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的日子,而就在4月10日深圳特區第一任市委書記、廣東省政協第五、六屆主席吳南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4月10日16時19分在廣州逝世,享年96歲。

一、吳南生一生履歷

吳南生,筆名左慈,1922年出生於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關埠鎮上倉村。中共黨員。曾任中共汕頭市委副書記、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省委書記。

1979年初,他負責籌辦廣東省三個經濟特區,兼任省特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同時兼任中共深圳市委第一書記、深圳市市長。

1985年後,當選為廣東省第五、六屆政協主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若談到深圳特區的經濟建設,一定繞不開他。

因為是他最早提出“廣東先走一步”,並以“要殺頭就殺我”的豪言,主動請纓創辦特區。

大膽突破計劃經濟的一潭死水,闖出一條“引進外資,實行市場經濟為主”的新路。

是他,領導起草了我國第一部有關經濟特區的法規,為經濟特區的創辦提供法律保障,並正式揭開了我國試辦經濟特區的序幕。

吳南生是廣東經濟特區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帶領經濟特區人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為經濟特區的創辦和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二、他是改革開放引導者、特區建設的拓荒者

1979年,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他,拿出革命家的豪氣,勇立潮頭,積極投身到如火如荼的深圳特區建設之中,併兼任深圳市委第一書記、市場。

改革與以往的革命一樣,從來就不會一帆風順,因為要突破不合理的舊規則,要顛覆習以為常的舊思維,甚至還會觸及原先的利益格局。各種質疑、各種非議撲面而來,“冷空氣大量南下”。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吳南生

為了應對質疑,為特區建設掃除障礙,是他,最早提出“廣東先走一步”,並以“人頭”擔保,說出“要殺頭就殺我!”的豪言,主動向省委請纓創辦特區;是他,

牽頭研製《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

《條例》的頒佈,意味著中國正式揭開了創辦經濟特區的序幕;是他,找到國務院副總理谷牧,拿到3000萬元國家貸款移山填羅湖,打贏了特區建設初期的決定性戰役;是他,大膽突破計劃經濟的一潭死水,讓特區闖出一條“引進外資,實行市場經濟為主”的新路......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1977年11月,葉劍英、鄧小平在廣州接見廣東省幹部。圖為葉劍英與吳南生握手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1983年春,吳南生在深圳向胡耀邦彙報工作

1984年春天,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到了深圳、珠海,他親眼目睹了特區建設的成就,充分肯定了特區建設的思路。此後,各種質疑和爭議才逐漸消退。中國的改革開放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1984年春,鄧小平視察深圳。

前排左起:吳南生、馬萬祺、鄧小平、馬萬祺夫人、卓琳。

吳南生先生曾書《孫子兵法》中的名句以自勉:“進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

時代選擇了吳南生,他以滿腔豪情回饋時代:為廣東的特區建設拓荒,為引進市場經濟開路。

三、他是文化素養深厚的文化人

吳南生除了是一位聲譽很高的國家幹部,也是一位文化素養深厚的文人。

1936年起,他在汕頭、廈門、香港、上海等地報刊上發表過多篇小說、散文,他在上世紀50年代就是中國作協會員,出版過長篇報告文學《松柏長青》等著作。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省文聯黨組書記程揚慰問老領導吳南生

他是汕頭大學的創辦人。1979年初,他在籌建汕頭特區的同時,籌建汕頭大學。1980年5月,廣東省各界人士組成汕頭大學籌備委員會,一致推舉他擔任主人。

1987年成立汕頭大學校董會,他被推舉為一、二、三屆校董會主席和第四屆的名譽主席。吳南生以整整20年的時間,踏踏實實圓了粵東人民世世代代的心願。粵東莘莘學子視他為藍天上的星月。

吳南生的素養,還表現在他的書法上,他的書法吸收王羲之、王獻之,並融合祝枝山、 董其昌、傅山、王鐸等名家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可以說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書法家。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四、他是一生致力於弘揚潮汕文化的潮汕人

潮汕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操潮汕方言的潮人民系文化,是海內外二千多萬潮人血脈的根基。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2006年12月24日,吳南生參加廣東潮人海外聯誼會迎春酒會

 

吳南生先生研究潮汕文化已有幾十年之久。早在抗戰時期,郭沫若先生請人用潮汕話朗讀《離騷》之舉便引起他對潮汕文化的關注。

1956年,梅蘭芳、歐陽予倩從日本帶來明朝《荔鏡記》的潮劇劇本,使他感覺到潮汕文化淵源的深厚;1962年,老舍、曹禺、陽翰笙等一大批著名文化界人士來汕,又提議要很好地整理和研究潮汕文化,更激發他越來越強烈的歷史使命感。

多年來,他不斷呼籲,竭力倡導,並且努力尋找一種途徑來推動其研究的系統化發展。

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有今天,吳南生同志應記頭功。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吳南生先生為《潮汕文庫》作序

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後,吳南生同志被推選為名譽理事長。他和愛國僑領莊世平是“總策劃”。

他說:“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的任務主要是弘揚潮汕優秀文化傳統,團結海內外潮人,為潮汕經濟文化建設服務。”吳老要求研究中心“首先應該做好歷史資料的收集、整理、考證和出版工作。”

六、他鐘愛潮劇,是當之無愧的潮劇推廣大使

半個多世紀以來,吳南生一直心繫潮劇,關注潮劇,從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劇目創作到潮劇的發展與改革都嘔心瀝血。他曾主持並參加創作、整理的潮劇有《辭郎州》、《續荔鏡記》、《井邊會》、《思凡》、《萬山紅》等50多部。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潮劇《續荔鏡記》劇照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他擔任中共華南分局宣傳部和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長期間,積極組織潮劇兩次到北京及上海等地演出。

之後,又到香港及柬埔寨演出。這幾次演出,由於準備充分,劇目精彩,隊伍精神面貌好;加上宣傳工作做得細緻,使潮劇在京滬及海外的觀眾中,留下極好的印象。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潮劇《告親夫》劇照

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在短短的六七年間,他又組織並參與選定劇目,修改劇本,把《蘇六娘》、《荔鏡記》、《告親夫》、《鬧開封》、《王茂生進酒》、《劉明珠》等劇目,拍成電影,發行海內外,使潮劇在國內外的觀眾面更廣,影響更大,從粵東的一個地方劇種,成為全國知名的大劇種。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潮劇《荔鏡記》劇照

他抓潮劇期間,十分重視潮劇人才的培養和聚集。五六十年代,他抓住兩次隊伍的組建,從各方面調集一批潮劇人才。一次是1956年組成廣東省潮劇團,一次是1958年成立廣東潮劇院。

這兩次隊伍的組建,不但集中了潮劇各行當的人才,而且,還從其他文化部門和大專院校調節器來了一批有專業知識的新文藝工作者和大學畢業生,使潮劇隊伍的文化結構、文化知識水平,起了較大的變化。

文化革命期間,他抓潮劇也成為一條罪狀,遭到“四人幫”迫害。“四人幫”垮臺後,他擔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率先在廣東省恢復四個戲曲劇院,使潮劇院成為全國最早恢復建制的戲曲劇院之一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潮劇《紅軍阿姆》劇照

2017年11月,由廣東潮劇院一團獻演的《紅軍阿姆》亮相第十三屆廣東省藝術節,該劇便是取材於吳南生先生的報告文學《松柏長青》。

而向來支持現代題材創作的吳老,聞悉該劇排演順利後,欣然命筆,不僅親自題寫劇名“紅軍阿姆”四個大字,還揮豪寫下“天道酬勤”、“家和萬事興”二幅書法作品,交由廣東省公益事業促進會進行公益拍賣,資助《紅軍阿姆》劇目。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吳南生揮毫寫下“天道酬勤”、“家和萬事興”二幅書法作品

七、他晚年將畢生所藏盡數捐出

吳老還是一位資深的收藏家和慈善家。他的收藏故事更是廣為流傳的佳話。

“暫得於己,快然自足。”吳南生半個多世紀的收藏經歷中,將這些多年“聚”來的古物“散”去,使其收藏步入了更高境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吳南生開始陸續“散”寶,手筆之大、氣度之大,罕見於當今收藏界。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1994年,吳老將自己所藏多年的北宋人《群峰晴雪圖》捐贈給廣東省博物館,成為其“鎮館之寶”。吳老曾將這幅珍愛的畫作比喻為“女兒”,由於宋人繪畫存數極少,它的市場估價已過億元,但吳老卻毫不吝惜。

1995年,吳南生髮起舉辦的“95希望工程廣東籌款拍賣會”,他帶頭捐出所藏清代至現代名家書畫精品10件,為希望工程籌款100萬元。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1996年4月,“吳南生藏現代名家書畫拍賣會”在汕頭市舉行,這是國內首次為教育事業籌集資金的個人藏品專場拍賣會,這次拍賣會實籌資金420萬元,用於新建一所小學和擴建一所中學之用。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2007年,吳老再度拿出近百幅明代至近代名家珍品義拍以支持教育事業,其中包括了他數十幾年間發現、收藏、千辛萬苦保護下來的董其昌、張瑞圖、王鐸、劉墉、鄭板橋等名家墨寶,拍賣所得的1300萬元全部捐出。

2010年,他又將估價過千萬元的元人繪畫《平沙落雁圖卷》捐贈給汕頭博物館,成為其鎮館之寶。深圳特區建立30週年之際,他又將珍藏多年的《西麗湖圖》捐贈給深圳。

據不完全統計,吳南生近年來捐贈、義拍的作品,市場估值早破億元。當人們在攀比自己的作品拍得天價時,吳老卻選擇義捐自己的珍貴藏品。面對這些凝聚心血收藏而來的文物瑰寶,從“據為己有”到“不據為一己之私”,吳南生達到了收藏的另一重境界。

2011年6月,即將邁入90歲的吳南生,榮獲了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頒發的“薪火相傳——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特別貢獻獎”。而對於捐贈的義舉,吳老的回答樸實而感人,他說:“我已經老了,我要將手頭上這些與自己有緣的藏品,在晚年作出最好的‘處理’。我不可能永遠佔有,也不可能留給我兒子,我不是那種人。”

吳南生先生仙逝,他是潮汕人的一代傳奇,被稱中國的“孫悟空”

2011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到廣東省博物館參觀《吳南生捐贈書畫展》。其時,他感慨地表示,吳老對生活的追求、對文化的執著、對財富的態度值得全社會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