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小升初擇校:民辦初中第一志願與第二志願這樣選更容易被錄取

在一些熱門城市,小升初擇校的競爭激烈程度堪比高考。高考沒考上,還能再去復讀,深造一年之後,重振旗鼓捲土重來,小升初要是沒能進入重點學校,就沒有復讀的機會了。因為義務教育階段,不允許留級,而且,中小學階段大部分城市都只招收應屆生,所以說,小升初機會只有一次。

2018年小升初,可能有家長聽過“課堂體驗”和“第二次課堂體驗”,也從一些機構公佈的小升初錄取名單上面看到了“第一志願錄取”和“第二志願錄取”的字樣。那麼,什麼是第一志願,什麼是第二志願?

以昆明小升初為例,所謂的“第一志願”其實指的是限報民辦初中的志願,一般是5月1號到10號報志願,初審過後,5月12號在所報學校官網確認基本信息,然後在指定日期到線下現場確認,根據學生遞交的材料,參與搖號或課堂體驗。凡是在6月23號的小升初搖號、7月3號的小升初課堂體驗被錄取的學生,都屬於第一志願錄取。

“第二志願”包括了補錄、非限報民辦學校錄取。什麼情況下可以補錄呢?一般是同一家辦學單位,設立了不同的分校,各學校所在片區的競爭激烈程度不一樣,所以會出現某個校區報的人數太多,另一個校區人氣不夠旺的情況。這時候,如果報考甲校區沒被錄取,但是剛好過了乙校區錄取線,就有可能被補錄。當然,在昆明的限報民辦初中,可以補錄的機會非常有限。

非限報民辦初中錄取,指的是校園開發日預留了學生信息(注意,只是登記一下,不是提取學生檔案),或者非限報民辦初中招生工作啟動之後報名(一般情況下,限報民辦初中錄取工作結束了,非限報民辦初中報名還在持續),並在規定時間內參加“第二次課堂體驗”,如果成績合格被錄取了,就屬於第二志願錄取。

那麼,小升初只有一次擇校機會的情況下,2019年準備面臨小升初的家長,在最新政策出臺之前,該如何準備呢?

第一,根據學生自身情況,綜合衡量四年級、五年級,以及六年級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以及所要報考的重點中學競爭激烈程度。如果有落榜的風險,四月份各學校組織校園開放日的時候,多去了解志願學校和保底志願學校。最起碼,要有一所限報的重點中學、一所非限報的民辦中學。

第二,密切關注限報重點中學各個校區的中考成績(成績越突出,意味著小升初競爭越大),以及新初一招生人數、周邊小學分佈情況。綜合評估,理性選擇。

第三,不要怕麻煩,校園開放日、或者非限報民辦初中招生報名期間,可以到保底志願學校預留學生信息,萬一第一志願沒有被錄取,也好及時獲取非限報中學的相關信息。不報,可能會錯過第二次課堂體驗錄取的機會,報了不去,對學生沒有任何影響。

第四,不要盲從、盲信。每所學校招生的名額有限,大家都集中報同一所學校,可能會導致“水漲船高”,突然拉高錄取線,孩子不夠優秀的話,可能就與名校失之交臂了。另外,“民辦初中”不等於優質初中,某某附屬中學、某某中學分校之類的稱謂,也有可能只是掛個牌子,是否真正的“一套班子、一脈相承”,還需要擦亮眼睛仔細斟酌。

往期精彩推薦:

運營人員:KMZF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