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陽光問廉》,清淤護航 助推脫貧攻堅

今年以來,遂寧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高質量推進精準脫貧攻堅戰各項工作,全市產業扶貧、醫療健康、社會保障、社會扶貧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2017年全市2.5萬貧困人口順利脫貧,90個貧困村成功摘帽,貧困人口總數從2013年底的21.3萬減少到2017年底的4.9萬,貧困發生率從7.6%下降到1.8%。遂寧市以脫貧攻堅為突破口,全市深入整治不正之風和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創新開展扶貧領域“清淤護航”行動,把脫貧攻堅作為發現使用評價幹部的主戰場。創新開展巡查、監察、督查“三查”、創新科技監督、農村集體經濟三資監管平臺,嚴查嚴辦動扶貧資金奶酪的腐敗和作風問題,今年以來,遂寧全市共查處扶貧領域問題183件、249人,其中黨紀政紀處分96人、織處理153人。

遂寧市2018年第二期大型調查類全媒體直播節目《陽光問廉》,7月12日在遂寧市國際會展中心開播,本期《陽光問廉》以“清淤護航 助推脫貧攻堅”主題,對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曝光,直面扶貧攻堅領域腐敗問題和作風問題,問得臺上被問責單位負責人臉紅冒汗,也問到了群眾的心聲,得到了部門的明確表態。

遂寧市紀委常委廖鑌:“《陽光問廉》節目開播以來,圍繞市委中心工作,聚焦民生,切實推動幹部作風轉變,推動工作落實,有效及時地為群眾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在前六期節目中,涉及到村社道路修建、老百姓用水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我們對發現的幹部作風問題,進行嚴肅問責,截止目前一共有56名黨員幹部進行了問責。

(《陽光問廉》網絡同步直播,網友互動點評)

問題一 不合規定的一卡通

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016年國家全面推行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改革,將以往的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進行合併的一項惠農補貼,按規定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對象為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可在2018年遂寧市強農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使用“一卡通”專項審計中,安居區橫山鎮卻被發現存在2個沒有名字的“五保戶”戶名,可能存在國家惠農補貼被套取等問題。

嘉賓點評:中央的惠農資金直接打卡到農戶,體現了黨中央對農業的重視、農民的關心。短片中反映的橫山鎮在執行惠農補貼政策中變了形、走了樣,這說明,在執行中監管缺失,仍把惠農補貼發放到不符合條件戶頭。幹部在執行落實政策時存在責任心不強,工作不到位,監管缺位的現象。這種做法和態度留下了政策執行的漏洞,導致國家專項資金跑冒滴漏,甚至可能為滋生腐敗提供了土壤和溫床。

區縣表態:安居區副區長舒玉明表示:立即帶領相關部門進行現場調查,在明天之內追回不該發的資金,三天之內下發該發的資金。我們還將啟動追責問責程序,對相關人員進行嚴肅處理,做到零容忍。另外,還將舉一反三,在全區進行拉網式排查。

問題二 整理後的堰塘關不住水

2016年3月,射洪縣玉太鄉啟動1.5萬畝土地整理惠民工程,尊聖村的4口堰塘整理被納入其中。今年以來,《陽光問廉》不斷接到群眾反映,說整理後的堰塘關不住水,基本發揮不了作用。

隨後,調查組展開調查,並查明尊聖村原本有6口正常使用的堰塘,其中4口出現了問題並進行了整理,但就在這整理過的4口堰塘中又有2口出現了質量問題,控水閘閥居然安在水裡,很快生鏽無法使用,不能正常蓄水,嚴重影響村民的生產生活。

法律顧問敖強:應有招投標、終審責任制……

射洪縣國土局黨組書記張朝輝:設計沒問題,施工有問題,土地整理項目有一套嚴格的技術規程,沒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施工,沒有通過驗收,表現出工作作風不實。應立即啟動整改,組織監理施工單位,一定達到要求,一定要做好。

建築專家:建議請懂行的人,全程監工,建議把細節寫入合同,嚴格按合同要求的 驗收、撥款,不合格要問責。

嘉賓點評(文化學者周光寧):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這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但看了剛才的短片,卻讓人感覺相關部門責任人並沒有把“命脈”當回事。

作為相關責任部門,應該有全程監管的責任。相關法律規定:水利工程的質量是要終身追責的,難道對法律法規也敢不心存敬畏嗎?

群眾的事無小事,何況是農業命脈的大事?只要我們對老百姓的每一件事用心、用情,就不會出現新整治的堰塘關不住水,更不會出現讓群眾跳進堰塘去開閘放水的荒唐事了。

區縣表態:

在這一問題的表態中,射洪縣副縣長鄒清的兩次回答,均未通過由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觀眾代表組成的考評團的考評,所以射洪縣委書記蒲從雙對此進行了再次回答。

射洪縣委書記蒲從雙:出現這種問題,鄉鎮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射洪縣委、縣政府將在明天組織國土、發改等多個部門到現場展開調查,在2個月之內必須完成該工程的整改。另外,射洪縣也將啟動問責程序,對相關人員進行嚴肅問責。

問題三 驗收了卻無法使用的提灌站

鳳陽村是遂寧市大英縣象山鎮的一個貧困村,按計劃已於2017年摘帽脫貧。今年6月,市紀委在扶貧專項巡察中發現,該村10社去年修建的江家嘴提灌站通過了驗收卻無法使用。同時,在合同書上,記者發現,該項目的簽訂日期為2017年11月9日,約定開工日期是2017年11月8日,竣工日期卻是2017年1月7日……

嘉賓點評(文化學者周光寧):看了這個短片,感到怪怪的,新修的提灌站並沒有經過抽水試運行,居然就算竣工了,居然就驗收合格了?這樣草率的驗收,是由誰負責的呢?在這項扶貧工程中,草率之為隨處可見,從工程合同書的簽訂開始,就鬧出了“烏龍”笑話。我並不是要死死揪住一個筆誤不放,只是想證明我的觀點,那就是自始至終的草率!這份合同按理說也經過了不止一個領導之手,但就是沒有一個人去認真審讀一下,似乎對這項扶貧工程誰都不上心。這很可怕,像這種具有神聖法律效力的工程合同都可以草率,還有什麼事情不敢草率呢?

區縣表態:

大英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縣總工會主席趙維強表示:該問題的發現證實我們的幹部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們將隨後趕赴現場調查處理,也將想盡一切辦法保證村民用水。另外,我們也將以此事為契機,對全縣展開排查,同時啟動問責程序,對相關人員進行嚴肅處理。

(被問責部門安居區水務局局長曾涼雄接受記者採訪)

問題四 三年都沒等來的自來水

遂寧市安居區白馬鎮陳家溝村屬於2018年的脫貧村,距離白馬場鎮3公里,全村16個社共529戶1901人。因為是旱片死角,長期以來,村民飽受缺水之苦。2015年,村委發出通知,每戶只需繳納實際成本一半的費用1100元,就可以安裝使用自來水。村民們踴躍交錢,期待著自來水早日竣工,投入使用。然而,沒想到的是,施工隊安裝了78戶後,就全部撤走,再無音信……原來,這項惠民政策,在實施一年後就終止了,而由於配套資金的退出,無法為剩餘的群眾完成安裝。村裡把費用退給村民,但依靠打的井水維持生活用水的村民們說:我們不要錢,要裝自來水。

嘉賓點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飲用水安全事關百姓切身利益。村民迫切盼望安裝自來水,這個並不太高的嚮往在白馬鎮陳家溝村卻變成了三年多都難以實現的奢望。政府部門的行政決策事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必須依法行政,誠而有信、取信於民。既然政府做出了對老百姓安裝自來水減半收費的承諾,就應當落實到位。取信於民,而不應朝令夕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不妥善解決,必然引發社會質疑,損害政府信譽,這個教訓是極其深刻的。

區縣表態:

在該問題的表態中,安居區副區長舒玉明的兩次回答均未通過由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觀眾代表組成的考評團的考評,所以安居區委副書記熊傑對此進行了再次回答。

安居區委副書記熊傑表示:將帶領相關部門到現場瞭解具體情況,第一時間制定出解決方案。10天之內,啟動自來水安裝工作,1個半月內,完成自來水安裝。

四川臺記者 王映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