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在海外經常遭遇的「騙術」

在海外的百萬中國留學生,是騙子常年“緊盯”的對象!原因很簡單,能出國留學的學生,大多家庭經濟條件較好,學生留學期間在銀行賬戶中會有一定數額的存款,遠在國內的父母就更不用說了,往往是不法分子的行騙目標!

中國留學生在海外經常遭遇的“騙術”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騙子的騙術在不斷變化。但是,主要圍繞的行騙核心,一方面是利用留學生家長對遠在國外的孩子的擔心,另一方面是利用在國外孤身一人的留學生“怕事”的心理。

現在看來,10年前就存在的一些“陳舊”騙術。我們舉幾個典型的事例:

1. 以“孩子出事”為名義的電話詐騙

這種騙術,在目前網絡通訊及其發達的大背景下逐漸消失了。因為,近年來留學生與家長的溝通不僅限於電話和電腦。往往是微信都能隨時隨地彼此聯繫上。但是,10年前的情況就不太一樣了,留學生會接到一通來自冒充電話公司的電話,要求學生接下來某個時段“關閉手機”,原因多為“調試網絡”。接下來,騙子會肆無忌憚的聯繫留學生國內的父母,騙留學生父母:其孩子在國外出車禍了、被綁架了等。以索要匯款。當遠在國內的父母,嘗試聯繫孩子的時候,由於孩子的手機處於關機狀態。一時心急的父母就很容易上當被騙!

中國留學生在海外經常遭遇的“騙術”

2. 冒充政府和稅務機關的“假郵件”

這一方面的騙術主要針對留學生,在國外留學的學生無論在校園的學習或日常生活上都早已習慣了“收發郵件”,這是一個與國際接軌的好習慣,但是也是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的方面。由於中國學生在打發課餘時間時,喜歡觀看一些與國內同步的電影和電視劇,多為網上下載或者使用“機頂盒”,騙子們正式利用“版權”這一問題大做文章,往往冒充“本地網絡公司”和“政府機關”發送一些所謂的“警告性”或“罰款性”郵件、“假冒律師函”,並伴有所謂的“嚴重後果”的措辭,並附上“罰款”和“繳費”的鏈接,對於“怕事”、“不想惹事”的留學生,很容易上當,被騙取錢財。

中國留學生在海外經常遭遇的“騙術”

近年來,騙子們的騙術版本在不斷“更新”,留學生群體反映了一些新騙術:

1. 兩通詐騙電話“配合”的騙術

隨著騙術在不斷的被揭穿,留學生和家長對陌生人電話也都有了較高的警戒心。但是,“複合式”的詐騙層出不窮,經留學生們反映和回憶:這種騙術往往會在第一次通話時以非常被容易識破的騙子的口吻進行“佯攻”,留學生往往會第一時間揭穿這一騙局。但是,事情到這裡還沒有結束,在未來的數日內,留學生會接到第二桶詐騙電話,電話的另一邊會冒充“國際刑警”、“香港廉政公署”等打擊犯罪的部門,詢問留學生前段時間是否有接到過“詐騙電話”,並需要“凍結”和“保護”留學生的銀行賬戶。留學生往往在一剎那放鬆警惕,乖乖就範!

中國留學生在海外經常遭遇的“騙術”

2. 冒充中國駐海外使領館的詐騙電話

類似的新聞,再過去的兩三年中時常發生。留學生被假冒的“使領館”人員告知,其父母在國內“出事”,要求其躲起來,不要與任何人接觸,否則將由嚴重的後果。這次是作為兒女的留學生來擔心國內的父母了。接下來,不法分子開始展開“老手段”,對留學生父母展開詐騙和勒索。中國駐海外使領館關注類似時間後,也明確發佈公告,使領館不會有類似的行為,並提醒海外留學生提高警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電話仿冒使館號碼進行詐騙勒索。

中國留學生在海外經常遭遇的“騙術”

在海外的留學生,在遇到事情時,要及時與家長、朋友、校方、官方乃至使領館進行聯繫和溝通,這能有效的預防被騙,所謂“當事者迷,旁觀者清”,不無道理。

部分圖片來自於互聯網,如涉及版權請聯繫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