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搏殺激烈的金錢戰場,期貨交易者不得不反思的20個問題

怎樣才叫賠得明白呢?就是對巨大的風險瞭如指掌,然後按自己的計劃,按自己的思路,按自己的預期賠錢。

市場上並不是每張賠錢的單子都是壞單子,也不是每張賺錢的單子都是好單子。

面對搏殺激烈的金錢戰場,期貨交易者不得不反思的20個問題

一個優秀的操盤手關鍵是要賠得有道理,賺的有章法。

什麼叫賠得有道理呢?首先,利潤風險比例要合理,就是冒多大風險去求多大利潤的問題。

應該把認賠離場的價位設在一個有效的支撐和阻力位之後,也就是說應該認定一個你認賠出場的關口,使自己有一個憑險據守的理由。

有人說做單應該膽大,有人說應該穩健。其實都對,是全局的穩健 局部的大膽。整體的穩健、個體的大膽。兩者兼有不可或缺。

每次的極小代價都應該是提前預計好了而在行情的發展過程中嚴格執行的。

在期貨市場你贏利多少次意義並不大, 賺小錢的的意義也不大,萬萬不可冒大風險去贏取小利,萬萬不要一次虧損補不回多次贏利。

面對搏殺激烈的金錢戰場,期貨交易者不得不反思的20個問題

永遠不要本著賺小錢的宗旨進行全局部署和市場操作。

以小博大最終目的是在市場賺大錢,“見利就走”不僅違背了“博大”的原則,而且也絲毫沒能減低你所冒風險。

贏利目標應該定在保證金總額的100%--能撤出本金才算勝。

行情總是有震動的,不要被輕微的震動嚇得跳車逃跑而錯失賺大錢的良機。

期貨是人世間搏殺最激烈的金錢戰場。

我在給剛進入期貨市場的人講課時,喜歡更多的結合自己的經歷來講。這樣,總能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認為有關期貨理論的書已經出的很多了,但大多缺乏生動直觀。有人基於同樣的認識勸我結合自己的實戰經歷寫一本書。我也很動心,只是遲遲未付之行動。

我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個優秀的操盤手。至少從以前的成績看是這樣,這不僅僅是因為能讓市場上不斷傳出盈利的信息,也不僅僅因為我自信至少有幾波行情做的很好。而且

我喜歡期貨,更喜歡操盤,喜歡這乾脆利索,名利雙收的行業。

可惜以前從未整理自己的體會和思路。

雖然在期貨市場打拼了這麼些年,心中感觸良多。可想總結式的整理出一些文字性的東西一時卻又覺得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處下手為好。我就想起了經常有人主動和我探討一些問題,我總熱情的應對,從不回絕。我對這種情景總是印象極深,幾年後回憶起來仍歷歷在目宛如昨日。我便決定以這樣的文字開始我的文字整理。這倒和我喜歡偷懶的天性契合。

我不求我的一些言論成為經典。也不希望有人把我的言論看作嚴密邏輯思維的產物。我只希望它是一個個性鮮明能給你強烈印象並在某一點上能啟發你思考或者激發起你探討爭辯的慾望。 基於這樣的考慮,下面的文字自然有理由毫不客氣的把打上鮮明的個人烙印的內容也包含在內了。

下面我就根據一些記憶,先就一些能想起的問題略作梳理。

一、為什麼說在期貨市場首先要學會賠錢?

我常說的這句話並不是一句笑話,儘管每當聽到這樣的話總有人象聽到相聲演員甩出的笑料包袱一樣大笑不止。我下面就從幾個方面談一談我講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1. 錢要賠得明白

最初,思想準備不足懵懂進入市場的人,有許多人稀裡糊塗把錢賠光,就是賠得不明不白。

我就曾在1994年美國咖啡暴漲時親眼所見,有客戶手裡持有滿倉空單,急得手指電腦衝經紀人大叫“你把它給我弄住!”

怎麼弄住?很快,幾分鐘便被踢出期貨市場。這樣是不是賠得冤枉?

這位客戶不懂設止損,也不知審時度勢地認賠出場。不知風險如何控制,是不是錢賠得不明不白?這也是這位客戶初入的第一張單,以後我再也沒見過這位客戶。我想也許他從此與期貨無緣吧!因為最終他也不明白怎麼會這樣,期貨對於他只是一種災難和恐懼的記憶。

怎樣才叫賠得明白呢?

就是對巨大的風險瞭如指掌,然後按自己的計劃,按自己的思路,按自己的預期賠錢。

這話好像不好聽,又像在講笑話,其實不然。 我不是要你積極主動地找著賠錢的意思,不是讓你本著賠錢的目的。

目的當然是去賺錢,我說的是每次我們都應有一個具體的計劃:如果行情走反在哪個價位出場,離場時賠多少錢。很理智的承認輸掉一場戰鬥。 但並不意味著我們輸掉了整個戰爭。不用著急,後面的機會又會接踵而至,只要我們還保有實力隨時都會贏取勝利。

我說的賠得明白還包括:你應提前就明白,在你賠掉這筆錢後,對你操作全局的影響怎樣,是否有重大影響,戰略戰術上需要怎樣的調整。還包括對心態的影響。

2. 要賠得有道理

市場上並不是每張賠錢的單子都是壞單子,也不是每張賺錢的單子都是好單子。一個優秀的操盤手關鍵是要賠得有道理,賺的有章法。

什麼叫賠得有道理呢?

首先,利潤風險比例要合理,就是冒多大風險去求多大利潤的問題。

比如:如果行情走反準備認賠3萬元離場。如果走對,在到達下一個阻力和支撐位前可以賺到3千元,這是一個好的入市理由嗎?

如果行情走反你果真賠錢離場了,這樣我就認為你賠得毫無道理,因為你冒了比所求利潤大十倍的風險,似乎完全忘記了以小博大的理念。

你是“以大博小”, 你即使連續贏利九次還不夠一次賠的。

可你又有多大的把握連續贏利呢?以這樣思路操作,未入市之前就已勝負畢見了。

如果把兩者利潤--風險比例對調一下,你不認為賠得更有道理嗎?

其次,應該把認賠離場的價位設在一個有效的支撐和阻力位之後,也就是說應該認定一個你認賠出場的關口,使自己有一個憑險據守的理由。

關口就是多空爭奪激烈的價位,在此處我們可以極小的代價驗證大局的發展趨向。在這些拼爭激烈的關口經常上演期貨市場以小博大的經典劇目。

第三 ,如果是急促的上攻行情和劇烈的下挫行情,你要順勢跟進,上述兩個條件就都沒有參考價值了。怎麼辦?

① 小單量跟進隨行情的繼續朝預期的方向進展再逐漸加倉,思路上首先是控制風險的考慮。

② 勢頭略有反轉或停滯,果斷的不計盈虧馬上離場。 要記住,什麼樣的行情我們都敢做,是因為我們能果斷地控制風險。

( 有人說做單應該膽大,有人說應該穩健。其實都對,是全局的穩健 局部的大膽。整體的穩健、個體的大膽。兩者兼有不可或缺。)

面對搏殺激烈的金錢戰場,期貨交易者不得不反思的20個問題

二、為什麼說單邊勢不可反做?

本來單邊勢行情從理論上講是賺錢贏利的大好機會,可是人們已習慣了起起落落的行情,這時卻被這種看似非理性的行情所震懾。

比如就單邊漲勢行情而言,認為已經漲的很高了,遲早要跌吧? 還是選個比較高的價位做空吧!就我經驗而談,在單邊市中因行情反做又不設止損,因而一波行情大傷元氣甚至被踢出場的大有人在。

再有,在單邊勢中如果你去勸人跟市做多,真是困難之極。後來直到現在,我總是強調不要反做。為什麼?

首先,我們經常掛在口頭上“順勢做單 不可逆市”可這句話又有誰真正理解了呢? 什麼叫勢?什麼叫大勢?單邊市就是最大的大勢!你還能找出更大的大勢嗎?你卻反做,這是比放棄機會更愚蠢的事呀!是好機會讓你變成了災難呀!

在現實生活中真不好找到一個形象的比喻來比喻這種愚蠢。如果這不叫逆市還有什麼情況可叫逆市呢?

其次,你可能認為漲勢或跌市已經乏力,不妨逆市做一張單。 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話雖這麼說,理論上是對的。可你在實際操作中,用“魯縞”一種薄紗去擋一擋強弓大弩。十有八九還是要被射穿的。因為哪裡是末,你應該站在哪個準確的點上是很難把握的。

當然什麼都不是絕對的,如果你確實看到一個極其有效的歷史阻力位,試試做空也不是一點道理也沒有,但應設好止損。 期貨市場只有堅決的止損嚴明的紀律才是絕對必要的。

三、怎麼解釋永遠不虧大錢?

以小博大是期貨的精髓,我們在期貨市場原則上總是以極小的代價去博取巨大的利潤。

1. 每次的極小代價都應該是提前預計好了而在行情的發展過程中嚴格執行的。

這樣嚴格執行紀律的結果就是--永遠不虧大錢。每次在行情走反後付出多大的代價是我們事前可以計劃而事中可以控制的。

如果我們沒有主動做到了事前的計劃和事中的控制,那麼,就只剩下一件事只好被動的接受,那就是---“事後後悔”。

2. 永遠不虧大錢不僅僅表現在每次行情的堅決執行上,還應貫徹在操作的整體思路中。

比如,制定整體的盈利計劃時,所冒的總體風險應該是資金總額的一少部分。我一般把它限定在20% 。然後考慮怎麼合理地充分利用這20%的可消耗“彈藥”去贏取勝利。

如果堅決的執行了不虧大錢的原則,就做到了以小博大的一半,即“以小”倆字 如果做不到,“以小博大”無從談起。你只能是“以大博大”甚至“以 博小”。

像戰爭一樣,首先保護好自己才能有效地消滅敵人。保護好自己不是不做犧牲,而是把犧牲降到最小,或者說把勝利與代價之比擴展到最大。 如果你確實能按預先的計劃執行,把每次的損失控制在最小。那麼你就掌握了更大的宏觀勝率。為什麼這麼說呢?

① 在連續判斷失誤的情況下,或者說我們的判斷缺乏準確性的情況下 我們每次做單失敗後損失越小那麼我們在市場生存的時間就會越長,我們起死回生的機會就越多。

② 在判斷對錯參半的情況下,如果每次的損失都小於贏利,那麼我們的賬面上肯定是有盈餘的。我們就站在了勝利的一邊。而且平均每次的損失越小贏利越多。平均每次贏利與虧損的比例越大就贏利越多。

③ 在判斷對多於錯的情況下,如果每次的損失都小於贏利,那麼我們一定是大獲全勝缽滿盆盈了。

四、賬戶上閒置資金通常應占多大的比例,對整體的意義怎樣?

通常情況下我每筆交易所用資金肯定在資金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下,也就是說,帳戶上時常有可用資金佔資金總額的三分之二以上。

但我不認為這些可以被稱為閒置資金,因為它們對我的期貨操作有著同等重要的意義。

1. 這部分資金同樣在我的全局思考之中。比如:在一波行情中如果是總金額十萬的帳戶上我買入三萬金額遠期合約,那麼一般情況下,基於同樣的整體思路,在總額二十萬的帳戶上,我會買入六萬的遠期合約。 前後兩個帳戶上分別剩餘的七萬和十四萬資金同樣被納入了我的整體思路之中。它們一樣是整體的參與者。

2. 它們還是戰役的主力軍和大部隊,是我們耐心等待決戰的實力儲備。

一個優秀的將軍絕對不會把主力軍團置於疲於奔命的狼狽境地。相反,使之更多的時間處於休整待命的狀態,隨時等待在決戰中起到決定作用。越是大的兵團作戰,越是運籌帷幄的將軍。其軍隊的作戰時間越是不會多於非作戰時間,比直接參加戰鬥更多的時間是在養精蓄銳厲兵秣馬,更多的是處在運籌、等待、選擇狀態。

3. 我總在幾次關鍵的行情中使用這些資金而使帳戶接近滿倉甚至100%的滿倉操作。沒有這些資金的運用,我就無法大獲全勝。 我的資金總額翻一翻的目標,不僅“總額”包括它們,而且在關鍵的行情決戰中也需要它們的“傾力相助。

五、為什麼永遠不賺小錢?

曾經有一個朋友興奮地跟我說,他連續做了九張單子都贏利。我問贏利多少?他說接近10% 。我就告戒他:你每次贏利是1% ,可你冒了多大的風險呢?

他被我問住了,顯然他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

因為是朋友我接著說:在期貨市場你贏利多少次意義並不大, 賺小錢的的意義也不大,萬萬不可冒大風險去贏取小利,萬萬不要一次虧損補不回多次贏利。而應該相反,應該冒小風險贏取大利,應該讓每一次贏利足以補回多次虧損,每次必須能看到於風險幾倍的利潤才進入市場。

朋友不以為然。

幾天後一波行情走反,使他穿倉出場。我不知他離開時是否有些領悟。

還有一層意思我沒說出來:他這樣做單還說明他對大勢中贏大利沒有堅定的信心。九次贏利中肯定有僥倖搶到的逆市反彈,肯定也有利未放盡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情況出現。

這樣做單就會自然形成偷襲觀念,從而根本放棄了戰略性的宏觀思考、整體思考。

其實,你要在市場上讓你的盈利單子比虧損單子多是很容易做到的,因為即使大勢做反的單子往往也有機會在震盪中獲利出場(如果獲利單子多於虧損單子是你的追求的話)。

即使連續若干次盈利也並不比麻將中的連續坐莊困難。

但有一點我們不應該忽視,麻將遊戲中每次盈虧的比例大體是1:1 。 所以最後的盈虧和你的“和”牌次數密切相關,“和”牌的次數是最後盈虧和盈虧多少的決定性因素。

本來期貨市場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比麻將桌上贏率更大的場所。

只要我們按照自己的意願控制好虧贏比例,我們就可以在贏利次數少於虧損次數的情況下還能賺錢。

可惜我們中間好多人像黑色幽默小說中的主人公一樣把這個比例控制反了,使我們在贏利次數大大多於虧損次數的情況下依然血本無歸。 這樣的話,如果你最後把所有的單子留下讓一位對期貨一無所知的農民朋友看,也許他會說“為什麼每次掙錢那麼吝嗇而虧錢又那麼慷慨呀!” 當然,我手裡也常能找出賺到小錢的單子,但那絕不是主觀的故意,而是因對行情的認識發生了改變或因大勢反走草草離場而已。 其實,我們每個人不管願不願意都會經常賺到小錢的。 我說的不賺小錢是說,永遠不要本著賺小錢的宗旨進行全局部署和市場操作。

面對搏殺激烈的金錢戰場,期貨交易者不得不反思的20個問題

六、為什麼贏利一定要放開?

以小博大最終目的是在市場賺大錢,“見利就走”不僅違背了“博大”的原則,而且也絲毫沒能減低你所冒風險。

雖然對於每一次來說,這一次的風險隨這次結算也消失了,但你馬上又鑽入另一個風險之中。如果行情走反,以上回的贏利能彌補嗎?你冒風險的次數在增多?可你僅為小利在冒險,你是在虎口裡斂芝麻。你有入虎穴的勇氣 但一次次只是在撿小便宜,不算英雄,只是愚人。

如果楊子榮捨生忘死打入匪巢只為吃一頓百雞宴,他還是令人仰慕的大英雄嗎?

虎口裡按周密的計劃奪取物有所值珍寶之人才算智勇之士。

七、應該設定怎樣的贏利目標呢?

從大局上,我認為贏利目標應該定在保證金總額的100%--能撤出本金才算勝。

那麼,我們應該把每一次的搏殺都當做決戰或隨時隨事態的發展可能變成決戰。目標是取得全局的勝利或為全局勝利奠定基礎。當然也包括失利的話減小損失,使其不影響全局,更不能一次性的全軍覆沒。

當然,不能抱著期望固執地等待行情朝我們的目標發展,只是在贏利時不要總是草草收場,好像白撿到一個錢包怕失主追回一樣。 每次盈利都不是白揀的便宜,我們是付出了風險的代價的,是甘冒為虎所傷的危險。有了這種認識,更應該在已經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已有一定的盈餘)用我們的耐心和智慧去贏取最大的利潤。

八、為什麼說勝出100%才算勝?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這只是我的比較個人化的思維方法。 我首先看到的是期市無所不在的風險。其實你在市場沒有離開即使贏利200%也只是暫時的,之所以說100%是因為:

1. 這時可以撤出本金恢復到開始的投資狀態

這樣的話,本金不再有風險,只是贏利部分在搏殺,已經是一種了不起的勝利了。

2. 我總是提前定下目標為客戶贏利100%後暫告一段落。

期貨市場風險無限,你的贏利只能說明眼前、今天,不能說明以後、明天,儘管你不斷的在盈利、勢頭極好。

所以我總是提前設定一個盈利目標,並以此和客戶結算,這裡也有兩個理由:

1. 我認為設定盈利目標較時間目標為好。

2. 每個人都不是能永遠保持良好狀態的。

在這一點上期貨象體育競技,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行業,你的心理生理狀況不僅是有周期的也是隨情緒波動的 。

在大大盈利的情形下心態易起變化,誰也不能免俗,而經紀人的心態貴在冷靜平和。所以,在達到一定的盈利目標後及時了結對於心態的調節也是極為必要的。

把以前了結了,以後就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就要從零做起,忘記從前,迎接全新的挑戰。

九、為什麼每波行情贏利目標應是此次行情的80%?

我說過“每波行情80%贏利目標”的話。

有人問為什麼不是100%呢?

當然誰也想把事情做得更完美,買在最低賣在最高。

但哪一點是最高和最低呢?我們在行情未走完之前是無法知道的,行情展開過程中我們只能估計某一點是最高和最低,偶然的也許估計對了,這種偶然性超不過百分之幾。

如果我們按照這種可能出現的偶然性獲利離場的話。就不知會經常以錯過了多大的行情為代價了。

假如我在一個大的漲勢中從最高點算,行情反走20%再獲利離場。看似從理論上少獲利20%(僅僅是理論上而已)但在一個強勢中走出多大的行情才會有像樣的回調呢?你往往是抱著隨時“讓利”20%的瀟灑心態而為自己贏得了巨大的贏利空間,總體算下來肯定是"失不償得"。

再回過頭來看,有多少賣在當時剛出現的“高點”而錯失大行情的交易者在頓足捶胸的追悔莫及呢?

在一輪漲勢中雖然不斷地出現新的高點,我們不能判斷哪是最高點。但回調時我們卻可以計數以最後出現的高點計是否已回調到20% ,是否到我們應該離場出貨的時候了,這恰恰是我們能看到能操作的。

那麼為什麼選擇20%而不是10%或30%呢?

這倒不是絕對的,只是經驗之談。但在選擇比例時應符合如下兩點:

1. 行情總是有震動的,不要被輕微的震動嚇得跳車逃跑而錯失賺大錢的良機。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讓出若干百分點的心理準備。這個百分點顯然不能太小。

面對搏殺激烈的金錢戰場,期貨交易者不得不反思的20個問題

2. 要保證大部分盈利部分不能讓它白白流失。要做到這一點,這個比例顯然不能太大。

當然你要全神貫注,隨著高點的提高而不斷提高回調時離場的價位 ,在回調時嚴密注視回調比例和勢頭,才能做的更好、更合理。

十、為什麼說在期貨市場連續三天賺錢是靠運氣,人人都可能做到?

我是說,在期貨市場贏利也不是什麼神秘的事。因為市場只有兩種走向或漲或跌,一張單子下去走對方向的可能是50% 。

如果你每天做一張單子,連續三天贏利,也不是太難的事。也並不比打麻將連坐三莊難度更大 只是不能每莊如此,得有點運氣而已。

十一、為什麼說在期貨市場三個月依然賺錢是靠智慧?

根據我的經驗,對於初入市場的新人而言,總是面臨著更多的適應問題。

初入市場而能堅持一個月沒有傷筋動骨已難能可貴。

在這樣一個激烈搏殺的市場,如果你能連續三個月依然贏利,已經是非同一般了。我敢肯定你一定有不同凡俗的獨到之處。也許是敏銳的直覺 準確的判斷,也許是更加合理的資金分配。總之你不是稀裡糊塗或憑著本能與市場拼殺,你肯定是有了一定的思考、運用了一定的理性智慧。

十二、為什麼說僅僅靠智慧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常年的打拼還要靠操盤手法。

操盤手法包括:隨行情變化的單量增減變化規律,每波行情提前設定的有規律可尋的盈虧比例,按一定比例遵循一定規律的資金分配方法等。

因為這些不僅僅是在考驗我們的智慧,還考驗我們嚴格執行這些智慧結晶的理性結論時的堅定信心、嚴明的紀律。所以我稱之為手法。

如果你在一年以上仍在贏利那你肯定是有可取的操盤手法--嚴明的紀律,靈活而不乏理性的操盤技法做你始終如一的後盾。

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智慧都是有限的,不存在無限的智慧。而且這點有限的智慧還要受我們的生理狀況、心理狀況、生物週期等變數的影響。我們無法像機器一樣,像始終高效運轉的市場一樣從始至終地不把我們的弱點暴露出來。

但我們卻可以運用我們的理性為自己制定在市場中將要運用的有效手法和必須遵守的規則使我們少犯錯誤,在市場表現出更多的理性。

我不敢保證你的理性一定能讓你賺錢,但如果你在市場搏殺了一年賬面依然贏利。那我敢保證,你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合理操作手法和比較嚴明的市場紀律,不要驕傲, 繼續完善,大有可為。

面對搏殺激烈的金錢戰場,期貨交易者不得不反思的20個問題

十三、為什麼說有許多行情我們看不懂?但並不等於應該不做?

康德說過我們認識的只是世界的表象,只是現象界。而作為事物的本質即“物自體”我們是認識不到的。

我感興趣的是,他很嚴肅冷靜地讓我們意識到人類認識的侷限性。這種意識放到期貨市場又是很準確的並有助於我們思考。

比如,我們真的知道每次行情要漲還是跌嗎?真的知道每次的漲跌最終都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嗎?是市場的供求還是大戶的任意炒作?市場供求是由幾種原因決定的?是不是又出現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因素?大戶是由哪幾家的合縱連橫操縱的?是不是由於對立面有一股資金的臨陣倒戈才使一方僥倖獲勝。

因為有太多的大事的發展趨勢是由偶然的小事決定的,即使我們有超常的邏輯思維理性思維能力,即使睿智如愛因斯坦,一定能夠分析認識到這些偶發事件和由這些偶發事件決定的大趨勢嗎?

回答顯然是否定的。基於這種認識,我們就不應該像戲劇裡的諸葛亮一樣總是100%的相信自己的判斷(僅僅是戲劇裡而已 真實的諸葛亮要平庸的多)而固執地不做第二手準備。

必須明確許多行情我們其實是看不懂的。但為什麼大部分行情我們都可以去做呢?

1. 我們有70%的把握就可以考慮去做。因為這樣我們做十次可勝七次,我們就贏在概率了。

2. 如果盈利和虧損的比率在3:1以上時也可做。因為三次對一次尚不賠錢。當然更理想的是兩者都佔兼而有之。我們也應該儘量找到這樣的機會提高勝率。

3. 可以順大勢跟進,如若走反馬上出局觀望。這樣也符合風險利潤比例安排合理的原則。

十四、為什麼說行情分析、判斷漲跌的對錯未必能最後決定勝負?

更多的人在不斷地問我怎樣看眼下這一波行情的,而很少有人問我對這波行情的兩手準備,兩條思路分別怎樣。

“簡單的判斷對錯未必能最後決定勝負”就是我是針對以上情形說的。

首先,如果勝負僅僅由漲跌的判斷來決定,那麼我們靠擲硬幣而隨手做單的勝負已在50%左右了。

顯然還有其他因素在影響著期貨市場的勝負。比如認定自己判斷對錯以後的處理手法分別怎樣,每次入市單量的增減變化等。

十五、為什麼漲停板附近萬萬不能做空單,跌停板附近不能做多單?

如果當天的價位已接近漲停板,說明當天的漲勢強勁。反做空單豈不是逆市而行?即使從長遠看大勢看跌,也不宜短勢逆做,如果大勢亦看跌 那你就是雙倍的逆市操作。逆市而行,可是形同自殺呀?

最重要的是,在漲停板附近隨時有被措手不及被反扣在停板裡的危險呀!反之,跌停板附近是一樣道理。

即使你有充分的理由看跌也要在遠離漲停板附近的價位做空單或第二天再做,否則你可是在冒卒不及防被反扣到停板裡的危險呀?那麼,你的止損策略,你的以小博大的理念瞬間就都成了紙上談兵的笑柄啊!

不在漲停扳做空,不在跌停扳做多很容易理解,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因為那純粹是往槍口上撞。

那麼,在漲停板“附近”做空而在跌停板“附近”做多呢?

那是在敵人槍口的有效射程以內挑逗敵人呀!是在羅網密佈的叢林裡散步呀!

十六、你怎樣看待在漲停板上做空再跌停板上做多?

至於有的人在漲停板上做空,在跌停板上做多,那更是期貨市場最超級的蠢事了!

漲停板意味著什麼?拿現貨做比喻就是當天的所有賣貨被搶購一空,而後面還排著一望無際的購物長龍。他們只好等到明天在更高的價位做一下嘗試了。

而這時你把家裡僅有的存貨拿出來以當天的沒人肯賣的價格賣掉,真不知道你是出於善良的慈善考慮還是大腦進了水了。

而跌停板意味著當天在市場允許交易的最低價已沒人樂意買入,而人山人海的拋售者們想以更低的價格賣出只有按規定等到明天了。

人們在這個價位象垃圾一樣想仍卻已經扔不掉的商品,你卻偏偏入市以沒人肯出的價格購入。

你是獨具惠眼地看到垃圾裡可以提煉出珍寶嗎?即使這樣,你也完全可以第二天在更低的價位買入啊!你可知道慶幸把垃圾拋給你的人也在背後笑你是傻瓜呀!

當然,還真有偶然在跌停板上買入,而第二天行情反走而賺錢的例子。但這能佔百分之幾的比例呢?值得我們去效仿嗎?以小博大還應體現在概率上呀!我們應該以大的概率去博小的概率。試想如果我們每次在漲停板上都持有賣單十次有幾次會贏利呢?100次會有幾次不虧損呢?

十七、如果說有人在漲停板做空盈利了,你會怎麼看他?

我前面說的盈利的單子不一定都是好單子,這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呀 ?這就是市場上最臭不可聞的盈利單子,後面潛藏著巨大的兇險。

如果你是客戶,又很幸運,這是經紀人為你做的第一張單子(第二張恐怕你就被踢出市場了)那我奉勸你:馬上換人,把他趕走。因為他是白往市場仍錢的人呀!

面對搏殺激烈的金錢戰場,期貨交易者不得不反思的20個問題

十八、你說過你按擲應兵的正反面做多單空單也能掙錢嗎?

說過,但千萬不要把這當成一句輕狂的話,聽我從頭說起:

我最早接觸期貨是1993年。我最早買到的一套書,是一種五套本,我最早的期貨知識就來源於這套書,這是一套很普通的介紹期貨基本知識的書但書中有一個故事卻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說一個美國人在期貨市場每天按所擲硬幣的正反面做多單和空單,一年下來,不僅不虧錢,還有盈餘,人們稱之為魔術先生。這位魔術先生的影子一直在我腦海縈繞。

但在兩年後我才真正理解了其中奧妙。

其實只要方法得當,每個人都可以做魔術先生。

什麼樣的方法呢?

首先,魔術先生不必在擲幣後馬上入場,而是先找到一個有效的支撐和阻力位,單子做進去後只要走反一破位就馬上止損離場。如果做對就把利潤放開,使每次的贏利最少能彌補二次以上的虧損。

其次,還可以用每次持倉的輕重不同提高總體的勝率。

第三 ,這樣可以不受外界干擾。把對單率基本穩定在50% ,這已比那些追漲殺跌對單低於50%的人士高出一籌了。

我們的判斷總是受我們本身的生理和心理影響。狀態好的時候可能還行,狀態不好的時候其實還不如硬幣的判斷準確率高。回憶一下剛剛做過的一些單子,經常有人發出感慨,因為他的對單遠遠不足50%。

第四,最關鍵的是,做單並不是最主要的,處理單子的方法更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我想,那位魔術先生一定是處理單子的高手,藝高人膽大,才能以外人看來瀟灑隨意的態度入市。別人看不懂關竅,在一旁譏笑。

其實,他比那些譏笑他的人更深刻的理解了期貨的內涵呀!

十九、怎麼理解你說的期貨像足球像戰爭?

期貨市場非常獨特,在我看來只有足球和戰爭兩者與之有幾分相像。

先說怎麼像戰爭吧!

首先,期貨是人世間搏殺最激烈的金錢戰場,每次都像戰爭一樣,是激烈的短兵相接。

其次,每一次都是新的挑戰新的開始,以前的優異成績不能對你有一絲一毫的幫助。你必須全力以赴接受新的挑戰,以前的失敗也不能註定你這次的一定不能獲勝。

第三,整個戰爭的勝利是由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鬥組成 。我們可以贏得戰爭,但永遠不可能贏得所有的戰鬥,甚至有的戰鬥是我們必須主動放棄的。

第四,真正意義的決定性的戰役可能就是一兩次,即使這一兩次不能取得勝利,也萬萬不可固執地死拼而導致全軍覆沒。(前提是,勝利以盈利100%為目標)

面對搏殺激烈的金錢戰場,期貨交易者不得不反思的20個問題

再說怎麼像足球?

每時每刻都可能發生奇蹟,每時每刻都可能出現滅頂之災。對於具體的每一次來說,再強的強隊也可能失敗,再弱的弱隊也可能獲勝。

失敗是不可避免的,最後的王者只是勝多負少,或者贏下了關鍵的比賽。

二十、為什麼說從賠錢的單子更能看水平?

就象我們從一個人所犯錯誤更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一樣,從賠錢的單子更能看出一個人的水平?為什麼?

首先,期貨的第一要義是控制風險,從虧錢的單子我們能看出他的風險是如何控制的。是賭博似的放開?是穩健冷靜的?還是拼搏激情式的?是全局戰略式的?還是殊死巷戰式的?

其次,從單子上可看出他是在哪一輪行情的哪個部位虧損的,是不是值得一搏的行情?是順勢還是逆勢?是主動堅決地止損出場,是被動的資金已無力支持,還是在劇烈的行情起伏中心理崩潰而倉皇退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