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拿遊戲說事兒:榮耀play、360N7、小米黑鯊和努比亞紅魔,咋選

都拿遊戲說事兒:榮耀play、360N7、小米黑鯊和努比亞紅魔,咋選

繼拍照之後,遊戲似乎成為了智能手機最愛貼的“標籤”。

日前,在榮耀新品發佈會上,榮耀發佈了全新旗艦品類榮耀Play和榮耀9i等多款新品。

其中,雖然華為或榮耀官方沒說榮耀Play就是一款遊戲手機,但是,從現場的產品介紹來看,榮耀Play確實是榮耀打造的一款主要面向遊戲用戶的手機。

既然都是瞄準了遊戲用戶,那麼,榮耀Play與360N7、小米黑鯊和努比亞紅魔等幾款專業遊戲手機相比,誰更具有吸引力呢?

遊戲性能:榮耀Play搭載華為“嚇人的”GPUTurbo

都拿遊戲說事兒:榮耀play、360N7、小米黑鯊和努比亞紅魔,咋選

“GPU Turbo”是華為根據汽車渦輪增壓技術帶來的靈感,響應用戶對手機圖形處理的井噴式需求而特地研發,據稱,GPU Turbo圖形處理加速技術,打通了EMUI操作系統以及GPU和CPU之間的處理瓶頸,在系統底層對傳統的圖形處理框架進行了重構,實現了軟硬件協同,使得GPU圖形運算整體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畫質、性能提升的同時,能耗下降。

用華為消費者BG CEO餘承東話說,千元機性能可達到中端機水平,中端機性能可達到高端機水平。簡單說,就是同等硬件參數下,有了GPU Turbo的作用,可讓手機發揮出更大的性能價值,從而實現了手機運行速度的突破。

該技術率先在榮耀Play搭載,使得榮耀Play的運行性能大幅提升。

事實上,此前發佈的遊戲手機360N7,也有提出類似理念。360N7號稱由最新升級的性能調度智能引擎Hybrid Engine 2.0的加持,可在系統底層進行的優化能有效的減少軟硬件資源的浪費,降低整體的功耗。

簡單說,面向遊戲玩家的手機都把高性能、低功耗、長續航作為了最大的賣點。

硬件配置:360N7續航好,黑鯊後置拍攝像素更高

都拿遊戲說事兒:榮耀play、360N7、小米黑鯊和努比亞紅魔,咋選

處理器方面,360手機N7搭載了高通驍龍660處理器,黑鯊遊戲手機搭載的是高通驍龍845處理器,努比亞紅魔手機搭載的是高通驍龍835處理器。顯然,360N7在處理性能遠不及黑鯊或紅魔。

而榮耀Play則搭載的是AI芯片麒麟970,包括華為P20、榮耀V10、榮耀10等華為或榮耀旗下中高端機型都搭載的是該款芯片。

屏幕方面,榮耀Play搭載6.3英寸全面屏,19.5:9顯示比例,分辨率為2340*1080,採用可隱藏式劉海設計;360N7配備了一款5.99英寸的FHD+ in-cell 全貼合屏幕,屏佔比達到了84.5%,分辨率為2160*1080。小米黑鯊手機和努比亞紅魔手機也一樣採用了18:9的屏幕。

顯然, 在“千機萬機劉海屏”的大潮下,採用劉海屏的榮耀Play要比其他兩款更貼合潮流。

拍照配置方面,榮耀Play採用“前置1600萬+後置‘1600萬+200萬’”組合,360N7手機則選擇的是“前置800萬+‘1600萬+200萬’”組合,黑鯊手機配備了後置1200萬像素+2000萬像素的雙攝組合,而紅魔手機則是提供後置2400萬像素單攝主相機,顯然,紅魔手機的後置單攝方案與主流配置相悖。

續航方面,360N7的配置是5030mAh大容量電池,小米黑鯊手機4000mAh,努比亞紅魔手機3800mAh的電池,榮耀Play配置的是3750mAh電池,顯然,在不考慮“GPU Turbo”作用的前提下,360N7的續航能力或更突出。

外觀設計:榮耀Play劉海屏,360N7、黑鯊無優勢

都拿遊戲說事兒:榮耀play、360N7、小米黑鯊和努比亞紅魔,咋選

單看外觀,360手機N7只能用簡單概括,沒有個性十足的外觀,也沒有炫酷的RGB光效。黑鯊遊戲手機採用了跑車流線造型的設計,整個機身看起來就如同一輛跑車的立頂。紅魔手機則是採用了立體感很強的平行雙切面的設計。

黑鯊手機配備了一個手柄,帶搖桿和兩個自定義肩鍵,支持搖桿、按鍵和觸屏同時操作,特別是玩吃雞遊戲的時候,特別順手。同時,作為遊戲手機,紅魔和黑鯊都不約而同地加入了遊戲模式專屬切換鍵,紅魔將其置於右側頂部,而黑鯊則將其置於左側的中部。

榮耀Play採用的主流智能手機劉海屏,不玩遊戲時,與主流智能手機並無差異。

從定價來看,360N7提供"6G+64/128G"多種選擇,定價1699-1999元;黑鯊手機和紅魔手機都提供“6G+64G”和“8G+128G”兩種選擇,其中,黑鯊手機定價2999-3499元,而紅魔手機定價為2499-2999元。而榮耀Play提供擁有“4/6GB+64GB”兩種選擇,定價分別為1999元和2399元。

從定價策略來看,360N7相對更有優勢,但可惜的的是,它未配備劉海屏,此外,在“6G+64G”配置下,榮耀Play與黑鯊手機和紅魔手機相比,也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長期關注、及等相關政策、法律及監管問題。郵箱:lijunhui0602#163.com,微信號:lijunhui0602,微信公號:lijunhui05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