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以来第一用墨大师的书法造诣

黄宾虹被誉为「千古以来第一用墨大师」,是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的开篇巨擘。

千古以来第一用墨大师的书法造诣

他一生经历清代(同治、光绪、宣统三朝)、民国以及新中国三个时代。他在书法上的造诣颇高,曾经对学生说过「我的书法胜于绘画」,足可见书法在黄宾虹心中的重要地位。当代草圣林散之是黄宾虹的学生,林散之草书丰富的墨法就出自其师。

其书法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造出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古拙质朴,逸气脱俗。尤其是晚年,他更是站在书法的角度思索人性本质,使书写繁华退去,一派天真,平淡质朴如行云流水,彰显着饱满的人文情怀。

千古以来第一用墨大师的书法造诣

黄宾虹(1865-1955) 篆书七言诗

纸本 立轴 110×36 cm 约3.6平尺

题识: 阮御芦雁诗。黄宾虹书。

钤印: 黄质印信、吴卓如

璟祥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拍作品

他的篆书圆笔非常多,最为流畅、最无板滞,而且最为雅正、灵活、秀润。黄宾虹的篆书写起来轻松,沉凝隐含在虚和中,静中寓动感,追求萧散、简逸又雄浑苍劲。他的篆字造型不仅仅是将笔画揖让成文、字架稳固便可,而且充分考虑到了笔画与笔画力量的应接,字与字之间力量的传承。用笔在微捻笔管的作用下,使每一笔都有了生命的律动,焕发了活力,笔画鼓胀圆厚、高华滋秀,整体气象超脱挺拔,创作了非常多「力能扛鼎」的篆书作品。

千古以来第一用墨大师的书法造诣

黄宾虹(1865-1955) 篆书七言诗(局部)

此幅篆书黄老以悬腕中锋用笔,集全身之力,运之于臂,由臂使指,用笔老辣。书写过程中加入颤动、波动、提按、留驻,来充分表达线条的强弱、粗细、长短、顿挫之感。具体到笔画,笔欲向右,势先逆左,笔欲向左,势必逆右,将锋芒藏于笔画,但接驳处不是故意重复衔接。另外,字字起讫分明,笔笔送到,也更无一丝柔弱之处,颇得高古之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