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諦是不會浮出水面的

平凡的世界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諦是不會浮出水面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其中蘊含了各種滋味,但不去凝視生活,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諦是不會浮出水面的。我曾經也因為一些生活瑣事受不了壓力,自己偷偷的躲在黑暗角落裡哭泣,心裡振振有詞的默唸著,為何上帝如此不公平? 為何我努力了卻得不到回報? 心重重地墮落了下去。生活中,我們應該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努力補上自己的不足。用美好的心靈看世界,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就會多一份感激,少一分抱怨。生活的片斷猶如點點風帆,隨波逐流,頃刻間,即消失的無影無蹤,只留下一片生命的大海和天邊合而為一。退休的我站在生命的海邊思索,總覺得自己太平凡,太渺小。曾經煩悶的我躲了起來,生活從此平淡,與世無爭。


平凡的世界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諦是不會浮出水面的

但這靜得像沉睡的夜一般的生活,有著更多的孤獨與苦悶。於是,我再次返回轟轟烈烈的大海,重新揚帆出發。我突然明白,生活無法逃避,只有面對。 生活,真的很難解釋清楚。它永遠是個無法破譯的謎。青年人喜歡隨心所欲的生活,所以總是打破常規, 老年人喜歡按部就班的生活,所以總有看不慣的事情,男人感受生活的輪廓,所以總是粗枝大葉,女人感受生活的細節,所以總是細緻入微。
平凡的世界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諦是不會浮出水面的​有人因無所事事,而讓生活變得煩惱,有人因無所用心,而讓生活變得毫無意義,有人因無動於衷,而讓生活變得麻木……一萬個人便有一萬種生活。因為“生活的真諦”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同的,每一個人對生活的感悟也都是不同的。


平凡的世界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諦是不會浮出水面的

重新拿起筆桿子,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即便寫作是諸多業餘活動中很辛苦的一個,但是依然要不斷堅持下去​。因為寫作是不斷審視自己內心的一個過程,通過寫作,可以不斷梳理心中許多紛繁雜亂的事情,讓內心沉靜下來,讓很多的事情落筆為文,也是一個心靈的出口。我發現,在每次寫作之後,內心都會較之前平靜許多,對我來說,這便是寫作最大的好處。在這個日益浮躁的時代,如果能通過這種方式讓心靈得到不斷的沉澱繼而平靜下來,便是極有益的吧。寫作還可以活絡思維,提高語言組織能力,發揮想象力的同時,有助於學有所專,充實生活,提高思想深度,反省自身。寫作是另一種方式的與人交流,在傾訴中宣洩情感,陶冶性情,平靜心靈。寫作也可得到精神上的收穫,能獲得一種滿足感和成就感,這種感受是我堅持寫作最大的收穫。


平凡的世界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諦是不會浮出水面的

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於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對於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讀了一本書____《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平凡的世界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諦是不會浮出水面的

這一部偉大的鉅著,為我們解說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裡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在這本書裡,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刻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平凡的世界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諦是不會浮出水面的

關於苦難的哲學,書中這樣表達"……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是他已經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他現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通過這一段血與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經歷千辛萬苦而釀造出來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____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識叫做‘關於苦難的學說’……”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認識啊?每到我們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也許這種困難與挫折只有孫少平所遭受的苦難的百萬分之一,我想只要是你讀了《平凡的世界》以後,讀懂了“苦難的哲學”,那麼就算是你今後遭受再多的苦難,你也不會怨天尤人。
平凡的世界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諦是不會浮出水面的

對於勞動的認識,書中這樣寫道:“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說活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於他對勞動的態度。”這絕對是一條精闢的理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的理論。“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無論什麼人,最終還是要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對於這些人來說,孫少平給他們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課,如何對待勞動,這是人生最基本的課題。”這裡體現出的是兩種人,勤勞的和懶散的。人生來是沒有差別的,然而經過了不同的境遇和發展之後,人與人之間便產生了巨大的差別。而在這期間,由於對勞動的認識不同,對產生這樣的差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宰相劉羅鍋在和紳臨終前對他說:“其實,每個人的結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設計的。”我非常欣賞這句話,說的太好了!試想,我們今天的生活,不是取決於你以往的勞動付出嗎?
平凡的世界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諦是不會浮出水面的

我認為,生活品質的高低,取決於你年輕時付出的多少,到了我們這樣的年齡就要有個好的心態,不要要求太多了,隨意而為,無需刻意的精緻,只要活好當下,並心生喜悅,就是美好。現在的我喜歡踏著輕快的腳步,暢遊在青山綠水中去親近鳥的鳴唱、花的芬芳。喜歡把流動的思緒傾瀉於筆端,在素箋上描繪斑斕畫卷,獨自享受清歡,面對物慾橫流的誘惑,淡定自若。
平凡的世界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諦是不會浮出水面的​心靈的沉澱,應該是一種遠離塵囂、遺世獨立的疏離。讓身心融進山色中,清寧而舒緩,猶如放鬆絲線的風箏,是空曠高遠的怡然。到了一定年齡,覺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目睹世俗紅塵的喧囂,從容遠離。喜歡將身心置於山野,用以體會各種繁緒落定的安逸。山中的雨,最是溫柔,看不見的是雨溼薄衫,看得見的是心的倒影。山中的綠,最是清新,羽化凡塵寂寞,潤澤了枯乾的視線。


平凡的世界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諦是不會浮出水面的

惟喜,這一刻可以接近自然的本真,快樂也好,憂鬱也罷,都不去理會。只讓雨絲將心情潤開,讓綠彩隨浪漫擴散,這山中日月,於我,就是溫良如玉。 靈魂的飽滿是要做一個精神明亮的人,生於凡塵,從容入世,意念,就會悠閒舒展。心境,是一種歲月沉澱後的坦然,如生命之清泉,潺潺流韻,拂過久旱的夢之鄉野,一抹清新,便足以解渴。
平凡的世界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諦是不會浮出水面的​如若,再溫一盞淡淡的清茶,獨自品茗,便會有歲月甘苦的味道,耐人尋味;卻是心靈的原漿。所有這些,只有在淡淡的餘味中才表露出最真。世間萬物,我們是自己的唯一,陽光裡微笑,風雨裡堅持。追尋這份本我的心境,讓心靈緩緩放低,聽嘈雜都市的喧囂,越過動與靜的界限,越過風的阻攔,越過自己心中一直懸浮的堤岸,這就是生活!


平凡的世界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諦是不會浮出水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