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三十載 遙記合肥變遷史 豐碑——致敬合肥地產30年

《論語》有云:三十而立。其實,“立”的不僅僅是人,還可以是一座城市。從江淮小邑到大湖名城,合肥自解放以來、尤其是近30年的城市變遷,可謂是精彩非凡。

時光荏苒三十載 遙記合肥變遷史  豐碑——致敬合肥地產30年

很多剛過而立之年的合肥“土著”們,說起孩提時候對合肥的印象,應該是“小”。那時候,很多人覺得環城馬路以外的地方都是郊區,就連現如今寸土寸金、十分繁華的一環地帶在80年代末也僅僅是“郊區”般的存在。的確,1949年2月1日新成立的合肥市,市區面積只侷限於城牆之內。

時光荏苒三十載 遙記合肥變遷史  豐碑——致敬合肥地產30年

1989年的合肥三里庵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合肥的城市規劃日益完善,地理版圖不斷擴大,曾經的“小”合肥已經在時間的洗滌下逐漸壯“大”。

從主城到縣域 區域版圖不斷擴張

歷史的河流不斷向前,逐漸長“大”的合肥之那段成長史卻久久地存於合肥人的腦海中,難以磨滅。

時光荏苒三十載 遙記合肥變遷史  豐碑——致敬合肥地產30年

1989年的五里墩

峻刻於勝利廣場的那個永遠載入史冊的日子:1949年的2月1日,新合肥由此展開了一段精彩的區劃變遷史:

1951年11月,合肥成立車站、東市、西市3個區;

1958年7月,肥東縣、肥西縣、巢縣劃歸合肥市;

1960年3月,改車站區為東市區,原東市區改為南市區;

1961年4月,三縣劃出;

1963年8月,改南市區為中市區;

1983年7月,肥東縣、肥西縣復歸合肥市轄;

2002年3月,合肥市區劃再次調整,以“山河海洋(陽)”之名,將原東市區、中市區、西市區、郊區分別調整更名為蜀山區、包河區、瑤海區、廬陽區;

2002年,政務文化新區啟動建設,南起經濟技術開發區、肥西縣邊界,北至鐵路專用線,西起合九鐵路,東至金寨路、合作化路;

2006年11月,合肥正式啟動濱湖新區建設,確定開發巢湖以北,紫雲路以南、滬蓉高速以東的區域,希望藉此融入長三角;

至2008年底,合肥市轄肥東、肥西、長豐3個縣,瑤海、廬陽、蜀山、包河4個區,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3個開發區。

2011年8月,巢湖地級市拆市,改原居巢區為巢湖縣級市,部分區域劃歸合肥;

2011年8月,廬江縣因撤銷巢湖市被劃屬合肥市。

時光荏苒三十載 遙記合肥變遷史  豐碑——致敬合肥地產30年

至此,合肥九區四縣一市最新版圖正式誕生,合肥的城市發展進程由此邁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緊隨“141”戰略 築建合肥新格局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合肥以老城區為中心,向東、北、西南三翼伸展,田園楔入的“風扇型”城市佈局被規劃界譽為“合肥模式”,併成為全國城市三大經典規劃模式之一,“141”城市發展戰略由此被提出。

簡單來說,“141”城市發展戰略就是在合肥城鎮密集區範圍內構建一個主城、四個外圍城市組團、一個濱湖新區的總體空間框架。

而隨著合肥城市空間結構逐漸完全呈現“141”的城鎮空間結構,合肥的城市成長階段也慢慢過渡到軸向生長階段,以“一核五軸多組團”的方式構築合肥都市圈。

時光荏苒三十載 遙記合肥變遷史  豐碑——致敬合肥地產30年

2013年6月,合肥“1331”市域空間發展戰略規劃正式對外公佈。其中,第一個“1”是對原“141”格局的概括,包括1個老城區、1個“濱湖新區”和4個城市組團;而第一個“3”延伸出“巢湖、廬江和長豐”3個城市副中心;第二個“3”則為“合巢產業新城、廬南產業新城和空港產業新城”3個產業新城;最後一個“1”為環巢湖示範區。

時光荏苒三十載 遙記合肥變遷史  豐碑——致敬合肥地產30年

據此規劃,合肥躋身於世界級長三角城市群,上海為中心城市,合肥與杭州、南京為副中心城市,未來城市人口將達到千萬以上。

從環城到環湖,從“141”城市組團,到“1331”市域空間戰略,合肥的成長腳步從未停歇,且越來越快。

新一輪規劃將啟 過去與未來邀你見證

近年來,隨著城市規劃的不斷完善,合肥這座城市所蘊藏的無限潛能被逐漸激發,東南西北遍地開花。國家級濱湖新區已申報靜候審批、東部新中心建設有條不紊開展開來、北城新區建設成果日益顯現、西南副中心城市打造馬不停蹄。一年又一年,合肥帶給我們越來越多的驚喜和感動。

時光荏苒三十載 遙記合肥變遷史  豐碑——致敬合肥地產30年

再有兩年的時間,合肥現行的總體規劃即將退出城市發展的軌跡,接替它的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目前也已經完成了初步成果。我們相信,在新規劃的指引下,合肥的未來必將更加光彩奪目。

合肥這座城市的變遷離不開房地產的日益發展。2018,恰逢合肥地產30年,從市區到環線,再到新興區域,既是城市建設發展的脈絡,也是地產市場變遷的真實寫照。

致敬合肥地產30年,矗立合肥地產行業標杆,共鑑合肥地產時代豐碑!合肥主流地產媒體邀您共同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