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不见有无即真解脱

问:身心以何为见?是眼见、耳见、鼻见及身心等见?

答:见无如许种见。

问:既无如许种见,复何见?

答:是自性见。何以故?为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即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

问:只如清净体尚不可得,此见从何而有?

答:喻如明鉴,中虽无像,能见一切像。何以故?为明鉴无心故。学人若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此见。《法句经》云: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善知识也。

问:《涅槃经·金刚身品》: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云何?

答:不可见者,为自性体无形、不可得故,是名不可见也。然见不可得者,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即是了了见也。无有知者,为自性无形,本无分别,是名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于无分别体中,具有恒沙之用,若能分别一切,即无事不知,是名无不知者。般若偈云:般若无知,无事不知;般若无见,无事不见。

问:经云:不见有无,即真解脱。何者是不见有无?

答:证得净心时,即名有,于中不生得净心想,即名不见有也;得想无生无住,不得作无生无住想,即是不见无也,故云不见有无也。《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亦名解脱。

问:云何是无所见?

答:若见男子、女人及一切色像,于中不起爱憎,与不见等,即是无所见也。

问:对一切色像时,即名为见;不对色像时,亦名见否?

答:见。

问:对物时从有见,不对物时,云何有见?

答:今言见者,不论对物与不对物。何以故?为见性常故。有物之时即见,无物之时亦见也。故知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也,诸根亦尔。

问:正见物时,见中有物否?

答:见中不立物。

问:正见无物时,见中有无物否?

答:见中不立无物。

问:有声时即有闻,无声时还得闻否?

答:亦闻。

问:有声时从有闻,无声时云何得闻?

答:今言闻者,不论有声无声,何以故?为闻性常故,有声时即闻,无声时亦闻。

问:如是闻者是谁?

答:是自性闻,亦名知者闻。

大珠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不见有无即真解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