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攝影全攻略,都在這了!

南極攝影全攻略,都在這了!

南極大陸是地球上最後被發現的大陸,也是唯一沒有原生居民和人口定居的大陸,它完全被巨大的冰川所覆蓋,平均海拔高達2350米。南極大陸和周圍島嶼組成了南極洲,面積約為1400萬平方公里;而一般意義上的“南極”,指的是《南極條約》規定的南緯60°以南的地域,包括南極洲和周圍的海域,總面積約為5200萬平方公里。

南極可謂是地球上距離我們最遙遠的去處,它有著恢弘壯麗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野生動物,對攝影師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隨著中國旅行公司包船的增加,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開始將南極列入自己的目的地,那麼,如何規劃你的南極拍攝?如何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呢?

一、旅行時間選擇和線路選擇

南極地區的冬夏和北半球相反,適合旅行的季節是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可以分為三個各具特色的時間段。

(1)11月—12月中旬:南極的春天,可以看到較大的冰山,企鵝和其他鳥類開始求偶;這個時段天氣比較好,價格相對便宜,但因為冰面尚未全部融化,可以到達的位置受限制。(2)12月中旬—2月中旬:南極的夏天,氣溫較高,日照時間很長,動物較為活躍,有條件登陸的地點比較多。遊客數量最多,價格也較高。(3)2月中旬—3月中旬:南極的夏末,溫度漸低,企鵝的幼鳥開始換毛準備過冬,是鯨最活躍的時期,旅行價格適中。

南極攝影全攻略,都在這了!

南極目前可供常規旅行的地域範圍僅佔總面積的百分之三,主要集中在西南極洲附近,有兩種主要線路——南極半島(Antarctic Peninsula)和南極三島。其他路線則相對小眾,如去往南極點的旅行,需要乘飛機達到,費用是常規旅行的數倍。

南極攝影全攻略,都在這了!

南極半島遊:非常經典高效的線路,一般從位於阿根廷的全世界最南城市烏斯懷亞或智利的蓬塔阿雷納斯出發,穿越德雷克海峽後,抵達南設得蘭群島(South Shetland Islands,我國的長城考察站就設在這裡)和南極半島,其間沿岸巡航及登陸,結束後仍經由德雷克海峽返回。這條路線能夠欣賞到南極的代表性風光,接觸到企鵝、海豹和鯨等野生動物,在時間上比較節約,從國內出發開始到返回的全程,一般需要15-17天左右,非常適合初探南極風貌的愛好者。

南極攝影全攻略,都在這了!

【南極三島遊線路示例】

南極三島遊:一般以烏斯懷亞為出發點,在半島遊的基礎上,增加南喬治亞島(South Georgia Island)和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s),這兩個島上聚集著大量的企鵝、海豹等野生動物,可以讓您飽覽更加豐富的動植物、特色風光和南極探險遺蹟,總的耗時一般需要23-25天,費用也更高,適合時間充裕,希望拍攝到更多動物種類的愛好者。

二、拍攝方式

南極攝影全攻略,都在這了!

在南極旅行期間,主要的生活和活動都將在郵輪上進行,郵輪的開放甲板本身就是相當好的觀景和拍攝平臺,在這裡能欣賞到海灣及冰山的景色,遠觀各種動物,偶爾還有浮冰帶著海豹和企鵝從船舷飄過,幸運的話,甚至能見到鯨出沒在船旁。

南極攝影全攻略,都在這了!

【9層外甲板拍攝的晚霞】

郵輪一般有不同高度的外甲板可供拍攝,如我們乘坐的“午夜陽光號”在6層和9層設有外甲板。較高的位置視野好,可以更好地表現風光全貌,較低的甲板則適合拍攝水面附近的野生動物。

其實在郵輪上的拍攝,對於我們這些攝影師來說,可以說是非常舒適甚至奢侈的,不需要扛著大包翻山越嶺、風餐露宿,在出現好光線時,從房間衝到甲板只需要短短兩分鐘。

南極攝影全攻略,都在這了!

【衝鋒舟巡遊】

進一步貼近南極,就要乘坐衝鋒舟進行巡遊和登陸。

巡遊,是乘坐衝鋒舟在郵輪附近的海域穿梭觀賞,一般會選擇風景較好以及有野生動物出現的區域,時間在1-2小時,其間可以在衝鋒舟上拍攝,但空間比較有限。

南極攝影全攻略,都在這了!

登陸,即乘衝鋒舟踏上附近的島嶼或南極大陸,可以近距離接觸企鵝等野生動物。需要有探險隊員事先勘察,做好路線規劃,擺放活動範圍標誌,登陸過程也都在探險隊員的指揮下進行,時間一般在1-2小時,可以使用三腳架拍攝。

郵輪也經常提供一些附加活動,有的要額外收取費用,如雪地徒步,皮划艇等等,其中最推薦的是攝影巡遊(Photo Cruise),這是由駐船的攝影師帶隊,乘坐皮划艇的巡遊拍攝,由於攝影師會尋找更有價值的目標,並且給出建議角度,所以比普通的巡遊更加適合攝影創作。

三、器材選擇

要在南極拍到滿意的作品,我們需要攜帶什麼樣的設備呢?

南極景象遼闊,使用長焦鏡頭的機會遠多於廣角,而企鵝、海豹、鯨、信天翁等野生動物也大多出現在遠距離,這時70mm-200mm的焦段都有些力不從心,建議攜帶長焦能達到400mm的遠攝變焦鏡頭,比如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是郵輪上最常見的鏡頭。我們同行有位敬業的攝影師甚至帶上了600mm的長焦鏡頭,一直用鏡頭包隨身揹負著,他甚至還接上了2倍鏡,用1200mm的焦距拍攝遠處的鯨。

除了在甲板拍攝比較從容之外,巡遊和登陸拍攝的節奏都比較快,尤其是乘衝鋒舟在海浪中顛簸時,拍攝機會可能隨時出現,這時很難有條件去換鏡頭,所以,大變焦比的鏡頭很適合巡遊和登陸拍攝,如28mm-300 mm或類似的焦段。

如果你希望焦距覆蓋廣又對畫質要求比較高,可以準備兩個機身,分別搭掛廣角和長焦鏡頭。我這次攜帶的是一臺EOS 5D Mark IV,用於兼顧4K視頻和照片的拍攝,可以發揮高像素的優勢,平常搭配的兩個鏡頭分別是EF 11-24mm f/4L USM和100-400mm鏡頭,此外還準備了20mm、50mm的大光圈定焦頭用於拍攝人物和星空。

南極攝影全攻略,都在這了!

由於經常要在運動和顛簸中抓拍,相機和鏡頭的對焦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可以幫助你更好的跟蹤目標,捕捉到精彩瞬間,同樣,防抖功能也很有價值。野生動物是南極的重要拍攝內容,它們的出現和動作都有一定的不可預測性,這也需要設備具有比較好的對焦能力和高速連拍能力,佳能5D4的表現完全符合預期。

南極攝影全攻略,都在這了!

【高速連拍對捕捉動作很有好處】

總結一下,如果以攝影為目的,建議至少攜帶一主一備兩個機身,以及偏重長焦的鏡頭組合,穩固的三腳架也是需要的。同時,要攜帶儘可能多的存儲卡以及用於備份的筆記本電腦和移動硬盤,很多景象可能一生只會遭遇一次,這時不要吝惜快門,存儲的價格相對於旅行本身來說已經相當便宜了。我在兩小時的攝影巡遊中就拍攝了上千張照片,在南極期間,每天的拍攝數據量大約在150-200G,視頻和圖像各半。

旅途中也要注意保護好設備,南極很潔淨,灰塵很少,但海水對攝影器材的腐蝕程度較高,如果設備濺上了海水,要及時清理。

四、拍攝建議

南極攝影全攻略,都在這了!

由於經常要在運動和顛簸中抓拍,被拍的目標也同樣在運動中,這時為了保證影像的清晰度,高速快門是首先要保證的。使用長焦鏡頭時,快門速度至少要達到1/500-1/1000秒,才能保證清晰度,凍結動作瞬間。建議使用快門優先模式,將感光度設定為自動,或者在光圈優先模式下,提高自動感光度的設定下限(我設為了ISO 400),南極景觀的反差一般並不大,提升感光度雖然對寬容度和噪點都有影響,但和獲得清晰的影像相比,還是值得的。相機也應該保持設置在高速連拍以及能夠最快速調整對焦點的模式下。

南極攝影全攻略,都在這了!

南極地區的晴天率很低,陰天持續數日都司空見慣,要做好在陰天下拍攝的準備,而陽光也可能隨時出現,遇到精彩光線時,一定要抓住機會多拍。

多搜索多觀察多拍攝:南極的場景非常豐富,很考驗每個人的觀察能力,未必要和大家趨同,注意相反方向,在視線的遠方,可能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穫,而不同角度的每張影像都可能是獨一無二的。

利用對比表現尺度:南極蒼茫廣闊,很容易使人失去尺度感,這時,在畫面裡置入一些熟悉的物體,如人、船等等,會凸顯出尺度感。

南極攝影全攻略,都在這了!

另外,一定要保證器材隨時處在可拍攝狀態:包括電池、存儲卡、對焦設定等等,精彩的畫面可能隨時會出現,有一次鯨突然在船旁出現,當時我的存儲卡不巧剛拍滿,只能邊拍邊刪,很是狼狽。

南極攝影全攻略,都在這了!

五、保證照片安全

每天例行備份和保養:在南極期間,我給自己立下了規矩,每天都確保要將當天拍攝的數據從存儲卡備份到移動硬盤,即使頂著暈船的痛苦也不例外,並且,我準備了兩塊移動硬盤做雙重備份,在回程的飛機上,這兩塊硬盤也都分別存儲在不同的行李中,以最大限度的保證數據安全。

這並不是多慮,在數據備份上投入的精力可以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本次行程有多人都遭遇了數據損失,有人在船上損壞或丟失了存儲卡,一位團友更是在國內剛下飛機就丟失了相機,裝滿全部旅程圖片的存儲卡也隨著相機不翼而飛,這可能是比金錢更大的損失。

“如果南極是音樂,那它一定是莫扎特;是藝術,那一定是米開朗琪羅;是文學,那一定是莎士比亞。 而且,它一定是比這些都更偉大的存在。”希望攝影師朋友們都能踏上南極,用自己的鏡頭表現這些最偉大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