該錯過的精彩文章:

papi醬,跑了!

你是有多傻,才會交淺言深

工資都發不下來,還給我談什麼情懷

國企辭職2年,我從月薪3000到年入百萬的三點至深感悟

(點擊藍字直接閱讀)

加班太积极,加薪成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