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建築會說話,清明上河圖裡的這種屋頂,六品官專用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博大精深,說中國傳統古建築每一處構造都有著悠久歷史深厚的文化內涵一點都不為過。經過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國古建築的屋頂也隨著建築功能的不同而演化出各種樣式,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等名稱都是用來形容不同等級的建築屋頂,其中,有一種屋頂在存世的中國古代建築中保存數量最多,最實用的,同時在現代建築裡也被繼續使用,這就是硬山頂。因為使用這種屋頂的房屋主人基本都是平民百姓和六品以下官員,所以這種屋頂又被稱為“草根專用”。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清明上河圖裡的這種屋頂,六品官專用

清明上河圖中的硬山頂

關於硬山頂出現的時間,現在已經很難找到確切的時間節點,在宋朝成書的《營造法式》中未見記載,但在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裡,硬山頂就已經在汴河兩岸廣泛存在。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捲上,房屋都是硬山頂的平房,偶然有幾座高聳的層樓。

硬山頂的特點是屋頂簡潔,屋面只有前後兩坡,左右兩側山牆與屋面相交,從古建築上看屬於兩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是雙面坡的一種。另外一個顯著特點是整個屋頂只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形成兩面屋坡,左右側面用來壘砌山牆的材料多以磚石為主。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清明上河圖裡的這種屋頂,六品官專用

磚窯遺址

硬山頂雖然早在宋代就已經出現,但直到元末明初才被廣泛使用,而這其中的原因就是明朝大量磚窯的出現為修建硬山頂建築提供了大量的磚石材料,然人們堆砌兩側的山牆提供了便利條件。硬山頂的出現,一方面節省了大量的木材,同時還通過將檁木樑全部封砌在山牆內的形式最大限度保護了建築中的木質建材,由於硬山頂的方便易用,磚石普及之後,硬山頂建築逐漸成為中國古建築中普遍使用的形式,無論住宅、園林、寺廟中都有大量的這類建築。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清明上河圖裡的這種屋頂,六品官專用

硬山式建築

明清兩朝,出於封建等級制度的要求,統治者直接頒佈法令,對房屋的建築樣式、尺寸做了嚴格規定。在明朝,皇帝直接下聖旨做出明確規定,六品以下官員及百姓,房屋只能使用硬山頂,否則就是僭越,嚴重的要直接拉出去砍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