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奮力擠進大城市是爲了什麼

在我看來,去大城市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挑戰自己命運的極限。

按照命理學的觀點,只有命運的精英適合大城市,普通人沒有必要去,去了也是底層跟鄉鎮的底層差不多。

先說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五年前,我在一個西部省份的鄉鎮看了一個副鎮長的命格,三年前,我看了一箇中部某縣副縣長的命格,兩人都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出生。

我當時很疑惑為什麼兩人八字一樣,命運會不一樣呢?當然了,八字不一定能決定他們的命運,但是卻是一種命運的相似性。

說說副鎮長的經歷,他就在這個隔壁鄉鎮出生的,父母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然後一直也是勤勤懇懇的讀書學習,當年讀完中專過後就可以工作了,於是他就去讀了縣城裡面的中專師範,出來過後,他也是回到了一個縣城中學裡面教書,這個期間自己不斷讀書,完成了專科的學歷,他也受到了當時的副縣長的賞識,把他引入到政府部門來當秘書,當了幾年副縣長的秘書,他也就調到了這個鄉鎮當副鎮長。

坦白說,這個經歷並沒有特別傳奇的地方,算是一個教書先生當公務員,當領導的命格。

但是讓我驚訝的是那個副市長的經歷,幾乎就是相同的模版。

副市長也是農村出身,學習成績優秀,勤勤懇懇,但是他考上了大學,在省城師範大學讀書,讀書完了過後他回到了他所在省會城市當一個重點中學的老師,這個重點中學有許多當地的領導和有錢人的子女都在這裡讀書,他也認識了當地省委的一個領導,他也被調到省委給副市長當秘書,然後當科長,接著是副處長,下到基層掛職副縣長,一直就這樣幹著。

我當時驚訝的說不出話來,頓時感到命運的安排原來如此的令人驚訝,我仔細看了兩人的長相,面相不同,但是骨相卻類似。

我相信也許有這樣一個人,他考大學,去了北京師範大學,然後去了部委,後來當了副省長等等。

我大概想了幾個月的時間,我終於想明白了一點。

一個人的命運當中的命、運氣還有就是定數,副鎮長和副縣長,他們命中都有當官的命,他們都當官了,在多少年從政,轉運,這個是定數,但是他們的運氣不同。

如果當初那個副鎮長去考上了省城的大學,甚至去北京讀大學,他是不是命運就會從此改變了,他是不是會成為副縣長,甚至會成為副市長呢?

在一個縣城裡面,最高的級別就是正處級,高配副廳級。在一個地級市裡面,最高到正廳級,高配到副部級,在省裡面,最高到正部級,高配副國級,在北京,最高的就是正國級。

在一個縣城裡面,首富會是一個億,在一個地級市裡面,首富會是十個億,在省裡面,首富會是一百個億,在大城市,首富往往會是有一千個億。

這個就是環境的承載力,他們命沒有錯,我也沒有算錯,他們都好命格,但是一個是副科級的鎮長,一個是副處級的縣長,兩者在他們各自長期的圈子裡面地位都差不多,但是在一個宏觀的格局來看,就差了一個檔次。

為什麼人的格局要大的原因就在於此!

我們為什麼要去一線城市,因為如果你選擇了超越極限,超越自我,那麼你就只能到一線城市。

這樣可以將你的命運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

當然了,有人說,不是有人從基層到高層嗎?不是有人從縣城做生意到了北京上海嗎?

很少,個別現象不足以討論。

普通人沒有必要去大城市的原因在於,當一個城市裡面都被好運的人給佔據了的時候,你就應該離開,因為資源已經被瓜分差不多了,你不要以為好運的人呆久了,你也會好運,這個要看你自己的命運而定,具體來說,如果你運氣好,你才能被帶動,如果你運氣不好,你就只能被瓜分掉。

現在的大城市政策和二三線城市爭取人才的基本思路是符合這個理論的。

我們最應該去的地方是環境承載量最大的,資源最豐富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