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外婆」改「姥姥」是規範普通話?以後要「搖到姥姥橋」了

教科書“外婆”改“姥姥”是規範普通話?以後要“搖到姥姥橋”了

夢遊槐安國 2018-06-21

網傳,上海小學教科書中所有的“外婆”都改成了“姥姥”。當網友在網上問政時,上海教委回應稱,“外婆”是方言,“姥姥”是普通話。

教科書“外婆”改“姥姥”是規範普通話?以後要“搖到姥姥橋”了

二年級的語文課本

教科書“外婆”改“姥姥”是規範普通話?以後要“搖到姥姥橋”了

改動過後的文章

教科書“外婆”改“姥姥”是規範普通話?以後要“搖到姥姥橋”了

改動後的打碗碗花

教科書“外婆”改“姥姥”是規範普通話?以後要“搖到姥姥橋”了

改動前的打碗碗花

教委回應了三點,不過好像只有一點是“外婆”改“姥姥”的理由——各大詞典中都約定姥姥才是普通話,別的叫法是方言。第二點說為了讓孩子瞭解語言的多樣性,第三點說上海開放多元。“多樣性”和“開放”不是都在鼓勵語言多樣性麼?那你有什麼改的必要?諾大的上海容不得一個“外婆”麼?

教科書“外婆”改“姥姥”是規範普通話?以後要“搖到姥姥橋”了

可能教委的意思是說:“因為多元和開放,所以才要規範和統一吧。”暫時只能這麼理解了。

對於此事,網友們紛紛表示不理解。

教科書“外婆”改“姥姥”是規範普通話?以後要“搖到姥姥橋”了

教科書“外婆”改“姥姥”是規範普通話?以後要“搖到姥姥橋”了

教科書“外婆”改“姥姥”是規範普通話?以後要“搖到姥姥橋”了

普通話推廣了多年,效果顯著。從未有過過激的事件。曾經的“普粵之爭”,政府也多次闢謠說,從未說過“廢除粵語、推廣普通話”。

教科書“外婆”改“姥姥”是規範普通話?以後要“搖到姥姥橋”了

語文課本作為國家教育的載體,有必要規範語言的用法。課本改動已經不需要大費周章了,電子排版以後直接印刷即可。所以,近些年來語文課本出現了很多改進,大部分都是為了照顧該階段學生的閱讀體驗,降低閱讀難度。比如水滸傳中吃人心肝的部分,口技中夫妻少兒不宜的部分,荷塘月色中引人遐想的部分等等。

教科書“外婆”改“姥姥”是規範普通話?以後要“搖到姥姥橋”了

老司機在哪裡,這是什麼意思啊,我完全看不懂!!!

教科書“外婆”改“姥姥”是規範普通話?以後要“搖到姥姥橋”了

也說得過去吧

教科書“外婆”改“姥姥”是規範普通話?以後要“搖到姥姥橋”了

課本中黑暴鏡頭應該刪

教科書“外婆”改“姥姥”是規範普通話?以後要“搖到姥姥橋”了

紅樓夢也有這樣的片段

但是,如果連“外婆”這種全國人民都熟悉的詞語都跟著按照詞典走,那也太墨守成規了。“空穴來風”這種詞,在我上學的時候還作為易錯的成語反覆考。本意是“有洞穴才能傳來風,表示事情發生的有根據”,現在卻因為錯用的多了,錯誤的意思也加入了詞典作為正解,表示“無稽之談”。詞意都能顛倒,一個稱呼就不能放著麼?

前幾年,襄樊市欲改回古名“襄陽”,網上支持反對的都有,最終成行,但是費了很大的力氣,比如身份證上的地名,房產證上的地名,車站的名字等等。雖然“外婆”改“姥姥”僅僅舉手之勞,不必像改地名一樣費時費力。但也是給學生們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惑,落下了口舌,不符合不折騰原則。

教科書“外婆”改“姥姥”是規範普通話?以後要“搖到姥姥橋”了

我相信,經此一事以後,詞典編寫的工作人員也會進行綜合考慮。如果將來詞典再版時將“外婆”加入了普通話,那豈不是很尷尬?

你們那裡外婆叫什麼呢?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