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评价冲到Bestsellers 这到底是什么骚操作

一星评价冲到Bestsellers 这到底是什么骚操作

最近有人向跨境屋运营爆料,在竞争无比激烈的耳机品类,一个评分1.2的Asin,竟然冲到了小类目BestSellers前几名!难道这样的评分质量都不会造成产品销量断崖式暴跌?这到底是什么骚操作使然呢?

先看看产品本尊。外型看起来很像苹果耳机。它的listing描述、图片等各项做的都还不错,在某耳机小类目中排到前4名。

一星评价冲到Bestsellers 这到底是什么骚操作

一星评价冲到Bestsellers 这到底是什么骚操作

然而细看评价,非常惨烈,几乎全是一星Verified Purchase Review。而且大部分评论,都包含了“Don't work”(不能使用)、Don't buy(不要购买)这样的表达。这样的评价,难免让人猜测,难道是同行恶意竞争为之?如果产品都是这样的评论,买家看到后有想购买的欲望才怪啊!为什么还能保持在Bestsellers榜单中呢?

一星评价冲到Bestsellers 这到底是什么骚操作

如果进一步分析它的评论数量和评分趋势,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从Keepa数据图中看出,产品在6月25日上线,在6月26日随即产生了320个评论,评分高达4.9,当日销售排名仍在7112。到了6月29日,也就是3天后,评论到达最高点328个,评分为5,销售排名已跃升到3635名。

一星评价冲到Bestsellers 这到底是什么骚操作

一星评价冲到Bestsellers 这到底是什么骚操作

随后评论一路被删,到7月6日,评论数到达一个低点,只有37个,评分已降到3.7,但此时销售排名已快速跃升至124名。这时的预估单量已经非常理想了。要知道,直到此时,产品还没做促销,正价出售是比较赚钱的销售状态。

一星评价冲到Bestsellers 这到底是什么骚操作

7月7日,评论被狂删后突然再来一波猛增,又回到192个和4.4评分,同时做了限时半价,又一次瞬间拉起销量排名到达72名。这样的打法维持到7月11日。然后瞬间评论被删至23个,评分跌至1.2。

一星评价冲到Bestsellers 这到底是什么骚操作

从这种“暴力上评”的快节奏打法来看,卖家可能是在产品一上架后就快速上五星直评,并配合刷单和站外。但可能因为排名上得太快,加上直评的买家号有问题,评论很快被大幅删除,也不排除招来了同行的警觉,对这样一个快速上位的对手刷差评报复!

产品早期难上VP Review而上Non VP Review的打法现在越来越流行,我们在一个顶级大卖的Asin中看到,产品早期的前几个评论,都是Non VP Review,内容写得像一篇有理有据的作文一样的。

一星评价冲到Bestsellers 这到底是什么骚操作

文中这位耳机卖家的打法实在是激进型的代表,在primeday的预热周如此抢风头,难怪招来打击!商者,诡道也。对于某些卖家,激进打法也许能出奇制胜,但对于多数卖家,如此的诡道可能会损失惨重。出招之前,还是要好好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