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老舍与济南

人物|老舍与济南

在中国现当代大作家中,与济南有缘的人很多,而老舍尤为特殊。他在济南生活仅四年多,但与这座城市的情缘却延续近九十年而不衰。老舍的许多作品都是在济南写的,所以老舍先生亲切地称济南是他的第二故乡。

人物|老舍与济南

济南为什么会成为老舍的第二故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老舍在济南迎来了他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在《济南的秋天》中,老舍先生这样深情地写道。他对济南的喜爱溢于言表。从来没有一个人像老舍先生那样对济南投入那么深的感情。

人物|老舍与济南

老舍不惜笔墨地赞美济南,他的赞美主要体现在散文中,像《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吊济南》《大明湖之春》《趵突泉的欣赏》等。在《济南的秋天》中,老舍写道:“济南的秋天是诗意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在另一篇被广为传颂的名作《济南的冬天》中,他写道“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人物|老舍与济南

1938年1月他又在《吊济南》一文中写道“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名胜,闭了眼也曾想出来,可是重游一番总是高兴的。”

1930年夏天,他从北京来到济南,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并兼任文学院教授,同时编出刊物和进行创作,直至1934年夏去青岛任山东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8月,老舍又从青岛回到齐鲁大学任教,并于是年11月日军占领济南的前夕,只身赴武汉参加抗日救国工作,他的夫人及子女困留济南,至1938年夏始返老家北京。 先生在济南居住工作前后达四到五年之久。

人物|老舍与济南

如今,大明湖畔的老舍纪念馆和趵突泉附近的老舍故居,已成为济南的著名地标,老舍已成为济南城市文化的一张宝贵名片。

人物|老舍与济南

老舍故居

他当年居住时间最长的住处即现在的南新街58号(原54号)的一所院子,就在这所普通的小院里,老舍写出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以及优秀短篇小说《月牙儿》、《黑白李》和《断魂枪》等,同时还写出了一批诸如《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非正式的公园》以及《趵突泉的欣赏》、《济南药集》等咏赞济南风情的散文佳作。他曾以济南“五三”惨案为背景写成了长篇小说《大明湖》,可惜的是原稿在寄往上海后被毁于松沪战争之兵焚。

人物|老舍与济南

大明湖畔老舍纪念馆

在大明湖从秋柳桥向南走,在邻近水西桥的路东有一老宅院(原为学院街12号院)被辟建为老舍纪念馆。这座老舍纪念馆的匾额由老舍儿子舒乙亲自书写,黑色大理石底座上的老舍头像雕塑,也是由舒乙亲自审定。迎门的影壁墙上,还有老舍夫人胡絜青题写的福字。整个展馆面积约136平方米,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老舍先生在济南的生活与文学成就。

人物|老舍与济南

如果有时间,可以到老舍先生生活过的地方走走,去感受一代文学巨匠的文化浸润。

来源 | 济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