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缺錢的時代, 「現金爲王」才是王道!

年初發的文章,文中的觀點現在都在屢屢兌現,在開年我明確提出今年將會是一個不太平的歲月,所以在文章《2018年的股市我們應該下注哪些資產》中建議大家資產配置第一是像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第二配置一些防禦性質的業績股。

2018年註定不會是個太平年,那些想今年在股市中發財的朋友,我建議哪來的回哪兒去,在過年十年中,屬於國家放開印鈔機狂印鈔票的增量時代你都沒掙到錢,更何況現在是勒緊褲腰帶的過日子的存量時代呢?

想通過投資賺錢,一定要順應天時,不是什麼時候都要出手的,要多向首富李嘉誠學習,在增量時代瘋狂的賺錢,在存量時代趕緊出售資產,把現金拿到手裡才是最實在和安全的

在一個缺錢的時代, “現金為王”才是王道!

為什麼我讓大家放在貨幣基金裡?可能很多人看完一臉嫌棄,隨便去股市裡搞個漲停板都是10個點的收益,切,誰放貨幣基金裡。

大家要明白在存量資金的時代,最缺的是什麼?就是錢,這個錢不是資產,不是房產或股票,就是真金白銀的鈔票,誰有錢就有糧,可以撐到別人都餓死了,而你活到了最後,等別人撐不住的時候,什麼資產都會廉價賣給你,你就可以以最正義的口號出來,以低價收購掉別人的資產。

別瞧不起貨幣基金,現在你想買餘額寶,對不起,現在要開始搶了,每天9點半你能搶到算我輸,反正我是沒搶到。餘額寶剛出的時候,七天年化收益一度達到7%,我感覺要不了多久,可能貨幣基金的收益至少能上5%吧。

在一個缺錢的時代, “現金為王”才是王道!

為什麼呢?因為市場太缺錢了,不光是你我一介布衣缺錢,銀行、企業都缺錢,而餘額寶剛出來的時候,收益能到到7%的時候正是鬧錢荒的時候,不得不說馬巴巴背後還真有高人指點。而貨幣基金主要投資的就是銀行間的拆借、銀行定期存單還有一些短期債券等等,市場越缺錢,貨幣基金的收益就會越高。

而今天上午,央媽又調節了14天的逆回購利率,從2.65%上升到了2.7%,相當於一次非正式的加息,之前我也多次強調過了能不加息央媽是不會加息的。

因為現在的經濟不景氣,但是有時候很多事情是由不得我們的,美聯儲今年只會加快加息的步伐,去年底最後一次加息中美利率都已經持平了,而今年初美聯儲再一次加息,中美利率已經倒掛,如果美聯儲今年真的加息4次,央媽大概率會跟隨加息一次,逼不得已。

在一個缺錢的時代, “現金為王”才是王道!

我們現在也能看到央媽畢竟尷尬的處境,一方面調整逆回購,MLF等利率,收縮流動性,一方面定向降準對沖市場,對外我們要受大環境制約,畢竟不能利率相差太多,不然又該衝擊匯率,週末香港出手救匯率,已經可見一斑,雖然很多文章都用上了香港有一次的金融保衛戰之類的,但是目前的我們已經長大了,沒當初那麼脆弱了。

但另一方面我們發現自己的內部經濟尚未復甦,市場正缺錢的時候,必須放水,不然國內的企業會渴死,所以只能實行一邊變相加息,一邊定向降準的來對沖市場。

所以在未來兩年利率只會上升不會下降,利率上升必然導致市場更缺錢,意味著企業就越來越不好存活。

有人打過一個比方,說企業就像魚塘的魚,為了讓魚存活,在池塘裡水不足的時候,都會往裡大量放水,即銀行放鬆銀根,企業和工人為了掙到更多的錢,只能更加拼命的賺錢,創造了更多財富,這個時候,就要抽水捕魚,收縮銀根。

在一個缺錢的時代, “現金為王”才是王道!

雖然這是西方的一個資本論,但是卻是極為形象,所以投資一定要知道什麼時候出手,什麼時候收手,不是什麼時節都適合打獵。在缺錢的時代,一定要跟著收網的節奏走,收的越近,貨幣基金的收益就會越高,這就是我推薦大家把錢暫且放到貨幣基金裡的邏輯。

但是並不是真的是為了放在貨幣基金賺多少錢,只是讓大家的資金有一個安身之所,最終重要的是它的流動性又很好,在我們等待最佳投資的時機同時也能有點意外收穫,經濟的底在哪裡,股市的底又在哪裡,沒經歷過大的動盪,沒有失望到底,又怎麼會見底呢,不遠了,已經在路上了,到時我會在文章裡提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