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一個養驢基地帶富162戶貧困戶

□本報記者 路子強

本報通訊員 楊 東

最近,高唐縣琉璃寺鎮大範村頻頻被人提起,原因有二,一是該村有個全市示範化養殖基地、省級無害化養殖場——萬龍畜牧養殖有限公司,裡面養有黑毛驢3000多頭;二是該養殖場是全鎮162戶貧困戶的“經濟支柱”,這些貧困戶每年有3600元的收入來自這裡。

在萬龍公司採訪,只見室內喂料區寬敞明亮,室外運動場寬闊平坦,一頭頭黑毛驢毛色光亮,或在陽光下閉目養神,或三五成群撒歡打鬧。“公司累積投資5000餘萬元,其中能繁母驢2000多頭,初步建立起以良種繁育、種公驢培優、驢肉及驢奶製品生產加工為主的黑毛驢產業園。”該公司負責人李光林對記者說。

李光林介紹,公司把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作為崇高的榮譽,也作為公司發展的動力,上馬一流養殖設備,採用先進管理技術,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為保證驢肉肉質上乘,該公司專門在內蒙古建設了方圓50公里的養殖基地,驢駒在出生6個月後就送往該牧場吃草增肥,半年後運回來,再進行6個月的精飼料餵養,此時毛驢達到400-600公斤,公驢進行宰殺,母驢作為能繁母驢予以保留。驢皮銷售給阿膠公司,胎盤銷售給藥材公司,驢糞賣到濟南加工成有機肥。驢肉是重要的收入來源,也是公司的利潤增長點,驢肉卷、滷肉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驢奶營養價值高,目前該公司驢奶酸奶和老酸奶兩種產品已經研製成功,將盡快推向市場。

該公司把產研結合作為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期戰略,與國內相關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其中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的驢疫苗研製項目填補了該領域的研究空白。

目前,萬龍公司正在進行擴建,擴建後可存欄基礎能繁母驢6000頭,每年可繁育驢駒3000餘頭,生產驢奶25萬斤,加工驢肉製品100萬斤。

萬龍公司實現良好發展的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響應我市養驢扶貧政策,與琉璃寺鎮扶貧辦開展扶貧對接,目前已與162戶貧困戶簽訂扶貧協議,在勞務用工優先聘用貧困戶的基礎上,對貧困戶實施現金補助,每年給予3600元的補貼,確保貧困戶實現全部脫貧,形成了“企業幫我致富,我助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整個產業園建好後,可帶動600戶群眾增收,幫助500戶貧困戶脫貧。

王屯村貧困戶王葉海多年來一直依靠種地為生,前幾年幹活時不小心摔傷,累活重活全乾不了了,雙胞胎兒子才11歲,妻子在忙農活之餘還通過擺攤補貼家用,即便如此,還是捉襟見肘,一家人陷入了困境。因自己年歲已大,沒有更好的出路,王葉海與萬龍公司簽訂扶貧協議,每年能領到3600元的補貼。“我身體不好,沒法出去打工,鎮上把我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現在萬龍公司給發補貼,我心裡很感激。”王葉海激動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