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美五大峯林之一 道教露天博物館 雲霧繚繞 宛如仙境


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丫山,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

其中玉京峰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懷玉山脈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

三清山主體南北長12.2公里,東西寬6.3公里,平面呈荷葉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位於歐亞板塊東南部的揚子古板塊與華夏古板塊結合帶的懷玉山構造快體單元內。地處懷玉山脈腹地,屬花崗岩構造侵蝕為主的中山地形。山勢是東、南、西三面陡峻,北面稍緩。從山腳至山頂,水平距離5km,海拔由200m陡增至1816m。

三清山的第一次大海浸發生於14億年前的中元古界。那時三清山地區的地殼運動正處於“地槽”沉降階段,海水浸沒達4億年之久,沉積數千米厚的雙橋山群的復理式海相碎屑岩,並夾雜有海底火山噴發物。在“晉寧運動”後,才結束了地槽式沉降歷史,地殼開始逐漸回返上升,出水為陸,三清山地區進入相對穩定的“地臺”階段。

約9億年前後,揚子古板塊與華夏古板塊碰撞對接,併成為Rodinia超大陸的組成部分,留下了珍貴的古洋殼殘跡即蛇綠混雜岩帶和蘭閃石片岩,是古板塊對接和晉寧造山運動的重要見證。

三清山屬於東亞植物區的中國—日本植物亞區中的華東地區,植物區系組成豐富,垂直分佈比較明顯。已查明高等植物253科984屬2373種。保留了許多樹齡在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的古樹。

1600餘年的道教歷史孕育了豐厚的道教文化內涵,按八卦佈局的三清宮古建築群,被國務院文物考證專家組評價為“中國古代道教建築的露天博物館”。

三清山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內展示了獨特花崗岩石柱與山峰,豐富的花崗岩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合,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呈現了引人入勝的自然美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推選為“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質學家一致認為是“西太平洋邊緣最美麗的花崗岩”。


十大景觀:東方女神、巨蟒出山、猴王獻寶、玉女開懷、老道拜月、觀音賞曲位於南天門、葛洪獻丹、神龍戲松、三龍出海、蒲牢鳴天。

三清山自駕車線路:滬昆高速玉山出口下,進了320國道直走3.5公里在左拐,進入三清山環山公路又直走45公里就到三清山景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