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同源作爲中醫藥在大健康領域發展的趨勢,究竟有利有弊?

藥食同源作為中醫藥在大健康領域發展的趨勢,究竟有利有弊?

“藥食同源”的理論是指中藥與食物本源一致。許多東西既是食物也是藥物。人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發現了各種食物和藥物的性味和功效,認識到許多食物可以藥用,許多藥物也可以食用。兩者之間很難嚴格區分。

如果人們意識到養生保健的重要性,針對自己體質在自己的膳食結構中增加一些藥食同源的食材是非常有好處的。

藥食同源作為中醫藥在大健康領域發展的趨勢,究竟有利有弊?

《內經》有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這可稱為最早的食療原則,也就是“藥食同源”理論的基礎。所有食物即是藥物。中醫藥學有一個泛中藥概念:所有動植物、礦物質等也都是屬於中藥範疇。凡是中藥,都可以食用,只不過是一個用量上的差異而已,也就是說法: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合適的藥食同源是會對中醫的治未病有積極作用的。

市售的多種餅乾類產品都宣稱具有養胃、促消化、降糖等功效,如能添加一些藥食同源之品肯定對人有益,但這類產品到底是否具備其所宣稱的功效,攝入劑量也需要考量。如細看產品的成分表,就不難發現,其實這類產品大同小異,主要配料組成區別並不明顯。這類食品中添加的油脂和高糖及各類食品添加劑,作為日常食品對身體並無益處。

藥食同源作為中醫藥在大健康領域發展的趨勢,究竟有利有弊?

藥食同源作為中醫藥在大健康領域發展的趨勢,究竟有利有弊?

“藥食同源”的中藥,不僅可以作為食品長期服用,而且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如果能按照國際通用的食品標準使“藥食同源”食品、中藥材食品和保健品的管理更加規範化和標準化,相信會有更多的群眾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