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被家長灌輸這4種思想的孩子 你很危險!

不用太注重形象

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是對他們的外在形象卻並不關心。雖說才華對於人們的成功很重要,但是沒有一個好的形象會讓這種成功無限推遲。當然,這種形象不是指外表容貌,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面貌。

安安已經上一年級了,老師通知要開家長會,開家長會的時候,媽媽穿了一件比較土的衣服,頭髮還有比較油膩膩的。看看班裡其他同學的媽媽穿的也都比較精緻,同學們牽著家長的手的時候,是無比的自豪,但是安安看著一臉嚴肅的媽媽,覺得好像有點不對勁,但是媽媽好像平常也是這副樣子啊。

家長會之後,班裡的同學是時不時的會對安安指指點點,指著安安的鞋說安安的腳特別臭,指著安安的頭髮,說安安不講衛生。其實安安是一個很講衛生的小孩子。其實我們家長確實是應該注意一點自己的形象,我們不追求什麼名牌,但外形是要得體不失大方的,這樣其實也可以給予孩子一種自信,因為透過這些,孩子也會從中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所以家長在平時教育孩子時,不要只注意成績,對於他們的精神、氣質也要多加關心。

從小被家長灌輸這4種思想的孩子 你很危險!

教孩子要物質一些

這樣的思想灌輸簡直就是在扭曲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人物質從小處說是貪小便宜,從大處說就是目光短淺。只有物質是無法組成人們真正幸福的,想要孩子以後能夠過的輕鬆一些,還要教孩子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家長們如果把這種思想灌輸個孩子,會讓他們為人處世特別愛斤斤計較,重視金錢勝過一切,雖說金錢的作用很大,但是幸福的家庭往往不會是因為錢多而幸福,更多是因為他們有愛。不想孩子大了之後對父母冷淡、不親近,家長最好不要把這種思想灌輸給他。

一位老人在一個小鄉村裡休養,但附近卻住著一些十分頑皮的孩子,他們天天互相追逐打鬧,喧譁的吵鬧聲使老人無法好好休息,在屢禁不止的情況下,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把孩子們都叫到一起,告訴他們誰叫的聲音越大,誰得到的報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據孩子們吵鬧的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到孩子們已經習慣於獲取獎勵的時候,老人開始逐漸減少所給的獎勵,最後無論孩子怎麼吵,老人一分錢也不給了。最後孩子們覺得待遇不公正,就再也不到老人家吵了。

行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來解釋,那麼,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這種行為也將趨於終止,因此,如果我們希望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足夠的外部理由。所以希望孩子好好學習的家長,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外部理由。引導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讓孩子覺得自己喜歡學習才是最重要的事。

從小被家長灌輸這4種思想的孩子 你很危險!

不能哭

孩子哭鬧,是大多數爸爸母親難以接受,或許說是不知怎麼應對的一種情況。正因為如此,大部分家長通常喜愛用簡略粗獷的“不”字訣來對待孩子,特別是對男孩子,咱們會更為嚴苛。

一看到家裡的那個小男孩哭,爸爸母親心裡都會犯嘀咕:男孩子這麼嬌氣?哭著哭著會不會變“娘”?這可不行,得培育點Man的氣魄。於是,“你是男子漢!做男子漢可不能哭”,這麼的請求情不自禁地便從家長們的嘴裡蹦出。即便是對女孩子,家長們給出的榜首反響常常也是“別哭,你要做個英勇的孩子”。

假如孩子繼續哭,家長們就可能嚇他:“再哭,我就不理你了!”“再哭,壞人就來抓你了!”有些家長乃至是以呵責乃至體罰待之。在爸爸母親的重壓下,孩子不得不勉為其難讓自個安靜下來。但是,孩子如此壓抑自個心境,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

當孩子的心境找不到宣洩的出口,就會失掉安全感,變得畏縮,或許對其他事物失掉愛好,阻礙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對新鮮事物失掉愛好,變得膽怯、黏人、脾氣暴躁……無法敏銳地察覺別人感觸,情商低。迫於壓力,在爸爸母親面前體現得很隱忍,企圖以此搏得爸爸母親歡心。一旦脫離爸爸母親,遇到適宜的機會,就會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面前體現得蠻橫不講理等。遭受無法接受的波折時,反而更缺少耐性。

孩子才是真正有哭的權利,沒必要什麼都自己死硬撐著,有時哭出來才會緩解一下自己的心情。雖然我們一直教育著的是“哭不能解決問題”,但並不是不能哭,總把負面情緒壓抑在心中,早晚是要出問題的。或許不哭的孩子以後會很堅強,但絕對不是一個情感完善的人。

從小被家長灌輸這4種思想的孩子 你很危險!

耍小聰明

婷婷這幾天總說她在幼兒園裡寫字每次都是第一名,不過大人卻並沒覺得她的寫字速度有提高,這是怎麼回事?這天,幼兒園的老師告訴來接婷婷的爺爺,婷婷做書寫練習的時候常常把字寫得很大,這樣很快就能寫滿一頁紙,但字數比別人少很多。

回到家,爺爺得意地把婷婷耍的這個小把戲告訴了她的爸爸媽媽,還說:“我的孫女真是越來越聰明瞭!”婷婷的爸爸媽媽哭笑不得,但當著老人的面也沒有辦法反駁。過後,爸爸媽媽單獨給婷婷講了只追求速度不要求質量的害處,還告訴她爺爺的誇獎是因為喜歡她,這種做法其實並不“聰明”。

小聰明不等於大智慧,顯然孩子還不明白這個道理。而一些老人由於“隔輩兒親”的緣故,反而會誇獎孩子的小聰明,這無疑縱容了孩子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及時給孩子講明道理,讓孩子有正確的認識,不要因為老人的炫耀而將小聰明繼續耍下去。

總是有意無意的灌輸給孩子這樣的思想,孩子註定會成為一個愛耍小聰明,愛佔小便宜的人,甚至還會為了那麼一丁點的利益就棄信譽於不顧,為了自己的利益欺騙、耍弄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