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美國爲什麼會高額補貼農業 並大量且低價出口?

近日,有網友提問:美國人明知糧食出口賣不了幾個錢,為什麼還要大力發展農業並且低價出口?

在此,每日糧油根據自己掌握的信息,簡單回覆如下:

在我國農業補貼主要是農民喜歡的價格支持補貼,即每年國家規定一個收購價格,然後農民按照這個價格賣糧。這個政策的好處是農民看的見摸得著,另外最關鍵的是通過槓桿效應,以最小的花費實現最大的效益。比如國家託市收購,國家只需要收購三四千萬噸,就能刺激整個市場價格處於託市價附近運行。當然,壞處就是全國一個價,影響了市場對價格的形成作用。

網友提問:美國為什麼會高額補貼農業 並大量且低價出口?

而美國補貼則更加強調市場作用,它的補貼也分直補和間接補貼,但沒有類似我國的價格支持補貼措施。其中直補類似我國的糧補,但在整個補貼體系中佔比不大,其對農業最大的補貼來自包括收入保險在內的間接補貼。

收入保險,顧名思義就是保障種植者收益的保險,它補貼的對象是收入90萬美元以下的種植戶,對於年收入90萬美元以上以上的大農場不再享受這個補貼——這和我國規模越大補貼越高不同,注重示範性不同,它的補貼重點在於扶持中小種植戶。

網友提問:美國為什麼會高額補貼農業 並大量且低價出口?

最關鍵的是,它的補貼額度很高,補貼額度為基期(5年一調整)生產量的76.5%,也就是說,即使絕收,也能拿到正常年景50%以上的收益。

而在保費補貼方面,補貼比例與所保產出比重呈反比關係。具體而言,導致產出低於50%的巨災保險保費由聯邦政府100%補貼,此後隨著農民選擇的產出保險範圍提高,聯邦政府的補貼比例也逐漸下降。

正是這種普惠制的高額補貼使得美國農民的農產品種植市場收入穩定,甚至在受災或是全球糧價大跌的年份裡收入會更好一些,而在美國,農民絕不是低收入群體,美國農場要比大部分工薪階層富有。

網友提問:美國為什麼會高額補貼農業 並大量且低價出口?

當然,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還在於種植的規模化,導致其補貼效率高,而我國屬於分散的小家庭式生產,一家幾畝地,就是按照最高的美國補貼標準,也給不了農戶多少補貼,相反美國農場,一畝50美元,一千畝就是5萬美元。

至於題主問題的,美國這種高額補貼是否值得,看看當下的中美貿易戰就知道是否值得了,另外,最關鍵的是,美國通過補貼實現了食品供應的豐富和工人的就業。

用美國人的話來講:美國的農業如此發達,食品供給如此豐富,每年農產品出口貢獻如何如何,而補貼的代價多大呢?不過是每個美國公民,每天每頓飯多支付5美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