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低估值+高彈性」的戴維斯雙擊板塊之投資銀行

尋找“低估值+高彈性”的戴維斯雙擊板塊之投資銀行

資本市場崛起?!

尋找“低估值+高彈性”的戴維斯雙擊板塊之投資銀行

券商估值

結論:

當前市場什麼便宜買什麼,券商估值處於低位,業績有望大增,證金連續兩季度持股,值得配置。

配置龍頭中信、招商、華泰、海通證券等,或者配置券商ETF。

選擇券商股有以下幾個關鍵點:

1、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是未來的趨勢,國家對股市的大擴容,獨角獸的迴歸,其實質都是為了發展直接融資,人民幣國際化的必由之路,所以與直融劃等號的資本市場的中堅——股市必然會被選中。

2、參考國外投行的發展之路,行業的天花板會很高,基本取決於國運,在傳統的金融產業裡這一塊算是朝陽產業;行業內部確實會洗牌,會分化,或者說券商版的供給側改革,利好龍頭券商,利好資源豐富大券商,或者部分有特色的小券商。那些缺乏特色,體量不大,實力普通的小券商會逐漸被淘汰,被併購,強者恆強的局面。

現在龍頭券商因為自營的風生水起,比如財富管理的迅猛發展,比如ipo擴容帶來的投行盛宴,再比如以後獨角獸的不斷上市,cdr迴歸,以及未來的註冊制,這些除傳統經濟業務之外的其他多元業務的崛起,你會發現擁有大量資源,資金,背景都實力雄厚的券商在熊市裡也能活的有滋有味了,也能不再只看天吃飯了,這點明顯好過中小券商,市場行情好轉的時候,他們更是會日進斗金,這幾年前十券商的市場佔比也在不斷的擴大,趨勢想當明顯。

3、這個行業確實會洗牌,會分化,會放開,會面臨更多的競爭,競爭的結果是:龍頭大券商,或者部分極為有特色中小券商會在行業的變革中愈發強大,直至有一天完全不再靠天吃飯,同時週期性也會慢慢降低,甚至有一天再次展現出非常不錯的成長屬性。

行業的困難期或者說洗牌期,永遠都是利於龍頭企業的,市場再為他們淘汰清洗出不夠強大的對手。

4. 估值層面:券商股主要用PB來判斷行業低估與否。目前券商整體PB均值約為 1.4倍(海通證券已經1倍PB),與歷史見底估值1.3倍PB來比,已經較為接近,券商股是值得配置的。近期也有幾家券商跌破淨資產,可見行業已經到了相對低估的區間。低迷三年,從時間上來看,也是值得關注的時間點。

5. 從業務結構來看:未來亮點在於經紀與兩融業務,自營業務及股權投資收益方面;而投行業務,由於債券融資,股權融資,IPO上市企業大幅減少,都對投行業務有所衝擊,只有少部分頭部券商仍能享受到投行業務的增長;資產管理業務,受制於銀行理財業務的強監管,未來服務規模下降也是必然,對券商資產管理業務,也會有所影響。不過這兩方面,佔券商業務營收比例不超過30%,影響還是有限的,因券商而異。在選擇券商個股方面,偏向規模較大,投資能力更強的券商,有望在行情好轉時,業績大幅提升。

可以看出券商處於相對低估區別,且具有長遠成長前景的行業,長期走牛是必然的事件。對於國內證券市場開放較慢的特點下,本土券商的競爭能力,中短期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在券商板塊低谷的情況下,特別是破淨股出現之時,我想是投資券商股較好的年份了。

6、從政策導向和市場選擇來看,行業資源有望進一步向核心券商集中。

7、業績方面:2018年5月市場基本企穩,券商業績同比環比均小幅上行,其中淨利潤單月同比21%,環比增長12%。

綜上所述,資本證券化這塊蛋糕會越做越大,券商作為分蛋糕的人,是有未來,有潛力的。

如何投資券商股?一是參考如下指標:總資產規模,互聯網經紀業務規模,兩融規模,及投資業務能力,挑選出優質龍頭券商;二是關注PB指標,越低越好;三是配置為主,不過於關注短期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